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手机供应链未全面复苏,光学仍为最具确定性赛道,推荐舜宇光学(02382)等

51401 6月18日
share-image.png
光大证券 发布光大证券研究所研究成果,沟通证券研究信息,交流证券研究经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EBoversea”。

文章摘要

行业边际改善但尚未全面复苏,优选创新赛道、多元客户及横向扩张机会

20年全年手机出货下滑,国内外卫生事件相继缓解有望驱动3Q20出货向上拐点;1Q20 5G手机起量驱动ASP出现同比增长拐点,后续5G手机渗透率有望如期提升驱动ASP延续同比上升。5G手机ASP提升背后并非是零组件价格普遍抬升、存在结构性分化,而且5G时代卡位策略及华为潜在受限风险带来各手机品牌商之间份额重分配可能。伴随卫生事件缓解、5G手机上量,手机供应链在量价两方面存在边际改善机会、但整体景气度尚未全面复苏,寻找结构性增长机会需优选创新赛道、考量客户结构多元化以及平台型公司横向扩张机会。

手机技术创新乏善可陈,5G通信+光学+屏幕成为主打卖点

1H20手机技术创新乏善可陈,除5G通信功能升级之外,光学以及屏幕升级成为各大手机品牌的主打卖点。光学方面,多摄趋势持续、潜望式高端应用如期渗透,然3D TOF由于缺乏应用场景渗透进程有所放缓;屏幕方面,OLED继续向下渗透,且90Hz及以上高刷新率屏幕获得安卓品牌广泛跟进;屏下指纹应用仍局限于OLED机型,超薄方案打开市场,大面积进阶方案渗透仍受制于高昂成本;结构件领域没有出现关键创新,伴随5G手机应用要求玻璃后盖继续向中低端市场渗透;而声学、触控马达方面国产安卓配置相比苹果存在较大差距,存在较大升级空间,但出于成本考量安卓市场升级呈循序渐进过程。

光学赛道长且宽,供应链企业实现持续增长面对四大机会窗口

卫生事件扰动导致手机供应链整体下滑压力,光学赛道受益于多摄、潜望式等创新渗透表现仍优于其他环节,后续手机光学仍存在继续升级空间、且在手机之外汽车、IoT等市场空间广阔,光学赛道长且宽属性不变。光学企业实现持续增长面对四大机会窗口:1)影像效果作为各大手机品牌的长期卖点,将从量和价两个维度带动手机光学行业整体成长;2)单一客户份额提升+高阶产品占比提升+客户多元化拓展驱动个别企业实现更快增长;3)通过一体化整合打造产品竞争力增厚利润;4)继手机之后,汽车、IoT、工业光学相当于又一个手机光学市场。重点推荐:全球手机及汽车光学行业龙头舜宇光学(02382)、手机摄像模组市场位势上移的丘钛科技(01478);建议关注手机镜头市场份额提升迅速的瑞声科技(02018)、光学CIS龙头韦尔股份、全球滤光片龙头水晶光电、玻塑混合镜头技术全球领先的联创电子。

风险分析卫生事件冲击致主流手机品牌出货量下滑;华为相关业务潜在下滑风险;光学升级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投资聚焦

研究背景

2020上半年港股手机供应链板块持续盘整,主要来自国内外卫生事件先后发酵导致短期供给受限、需求下滑,供应链企业全年业绩存在下修压力;进入二季度后,国内供需开始有所改善,然而华为潜在受限事件导致行业各手机品牌商之间份额重分配可能以及华为相关供应链业绩不确定性。市场流动性宽松背景下云计算、半导体等板块估值上行明显,然而港股手机供应链板块估值表现显著滞后,我们认为未来伴随卫生事件缓解、华为潜在限制风险落地带来板块不确定性消弭,行业基本面拐点出现后手机供应链板块存在结构性上涨机会。

创新之处

1、详细梳理主流手机品牌核心产品线关键零部件配置情况,系统总结相比往年的创新幅度以及未来相应应用可能的升级方向及渗透进程,最终发现影像效果仍为各大手机品牌主打卖点且继续升级空间可期,对应光学升级趋势最具确定性、赛道长且宽。

2、我们提出光学产业链企业仍具备持续增长的四大机会:1)分别从量和价两个维度分析手机光学行业整体继续成长机会;2)从手机光学全球产业链分工情况、行业竞争格局及苹果、三星供应链调整策略,看单一客户份额提升+高阶产品占比提升+客户多元化拓展逻辑驱动个股更快增长;3)结合产业链厂商布局,得出一体化整合打造产品竞争力增厚利润的发展趋势;4)继手机之后,我们认为汽车、IoT、工业光学相当于又一个手机光学市场。

