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中信证券研究”
比亚迪(01211)“汉”月销量持续爬坡,若后续单月超1万辆,将是20万元以上自主品牌唯一月销过万的轿车,会带动品牌力明显提升。我们认为“汉”的成功源于比亚迪的成本优势与强大制造能力,且公司品牌不断提升,未来智能网联化可期。参照造车新势力在美股的估值体系,我们认为公司电动造车业务具备“智能车企”前景,将继续深入价值重估,整体悲观/中性/乐观情形下估值4500/6000/750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继续重点推荐。
“汉”的成功在于电动性能优秀,且品牌力在提升,未来智能化可期。
2019年月销超1万辆的自主品牌B/C级燃油轿车只有吉利博越/缤越、长安CS75/35、长安逸动,价格均低于15万元;“汉”价格超过20万元,月销量有望突破1万,将明显提升比亚迪品牌力。随着国内电动化供应链成熟,各家车型间的电动性能差异正逐渐缩小,而比亚迪“汉”凭借更为舒适、居家的特点,与Model 3共同做大市场并实现差异化竞争。智能化方面,我们认为,通过与华为合作、入股芯片和算法研发企业华大北斗等布局,公司未来在分布式汽车电子架构、智能驾驶方面将有所突破。
比亚迪具备成本优势与强大的制造能力。
1)刀片电池:刀片电池相比传统方形三元电池降本超过30%,EV/PHEV车型约降本1.5/0.5万元。根据对相关专利的研究,我们认为比亚迪在刀片电池生产中自制叠片机及一整套know-how的积累充分体现了其制造能力。
2)即将发布的第四代插混系统DM-i节能方案:预计主打节能的DM-i预计将采用能效更高的发动机、刀片电池以及更简化的变速箱,相较上一代侧重性能的插混系统成本低约2万元,将进一步缩小插混车型与燃油车价差。我们认为,比亚迪是与特斯拉一样都是具备制造能力优势、低成本优势的电动车企。
借鉴美股特斯拉及造车新势力的估值体系,悲观/中性/乐观情景下整体价值在4500/6000/7000亿元。
我们认为,美股电动车企获得高估值水平,源于市场对“赚软件(累计保有量)的钱”的预期,而不只是“赚硬件(每年产销量)的钱”。以特斯拉于2012、2018年实施的两次股权激励考核条款为例,可以使用“市值÷累计销量”、PS,对处于成长不同阶段的电动车企进行估值。当前比亚迪电动乘用车业务适用这种估值体系下,悲观/中性/乐观情景价值在1800/2500/3500亿元。对动力电池业务,假定后续拓宽下游客户外供,悲观/中性/乐观情景有望实现宁德时代出货量的35%/45%/50%,整体价值1500/2000/2300亿元。对比亚迪电子,假定未来回A股上市,悲观/中性/乐观情景下预计可给予700/1000/1500亿元估值。相应公司整体悲观/中性/乐观情景下估值为约4500/6000/7500亿元。
风险因素:
技术路线更迭;公司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政策波动。
投资建议:
维持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测44、57、64亿元(对应EPS预测为1.62、2.10、2.36元),当前A股价格190.44元/股对应2020/21/22年118/91/81倍PE;港股价格194.0港元,对应2020/21/22年102/79/70倍PE。公司2020年起供应链中性化战略稳步推进,比亚迪半导体、动力电池等先进电动零部件业务有望逐步兑现内在价值。行业电动化、智能化趋势明确,公司在转型与技术变革中反应迅速,“汉”、“唐”高端电动车型月销量持续验证,电动造车业务继续价值重估。我们维持公司(A+港股)“买入”评级,继续重点推荐。
(本文编辑:孙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