外界对“腾讯(00700)投资”的理解,似乎有一点偏差

11230 3月12日
share-image.png
互联网怪盗团 关于互联网与娱乐的一切有趣的事物,我们都研究。

本文来自“互联网怪盗团”。

最近看到了一篇关于腾讯(00700)投资的文章,标题很是吓人:《腾讯成中国最牛风投!持股100家上市公司,大赚1200亿美元》。仔细一看,这篇文章根本不是腾讯官方发布的,也不是任何国内媒体或券商发布的,而是来自一家名为The Information的美国媒体。它有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观点如下:

腾讯通过持有约100家上市公司的股权,在2020年已经获得了约1200亿美元的收益,大约相当于年度税后利润的6倍。

腾讯在利用投资拓展其核心业务,以补充其现有业务,或加深对新技术、新市场的洞察。

腾讯长期持有很多被投企业(尤其是2C企业)的股份,是为了引导用户使用微信支付和微信钱包。

腾讯投资一个团队比内部再造一个团队容易,所以投资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发展途径。

我仔细阅读了那篇文章,并且与腾讯投资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对比。不得不说,上述观点非常片面,甚至不值一驳……长期研究腾讯,熟悉腾讯主营业务和投资组合的朋友,应该都能理解该文章的荒谬性。下面我还是认真辩驳一下吧。

第一,那篇文章对于“腾讯投资收益”的测算是错误的。根据国际财务会计准则(IFRS),腾讯的投资持股被分为三大类别:达成控股,从而需要并表的,例如腾讯音乐、阅文集团(00772);持股达到一定比例,被列入联营公司的,例如美团(03690)、京东(09618);持股未达一定比例,按照公允价值计算收益的,例如大部分被投公司。在汇报业绩时,只有第三类公司的股价增值会以“投资收益”或“公允价值收益”的形式,被纳入腾讯的财务报表。至于美团、拼多多(PDD.US)、京东……这些公司的股价无论增值多少倍,与腾讯业绩都没有必然联系。这是一个常识问题。

第二,腾讯的很多投资,与其核心业务没有太大关系;它核心业务的增长,也不依赖于投资。举个例子:腾讯很早就投资了快手(01024),外界普遍期待腾讯将依托快手去发展短视频业务、与抖音竞争。事实上,腾讯的短视频业务还是在依靠微信视频号、微视去发展,没有用快手的内容去填充自身的短视频平台。视频号在2020年的异军突起,完全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与投资没什么关系。

腾讯在东南亚进行了一系列的投资——Sea Ltd, Flipkart, Go-Jek……等等。但是,迄今腾讯没有收购其中任何一家公司,也没有以它们为依托去发展东南亚的电商或O2O业务。有些互联网公司似乎习惯于“先入股,再增持,直至控股”的策略,用被投公司去扩充自己的主营业务;但那不是腾讯的风格。

第三,所谓“腾讯通过投资去引导客户使用微信钱包”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直到今天,作为腾讯的联营公司,拼多多仍然同时支持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拼多多、美团都开通了自己的支付功能,腾讯没有任何异议。在我的印象当中,腾讯从来没有要求自己的被投公司只支持微信支付,或者给予微信支付特别优待。微信支付在小额支付领域的逆袭,完全是用户体验和产品迭代的结果,与腾讯的投资行为没什么关系。

而且,在腾讯投资的版图当中,包括不计其数的To B公司:金山办公、数美科技、东华软件、明略科技、燧原科技、销售易……其中既有上市公司也有非上市公司,涉及大数据、人工智能、企业管理软件、SaaS等多个领域。要知道,腾讯自己也做To B,难道腾讯对这些企业进行投资,也是为了引导它们使用腾讯云吗?显然,这种片面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第四,“腾讯投资一个团队比内部再造一个团队容易”,我不知道这种偏见从何而来。过去十年,腾讯绝大部分成功的产品、成功的团队,都是从内部培育的,而不是从外部收购或投资得来的。游戏是最突出的例子:腾讯固然通过收购获得了Riots(英雄联盟)以及Supercell(部落冲突、皇室战争、荒野乱斗),但是包括《王者荣耀》《和平精英》《魂斗罗:归来》《火影忍者》《天涯明月刀》在内的大部分爆款手游都是自主研发的。战略投资固然重要,内生增长更重要。如果有人认为前者的意义远远强于后者,那他肯定没做过实际业务。

事实上,大家只关心腾讯成绩单多么靓丽,没人关心腾讯背地里对投资公司投入了多少心血,或是放弃了一些别人根本无法放弃的“原则”。

大部分人可能没有听说过“腾讯咨询”它是腾讯投后服务中的一个模块,是腾讯为被投企业提供的、专注于CEO和组织成长的增值服务。京东、美团、快手、58同城、猎豹移动、小红书、知乎、VIPKID……都是“腾讯咨询”服务的对象。

再比如当年蔚来(NIO.US)命悬一线四处找融资的时候,是腾讯最终出面兜了底。2亿美元可转债,腾讯买了一半,李斌买了一半,据说李斌的这部分钱来自于私有化易车,而最后易车的买家也是腾讯。

我们不妨顺着提出一个问题,这也是很多投资者和媒体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多独角兽公司都乐意让腾讯投资,甚至乐意让腾讯成为第一大股东?换一个角度,为什么其他互联网公司,尤其是腾讯的竞争对手,做不到这一点呢?