投资观点

伴随卫生事件缓解、5G手机上量,手机供应链在量价两方面存在边际改善机会、但整体景气度尚未全面复苏,寻找结构性增长机会需优选创新赛道、考量客户结构多元化以及平台型公司横向扩张机会。

光学赛道受益于多摄、潜望式等创新渗透表现仍优于其他环节,后续手机光学仍存在继续升级空间、且在手机之外汽车、IoT等市场空间广阔,光学赛道长且宽属性不变。重点推荐:全球手机及汽车光学行业龙头舜宇光学、手机摄像模组市场位势上移的丘钛科技;建议关注手机镜头市场份额提升迅速的瑞声科技、光学CIS龙头韦尔股份、全球滤光片龙头水晶光电、玻塑混合镜头技术全球领先的联创电子。

正文部分

1、手机供应链有望边际改善但未全面复苏,优选创新赛道、多元客户及横向扩张机会

1.1、量:卫生事件导致全球手机出货继续下滑,5G时代卡位+华为潜在受限风险带来行业变局可能

受国内外卫生事件相继发酵影响,20年全年手机出货量面临下调压力。台积电预计全年手机出货量同比高个位数下降,但仍维持5G手机渗透率中双位数预测,对应5G手机出货量预期在1.9亿台左右,5G手机渗透指引高于市场预期。

分时点来看,1Q20全球手机出货同比下滑13%,大多数手机品牌认为二季度是卫生事件影响最严重阶段,三季度或出现拐点。据GFK预测,20年3月国内需求反弹但海外影响出现,对应4月出货压力持续;伴随国内需求回复正常+海外改善,对应5-6月迅速爬升,7月有望恢复去年同期正常出货水平;递延需求释放有望驱动下半年出货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分品牌而言,1Q20三星和华为出货量同比跌幅大于同业,其中三星由于卫生事件国内外相继发酵,起初2月表现更好但3月海外拖累;华为国内出货微增,但海外下滑35%,加快由海外向国内战略迁移。苹果整体下滑8%(其中中国区下滑4%),通过低阶机型策略来缓冲影响。小米和vivo实现逆势上涨,其中小米出货量同比上升9%,国内出现大幅下滑,海外市场激进扩张如期驱动整体健康增长。

2020年5G手机时代方才拉开序幕,卡位5G时代机会占据先发优势是各个品牌商的重要策略。主要安卓品牌侧重布局多价位段产品,在高中低端市场全面发力抢占5G市场,其中华为5G新机推出时间最早、产品线最多,除P系列、Mate系列外,5G手机已渗透到荣耀、Nova等中低端机型;OPPO、vivo已实现5G手机2000~6000元价位段全面覆盖;小米主打5G时代性价比优势、同时产品线分工更明确,小米系列聚焦线下高端市场,Redmi系列聚焦线上中低端市场扩大客群覆盖面、寻求产品结构高端化突破;三星则试图通过发力中低价位5G手机以挽救中国区销量下滑态势。苹果在5G手机上策略偏保守,1H20新机发布仍为4G手机,通过价格段下沉把握后4G时代市场,预备到2H20方才发布5G新机。

5G时代卡位策略以及华为潜在受限风险带来行业变局可能。2020年5月15日美国发布法规要求针对华为半导体芯片的自主设计及制造代工需要额外向美国申请许可,同时提供120天缓冲期;120天后华为手机、基站等芯片尤其是采用14nm及以下先进工艺的芯片是否会因此受到限制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考虑到华为前期已有一定的备货准备,我们预计对其年内手机出货影响整体可控,更多不确定性主要集中在21年及以后。

1.2、价:手机ASP同比改善拐点已现,期待5G手机上量驱动ASP进一步提升

4Q18-3Q19后4G时代手机升级幅度减小、叠加终端压价以及供应链价格竞争加剧作用导致手机ASP同比下滑。4Q19 5G手机开始发布,全球ASP同比表现有所企稳。1Q20 5G手机起量驱动整体ASP实现同比上升,前期5G手机上量以高端旗舰为主、后期中低端机型有望逐步上量且5G中低端机型价位预计仍将高于同系列上一代4G机型,我们预计5G手机渗透率继续提升有望驱动手机ASP延续同比上升表现。

1.3、手机技术创新乏善可陈,5G通信+光学+屏幕成为主打卖点

1H20手机技术创新乏善可陈,除5G通信功能升级之外,光学以及屏幕升级成为各大手机品牌的主打卖点。光学方面,多摄趋势持续、潜望式高端应用如期渗透,然3D TOF由于缺乏应用场景渗透进程有所放缓;屏幕方面,OLED继续向下渗透,且90Hz及以上高刷新率屏幕获得安卓品牌广泛跟进;屏下指纹应用仍局限于OLED机型,超薄方案打开市场,大面积进阶方案渗透仍受制于高昂成本;结构件领域没有出现关键创新,伴随5G手机应用要求玻璃后盖继续向中低端市场渗透;而声学、触控马达方面国产安卓配置相比苹果存在较大差距,存在较大升级空间,但出于成本考量安卓市场升级呈循序渐进过程。

光学:多摄升级趋势进一步确立、潜望式等高端模组开始起量,3D ToF有待放量

多摄模组:继三摄普及后,2020年上半年安卓阵营旗舰机开始导入四摄方案,四摄方案有望将由高端旗舰机逐渐向下渗透,多摄趋势进一步确立。继2019年上半年华为P30 Pro和OPPO Reno率先推出搭载潜望式长焦镜头的多摄高端模组,该方案亦已陆续应用于三星、小米、vivo旗舰机型。

3D结构光/ToF:继苹果率先搭载前置3D结构光后,OPPO、小米、华为2018年如期跟进,但渗透进程低于预期。全面屏应用趋势下,安卓阵营普遍采用屏下指纹识别方案,前置3D结构光乏人问津。2020年上半年安卓主流旗舰机型中,3D ToF尚未大规模普及、渗透不及预期,由于目前应用场景仍偏单一化,我们预计5G商用后AR等应用场景成熟有望催化3DToF加快渗透。

声学:安卓旗舰机SLS大规模普及,入门级SLS加速下沉至中低端

2020年安卓声学器件升级进程进一步加快,主流旗舰机SLS大规模普及,且伴随规格提升。随着高振幅SLS规格持续迭代,以及入门级SLS加速向中低端渗透,安卓声学升级空间依旧可观。

触控马达:安卓市场顺利打开,Z-轴逐渐普及,X-轴渗透仍具空间

2020年上半年安卓主流旗舰机型普遍采用Z-轴马达,X-轴渗透仍具空间;排名前六的安卓厂商中仅OPPO FindX2 Pro、小米10和小米10Pro采用X-轴马达。

整体而言,安卓阵营马达应用仍显著滞后于苹果,潜在市场空间仍待挖掘。x-轴马达预计将于2020年下半年于安卓旗舰机型进一步渗透,并有望向中端机型下沉。后续倘若大弯折3D玻璃后盖或一体化3D玻璃配合侧边虚拟触控方案渐成主流,以及小众定制化游戏智能手机市场规模增加,对于更高性能或多颗马达带来更丰富的触觉反馈体验的需求有望推动触控马达规格升级。

步进马达及减速器:可升降前摄非旗舰主流方案,应用集中于中端机型

2020年鲜有主流旗舰机型采用可升降前摄方案,主要由于1)5G手机射频设计更加复杂、功耗较大,导致手机内部空间更显局促,而可升降摄像模组由于体积较大、重量更重,且BOM成本更高,因此相较挖孔屏、水滴屏等全面屏替代方案并无优势。目前,可升降前摄应用主要集中于部分中端机型,伴随5G手机逐步下沉至中低端,将进一步挤压可升降前摄方案市场空间。

屏幕:OLED全面普及高端机型,折叠屏仍为小众应用,高刷新率广泛跟进。

2020年上半年安卓主流旗舰机型已基本采用OLED屏,伴随全球OLED产能继续扩张,成本下降,OLED有望继续向下渗透。

全面屏之后,手机屏幕尺寸继续增大已遇瓶颈,折叠屏设计打破现有产品形态满足平板化需求。继2019年折叠屏应用元年开启,2020年上半年三星、华为更新产品线,相继发布Galaxy ZFlip和Mate Xs,但仍受制于CPI薄膜盖板、OCA光学黏胶、偏光片、铰链等产业链瓶颈、技术尚未成熟,且国产化率低、价格高昂,折叠屏尚处于小众机型地位。

继2019年上半年一加推出90Hz刷新率屏幕后,2020上半年安卓旗舰厂商广泛跟进,90Hz刷新率屏幕在主流旗舰中基本实现普及,并有望向中低端渗透。三星S20系列、OPPOFindX2系列更是支持120Hz超高刷新率,但较高的功耗将在短期内阻碍其进一步普及。

结构件:金属机壳出货即将见顶,玻璃渗透趋势更加明确

金属机壳:2018年下半年-2019年上半年,由于换机潮来临前高端机型普遍销量不佳,塑胶中框+2.5D/3D塑胶复合板材后盖凭借成本优势、及接近玻璃外观的质地,取代中低端机型金属方案,致金属渗透率不及预期,加速行业洗牌。5G时代下,金属中框+非金属后盖方案再度回归,金属渗透率有望逐渐回复至接近16-17年的较高水平。