在我看来,答案很简单:

因为腾讯的企业文化非常开放,不强求投资企业在“价值观、组织文化、规章制度”等层面上向自己靠拢。腾讯内部本来就是“联邦制”,尊重个性,鼓励各个部门的平等赛马;这种兼容并包的精神,也在投资领域发扬光大。每个企业家都希望得到尊重,都希望拥有自主管理的自由,那么腾讯无疑是很好的战略投资者。

因为腾讯没有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不要求投资企业对其开放数据、开放业务、贡献流量或收入,使得投资企业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不会被“竭泽而渔”。有些互联网公司做投资是为了获得资源,腾讯做投资是为了输出资源,如果你是企业家,你会更希望谁做你的股东?

因为腾讯不需要通过并购投资企业的“财技”,去提升自己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从而能使投资企业一直独立发展下去。很多互联网公司对外投资其实就是为了寻找“外部钱包”,一旦主营业务增长乏力就通过收购去做业绩。自从腾讯成立以来,这种“财技”几乎还没有使用过。

讲真,如果我是一个企业家,而且我能混到让大型互联网公司产生投资兴趣的地步,我肯定愿意让腾讯投资。不但愿意让它投资,还欢迎它进董事会、提供决策建议,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了腾讯会尊重我的日常管理,不会强迫我做任何事情,更不会让我配合腾讯自身的发展节奏。如果我被腾讯投了,那么我多半会学到一些东西,打开一些至关重要的战略视野。

腾讯的大部分对外投资,均符合企业风险投资(CVC, 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的定义,也就是由实体企业而非金融机构进行的风险投资。企业风险投资的目的多种多样,包括战略、技术层面的,也包括财务层面的。与传统风投相比,企业风投最大的特点是不以财务回报为唯一导向,而是具备多种多样的导向,以及更长的投资周期。此外,传统风投很难给企业真正提供业务层面的指导,而企业风投却做得到。

想象一下,如果腾讯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企业风投”,而是将现金储备投到基金、理财产品、虚拟货币等领域,还会产生现在这么大的社会效益吗?毫不夸张的说,假如腾讯没对企业进行投资,很多独角兽企业成长路径可能不会这么顺利,有可能长到一半就被迫并入更大的企业了,有可能迫于PE/VC变现压力无法静心做事,更别提还能拿到腾讯内部宝贵的资源+流量支持。

在发达国家的互联网行业,这样的“企业风投”一点也不罕见,甚至是一种标准范式——2015年10月,谷歌全面改组为Alphabet Inc,旗下囊括了一系列的并表及投资业务。根据谷歌(GOOG.US)创始人佩奇的说法:“Alphabet既意味着字母表,也意味着Alpha-bet(为超额收益所下的赌注),那就是我们为之努力的东西。”

亚马逊也采取着类似的战略:2018-19年,亚马逊(AMZN.US)对PillPack(在线药店)、Aurora(自动驾驶)、Rivian(电动卡车)、Diliveroo(餐饮外卖)等公司做出了不少于25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就在昨天(2021年3月11日),亚马逊又买下了美国航空运输服务集团(ATSG.US)的19.5%的股份,以进一步加强对物流行业的投资。这些投资不但加强了亚马逊本身的竞争力,也对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科技创新具备深刻的推动作用。

总而言之,我认为外界对腾讯投资的理解一直存在偏差。前几天的那篇《腾讯成为中国最牛风投》的文章,理解尤其有偏差。腾讯在各行各业进行大规模的、跨周期的投资活动,显然不仅是为了弥补主营业务,更不是为了推广微信支付,尤其不是为了用投资的团队替代内生团队。

至于腾讯究竟赚了多少钱?在它退出套现之前,都只是账面收益。要知道,自从腾讯投资京东以来,还一股都没有卖过;快手也是如此。

在投资这件事情上,腾讯的目光很长远,目标很多元化,就像Alphabet、Amazon这些国际友商一样(甚至比它们的目光还要长远)。

(编辑:庄礼佳)

相关港股

相关阅读

港股收盘快报(3.12)|恒指收跌2.2%失守29000点大关 美债收益率升超4% 腾讯控股(00700)收跌4.41%

3月12日 | 庄东骐

港股异动︱腾讯控股(00700)跌超4% 美债收益率升超4% 恒指尾盘挫逾2%失守29000点大关

3月12日 | 庄东骐

2月全球热门移动游戏收入TOP10:腾讯(00700)《PUBG Mobile》和《王者荣耀》居前两位

3月12日 | SensorTower

港股开盘(3.12)︱恒指涨0.56% 小米集团-W(01810)高开近5% 将在3月底行使回购权 总额不超过100亿港币

3月12日 | 庄东骐

智通每日大行研报︱多家大行唱好腾讯(00700) 看好视频号未来发展前景

3月11日 | 王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