玻璃后盖:5G时代下,2020年3D玻璃/陶瓷等非金属后盖在国产旗舰机市场全面开花,伴随良率提升带来成本下降,玻璃在非旗舰以外的中低端市场渗透明显提速,驱动玻璃机壳明显放量。高端手机继续追求差异化创新,有望催生大弯折3D玻璃后盖或一体化3D玻璃应用,相比传统3D玻璃方案ASP有明显提升。但是考虑到中低端玻璃应用放量带来产品结构变化,我们预计整体ASP将继续下降。

指纹识别:屏下指纹技术成熟,为安卓机型首选

屏下光学指纹技术成熟,在全面屏大规模普及、3D人脸识别接受度较低的背景下,屏下指纹成为多家安卓厂商高端旗舰机型的首选方案。目前屏下指纹应用局限在OLED机型,超薄方案逐渐打开市场,未来有望向大面积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方案(半屏甚至全屏)进阶;未来LCD方案顺利量产则有望助推屏下指纹向中低端产品线渗透。

2、光学产业链厂商持续增长面临四大机会窗口

2.1、影像效果作为长期卖点带动手机光学行业整体成长

智能手机存量竞争背景下,手机品牌商从性能、审美及差异化三大方面展开激烈竞争,其中光学升级最能对接消费者需求且最为立竿见影。即便在5G手机渗透初期,手机厂商在面临BOM成本高企,平衡功耗与性能、控制手机重量等多重掣肘下,仍不吝于在光学配置领域重点投入,将其作为除5G功能以外的主要创新方向,以此树立高端品牌形象、刺激消费者换机需求。我们认为,影像效果作为各大手机品牌的长期卖点,将从量和价两个维度带动手机光学行业整体成长。量的维度,继双摄大规模渗透、三摄逐步下沉后,3D、高清摄像,以及人像、微距等应用开启多摄新需求,并分别在高中低端掀起新一轮四摄、五摄趋势,带动单机配备摄像头数量继续增加。价的维度,像素升级、多透镜、超广角、大光圈、小头部、大像面等多维度高端化趋势不断提升光学价值量。此外,当市场普遍担心1亿像素天花板、和透镜数量瓶颈之时,具备更佳光学性质的玻璃镜头,以及主摄之外的潜望式长焦摄像头打开价值量提升新空间。后期伴随5G手机渗透,大幅提升的传输速度将催生更多视频诉求,助力高清摄像专用摄像头的普及,AR/VR生态、内容的完善届时亦将催化新一轮3D摄像头的爆发高速发展,光学行业长期增长动力不竭。

2.2、现有客户份额提升+高阶产品占比提升+三星、苹果供应链进入机会驱动个股更快增长

大陆厂商基本主导国产安卓市场,现有客户份额提升、叠加高阶产品占比维持增长动能,苹果、三星供应链管理策略调整则带来新客户拓展机会赋予其更大增长潜力。从模组和镜头的供应链角度来看,目前大陆厂商基本主导国产安卓市场,而三星、苹果供应链则主要由日、韩、中国台湾地区厂商占据主要份额。受益于新一轮光学升级周期、以及安卓品牌国产替代需求下,舜宇光学、丘钛科技为代表的技术实力处于一线阵营的大陆厂商份额、高阶产品占比持续提升,驱动其利润改善。舜宇光学更有望在2021年进入苹果手机镜头供应链,并与三星在模组、镜头方面合作进一步加深。

2.3、产业链一体化整合机会

光学加速升级向产业链公司对于新趋势、新需求的敏感度、以及对光学的理解提出更高的要求,产业链公司正加速一体化整合。光学厂商通过不断拓宽产业链布局,打造光学领域一体化整合,从而提升效率、强化成本控制能力增厚利润、以及提升产品竞争力。具体表现为,具备模组量产能力的光学厂商不断向产业链上游延伸,通过内部研发、外延并购积极布局镜头、棱镜、滤光片PCB等战略协同较高的零部件环节,而新进入镜头领域的后排厂商则积极布局模组产能。

2.4、继手机之后,汽车、IoT、工业光学相当于又一个手机光学市场

5G高速率低时延属性是加强智能驾驶技术应用可靠性的关键,5G商用及发展有望加快智能驾驶渗透进程。其中,ADAS持续渗透驱动单位车辆搭载镜头数目继续增加,高像素、广视场角、智能感知等应用方向推动车载镜头规格持续深化;自动驾驶技术及配套产业链的成熟则有望进一步加大LiDAR在高端车型的导入,汽车光学市场前景广阔。全球IoT设备数维持快速成长,2020年5G大规模商用有望催化下游应用场景更加成熟、丰富,驱动IoT终端加速放量,对应IoT光学市场巨大潜力。伴随制造业持续加码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光学检测、光学图像采集等工业光学市场有望迎来蓬勃发展。汽车、IoT、工业光学有望继手机之后,打开光学市场新空间。

3、手机光学行业整体继续成长机会

智能手机存量竞争背景下,手机品牌商从性能、审美及差异化三大方面展开激烈竞争,其中光学升级最能对接消费者需求且最为立竿见影,成为手机厂商持续投入的重点。

2010-2015年间单摄像头时代,通过不断提升像素配置(由2MP逐步进阶至20MP甚至以上)以获取更佳的拍摄效果。随着单摄像素升级瓶颈愈发凸显,双摄通过两个摄像头同时工作,在不增加模组厚度的同时提高了成像质量,实现光学硬件的重大突破。

2016-2017年间单摄像头配置继续升级的同时,双摄实现加速渗透,迅速成为高端旗舰市场标配,并持续向下延伸至中低端产品线。受益像素升级发酵及双摄爆发高速发展红利,舜宇光学、丘钛科技等光学模组龙头厂商于2016-2017年迎来量价齐升,业绩实现高速成长。

2018年光学升级趋势出现分化,高端市场光学性能提升需求仍然迫切,三摄、3Dsensing等创新方案陆续为旗舰机采用;中低端市场基于成本考量,不对称RGB、分拆为两个单摄的双摄方案暂居上风。由于3D等高端产品尚未大幅放量、中低端双摄短期规格升级趋势受阻叠加双摄价格竞争明显加剧,2018年光学龙头厂商暂时进入业绩真空期,在ASP及利润率下行压力下净利润增速出现显著放缓。

2019年继双摄大规模渗透后,三摄逐渐普及并下沉至中低端机型,潜望式长焦、3D等高端产品亦开始在旗舰机率先渗透,并顺利放量。此外,伴随手机主摄向64M、108M超高像素迈进,以及48M向中低端渗透成为主流,像素升级趋势持续。2019年光学厂商迎来业绩加速成长的拐点。

进入2020年,受卫生事件短期扰动影响,部分中低端机型光学升级略有放缓、存在部分简配现象。但我们认为影像效果作为长期卖点仍将带动手机光学行业整体成长。量的维度,3D、高清摄像,以及人像、微距等应用开启多摄新需求,并分别在高中低端掀起新一轮四摄、五摄趋势,带动单机配备摄像头数量继续增加。价的维度,当市场普遍担心1亿像素天花板、和透镜数量瓶颈之时,具备更佳光学性质的玻璃镜头,以及主摄之外的潜望式长焦打开价值量提升新空间。此外,伴随5G手机渗透,大幅提升的传输速度将催生更多视频诉求,助力高清摄像专用摄像头的普及,AR/VR生态内容的完善届时亦将催化新一轮3D成像头的爆发快速发展,光学行业的长期增长动力不竭。

通过梳理2019-20年全球前六大智能手机品牌主要旗舰机型光学配置,也能够印证光学仍为各大手机品牌主打卖点且继续升级空间可期。其中,19年部分高配版旗舰机型率先搭载5G功能,并着力提升光学配置作为其高端化的象征以提高产品辨识度。20年各大品牌旗舰机型基本全部搭载5G功能,光学配置继续升级,部分开始搭载5G功能的中端手机亦将光学配置作为主打卖点。因此,我们认为光学自然演进趋势并不会因5G手机BOM成本高企而放缓,相反5G应用、生态的逐渐成熟将进一步催化高清视频专用摄像头、及3D成像头的爆发快速发展。

手机光学多维度、且具备长期潜力的升级趋势将从量和价两个维度带动手机光学行业整体成长。

3.1、量:单机配备摄像头数量继续增加

3.1.1、从单摄到多摄

华为在2016年4月发布与德国徕卡合作的旗舰手机P9,开创智能手机的双摄浪潮。P9配备双12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两颗摄像头分别负责彩色和黑白功能。彩色摄像头用来获取物体的色彩,而黑白摄像头用来获取物体的细节,然后将两个图片融合为一张最终的图片。P9的双摄大幅提升照片质量,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欢迎,并且是华为第一次成功引领产品创新,是华为手机品牌美誉度得以提升的重大功臣。

苹果则在2016年9月发布了配备双摄像头的iPhone 7 Plus。iPhone 7 Plus采用广角+长焦镜头,通过左右摄像头使用不同的FOV(可视角),使两个摄像头取景不同。当拍近景时,使用广角镜头,拍远景时,使用长焦镜头,从而实现光学变焦功能。iPhone 7 plus的双摄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欢迎,并由于苹果在智能手机行业的标杆地位,迅速被众多安卓手机厂商所学习。

继双摄之后,华为、苹果开启智能手机的三摄浪潮。2018年,华为的P系列和Mate系列两大旗舰机中均采用三摄像头设计。三个摄像头分别承担4000万像素彩色广角、2000万像素黑白广角、800万像素彩色长焦的功能。2019年9月,iPhone 11 Pro 系列两款机型采用超广+广角+长焦三摄的设计。

三摄的第一大优势是变焦能力。单反相机通过更换不同焦距的镜头来实现变焦,而手机无法更换镜头,配备多个摄像头使手机拥有了多焦段的拍摄能力。

华为 P20 Pro提供3倍光学变焦和5倍三摄变焦两种变焦模式,其中3 倍光学变焦用到长焦+黑白两颗摄像头,5倍三摄变焦则要分别用到彩色+黑白和广角+黑白两种模式。由于长焦摄像头的80mm焦距刚好是主摄像头 27mm 焦距的三倍,所以当需要变焦拍摄远处的景象时,可以从主摄像头切换到长焦摄像头,从而实现模拟3倍光学变焦。

由于只有两种焦距的摄像头,所以实际上只能实现 3 倍光学变焦,5 倍三摄变焦实际上是对照片进行裁剪优化得到的。由于 4000 万像素彩色主摄像头的成像效果非常好,所以在需要实现 5 倍三摄变焦时,会把这颗摄像头的图像和长焦摄像头的图像进行裁剪优化,再加上黑白摄像头的细节能力,从而呈现出 5 倍变焦的效果。

三摄的第二大优势是暗光场景下的强大拍照能力。华为 P20 Pro的彩色摄像头负责获取物体的色彩,另一颗黑白摄像头负责捕捉物体的细节,两者配合提升暗光下的照片质量。而iPhone 11 Pro增加的night模式会在弱光的场景下自动开启(可关闭),凭借广角镜头和超广角镜头,通过A13处理器将连续拍摄的十几张照片,经过优化、降噪得到最优的图片。

华为引领新一轮多摄趋势,各大安卓品牌陆续跟进。2019年,华为的P系列和Mate系列两大旗舰机开始采用四摄像头设计。其中,P30 Pro采用4000万像素广角+2000W像素超广角+800W像素潜望式长焦+3D ToF四摄方案;Mate30 Pro则采用4000W像素电影超广角+4000W像素广角+800像素长焦+3D ToF四摄方案。该2款旗舰机型均搭载3D ToF摄像头,开启 3D视觉应用,并各自引入潜望式高倍光学变焦,及高清视频专用摄像头的创新应用。继华为于旗舰机型率先推出4摄旗舰机型,各大安卓品牌陆续跟进,小米、OPPO、vivo先后发布搭载四摄、甚至五摄的机型。小米定位中端的CC9 Pro更是创新性地采用1.08亿像素主摄+2000万像素超广角+500万像素长焦+1200万像素人像镜头+微距镜头的五摄方案,其中2颗配置较低的人像镜头和微距镜头在丰富应用场景的同时,亦为多摄在中低端机型的渗透打开空间。

多摄带动单机配备摄像头数量继续增加。手机厂商通过硬件和算法层面的不断升级,对不同功能的摄像头进行搭配,实现更生动、更接近原色的成像效果,满足消费者不同场景下的需求。伴随3D、高清摄像,以及人像、微距等应用开启多摄新需求,并分别在高中低端掀起新一轮四摄、五摄趋势,多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根据旭日大数据预测,双摄手机和三摄手机的占比将会从2018年的40%、52%,下降至2020年的8%、28%;而四摄手机则预计从2018年的6%,上升至2020年的42%;五摄及以上的占比也会逐年上升。根据旭日大数据测算,2019年全球的手机摄像头出货约为44亿颗,而在2020年将会达到60亿颗,2021年75亿颗,假设2020-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同比变化-2.3%、5%,3%,对应2020-2022年单机配备摄像模组约3.3、4.3、5.2颗。

3.1.2、3D成像空间广阔静待放量

目前3D感测的主流技术路线有三种:结构光(散斑式和编码式)、TOF和双目立体成像。其中双目立体成像由于效率低、算法复杂度高等原因,目前鲜有手机端的应用案例。结构光与TOF则各有优劣,就当前技术发展情况而言,结构光方案分辨率较高,功耗相对较低,但工作距离受限;而TOF方案工作距离明显大于结构光,但成像精密度不及结构光,功耗相对较高。

2017年9月苹果发布十周年之作iPhone X,率先引入3D感测模组,采用散斑结构光方案,应用场景集中在人脸解锁、精准美颜等前置双摄、指纹识别既有功能的进一步加强。在苹果示范效应下,彼时国产阵营的各手机品牌跟进意愿强烈,然而受限于国产3D配套产业链尚未成熟等问题,2H17主流国产品牌商均采用手机配件或2D面部识别技术作为过渡。伴随安卓3D结构光配套供应链逐步实现技术突破,2018年5月小米率先发布首款搭载3D感测技术的国产旗舰小米8探索版,采用编码结构光方案;OPPO紧随其后发布FindX,采用与iPhoneX相同的散斑结构光方案;华为则在Mate 20 Pro中,同时配备3D感测和光学屏下指纹功能。

然而,受限于前置应用场景单一,及光学屏下指纹识别大规模迅速普及,2018年除少数几款安卓高端机型采用前置结构光,其并未如期向中低端机型渗透。2019年起,由于更简化的模组方案、更低的BOM成本,以及配套产业链渐趋成熟,ToF方案率先在安卓高端旗舰机型渗透,结构光方案鲜有安卓厂商问津。前置方面,ToF被作为指纹识别的补充,并开辟手势识别应用,接棒前置结构光方案;后置方面,由于TOF方案工作距离更远,通过新增ToF采集深度信息优化成像,在多摄协同工作下、能够辅助提供人像模式、背景虚化效果,优化成像。而苹果则在2018、19发布的iPhone中继续采用前置结构光。由此,安卓阵营与苹果在3D成像领域出现分化,安卓暂时后来居上,在3D成像领域的应用更显丰富。

目前,3D成像仅实现简单的深度信息体验,前后置ToF体验有待提升,大规模渗透尚待新应用场景出现。伴随5G手机渗透、内容、生态圈日趋完善,AR/VR作为3D成像的真正变革性应用有望迎来爆发高速发展,真正掀起三维交互的革命。由于AR/VR应用对3D成像的远距离工作要求更高,3D ToF凭借较结构光远距离获取更高精度景深信息的能力,具备更强大的3D建模能力,有望实现后置全面渗透,市场空间广阔。

3.1.3、高清视频应用带来专用电影摄像头需求

伴随短视频兴起、“全民vlog”时代的到来,丰富手机视频拍摄功能已经开始成为手机影像系统发展的新趋势之一。手机厂商和算法供应商将目光聚焦在视频拍摄领域,积极抢占手机AI视频风口,开启视频手机新赛道。

2019年下半年以来,各大手机品牌陆续推出的主要机型都将高清视频拍摄功能作为主打卖点,如OPPP Reno2、苹果iPhone11系列、华为Mate30系列和荣耀V30系列等,其不仅在硬件方面持续堆料,更结合视频防抖、AI算法等提升拍摄质量。其中,华为先后发布的Mate30 Pro和荣耀V30 Pro开创智能手机搭载专用电影摄像头的先河。Mate30 Pro 搭载一颗40M电影摄像头,支持4K 60fps视频录制,ISO高达51200,拍摄帧数最高可达7680fps,能够实现超高速视频录制;荣耀V30 Pro Matrix Camera相机矩阵则包含一颗1200万像素电影摄像头,专门负责视频拍摄,针对视频进行优化。

伴随5G手机渗透,传输速度大幅提升将进一步拓展高清视频应用场景,催生更多高清视频拍摄的需求。手机则将在大部分场景下逐步代替摄像机,驱动影像系统发展从静态图像进阶至动态图像。在通过多摄协同工作最大化影像输出效果的趋势下,预计华为开创的拍照主摄+视频主摄的“双主摄”设计将为更多品牌旗舰机型所采用,带动专用电影摄像头需求。

3.2、价:多维度升级驱动单价上升

3.2.1、单个摄像头多维度高端化:像素升级、多透镜、小头部、超广角、大光圈、大像面、超薄

在自拍、美颜、视频通话等需求带动下,智能手机前置摄像头向更高像素迈进。此外,水滴屏、刘海屏、弹出式摄像头等全面屏方案对于前置摄像头的小型化提出更高要求,催生小头部摄像头需求。后置摄像头则基本延续像素一年一升级的趋势,从 12M→24M→48M→64M 一直到 108M。目前48(40M)已经成为安卓中高端机型标配,2019年下半年发布的红米Note 8和荣耀Play 3则将48M从中高端手机带入低端千元机系列。2020年48M/64M有望成为中高端机型主流配置,并逐步下沉至中低端机型,108M超高像素初露锋芒,开启手机像素“亿”时代。

2019年以来,华为后置摄像头像素从 12M提升到 40M,在华为专注打磨成像算法,后置摄像头像素提升有所放缓之时,前置摄像头则从 8M大幅升级至32M。其他安卓品牌则在像素升级上更加激进,2019年8月,小米发布Redmi Note 8 Pro,采用了三星的64M图像传感器GW1,成为第一款配置64M图像传感器的手机。2020年上半年,2000-3000元价位的智能手机荣耀30S和Redmi K30 Pro配置了64M主摄。2019年11月,小米发布CC9 Pro,以1.08亿像素的主摄像头为主打卖点,这也是手机摄像头像素首次破亿。一向在像素升级上比较保守的三星,2020年2月发布的高配旗舰Galaxy S20Ultra主摄像素高达108M。由此可见,像素提升仍是各大安卓品牌光学配置升级的主要趋势。苹果凭借卓越的成像算法、及高性能硬件加持,未将像素升级作为提升拍照性能的主要突破口,自iPhone7起后置摄像头像素保持在12M,但其前置摄像头则从 7M提升至 12M,今年下半年即将发布的新一代iPhone后置摄像头像素有望达到20M。

手机镜头由数片透镜组成,透镜的主要功能是将拍摄物体在CIS图像传感器上成像。镜片按材质分为塑料镜片和玻璃镜片。目前手机镜头所使用的镜片一般多为成本低、生产工艺较简单的塑料镜片。

镜片能够滤过杂光,对图像进行矫正,提高镜头的色彩对比度和解析能力,保证图像的真实性,而镜片数量越多,图像的还原度越高。一开始的手机镜头仅由2-4片塑料镜片组成,而如今手机镜头的镜片已经达到6片、7片。iphone 11系列的1200万像素镜头搭配了6片镜片。而随着像素的提高,6P镜头将不能满足更高的成像质量,7P镜头的放量将有望在20年放量,8P镜头也在研发当中。

单个摄像头存在多维度高端化的升级空间,包括新材料的应用、超薄、超广角、大光圈、大像面等。受限于手机厚度,在镜片数量不断增加的趋势下,为应对后置摄像头向外凸起破坏手机整体美感,通过诸如高折射率的塑胶镜头等新材料的应用、以及结构设计的优化的超薄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模组厚度。此外,随着手机拍摄功能的不断升级,对于更宽视场角、更大光通量的需求,催生超广角、大光圈、大像面的需求。

3.2.2、玻塑混合具备优势,受益手机光学行业趋势

多透镜进一步升级面临8P全塑料和玻塑混合两种工艺路线,其中8P镜头的设计难度极大、良率问题是阻碍其早期渗透的关键因素。玻璃镜片拥有更高的透光率、折射率以及稳定性,因此通过将1-2片塑料镜片替换成玻璃,能够在保持透镜数量不变的前提下提高拍摄质量,6P1G、5P2G的玻塑混合镜头组合或许能够打破8P的良率困局。此外,尽管有超薄方案的加持,镜片数量的瓶颈正加速到来,这也催生了玻塑混合玻璃镜片的应用。

玻璃镜片具有折射率高、透光率强、耐高温等特点,更小型的玻璃镜片能够达到与塑料镜片相同的成像效果,使用玻璃镜片代替一到两片塑料镜片,有效缩小了手机镜头的占用空间。玻塑混合镜头集合了玻璃和塑料镜片两者的优点,有望在5G时代成为手机镜头新流行。

目前全球玻塑混合镜头方案主要有三种,分别是WLO(wafer-leveloptic)、WLG(wafer-levelglass)以及MG(Molding Glass)。WLO工艺通过在晶圆级玻璃上镀膜,在单个镜片上实现玻塑混合;而WLG及MG工艺有所不同,通过晶圆级玻璃加工或模压工艺得到纯玻璃镜片,而后与4-5片纯塑料镜片进行组合得到玻塑混合镜头。

GM工艺具备高分辨率优势有望进入高端市场,然而高成本及量产瓶颈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舜宇光学及丘钛科技的联营公司新钜科技均在光学玻璃加工方面积淀深厚,基于自身技术及经验积累,深耕 GM工艺路线,联创电子的GM工艺亦比较成熟。WLG为瑞声科技的独家创新性方案,具备出色的耐热性、光学性能、大规模量产及成本优势,但与WLO同样面临产品分辨率偏低的问题。

3.2.3、主摄之外,潜望式长焦摄像头打开价值量提升新空间

当市场普遍担心1亿像素天花板、和透镜数量瓶颈之时,能够实现高倍光学变焦的潜望式长焦摄像头于主摄之外,打开价值量提升新空间。

潜望式摄像头是指将镜头与手机平面垂直放置的摄像头。2017年,OPPO在 MWC 上首次展示了潜望式摄像头技术,是最早推出潜望式摄像头的手机厂商。区别于传统双摄镜头的并列排布,OPPO 将长焦镜头横向排列,与广角镜头形成垂直布局,由特殊的光学三棱镜让光线折射进入镜头组,实现5X变焦,而市场上的大部分手机只能进行2X变焦。

潜望式摄像头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实现高倍数的光学变焦。变焦就是改变焦距,从而得到不同宽窄的视场角、不同大小的影像和不同的景物范围。变焦通常有数码变焦和光学变焦两种方式,其中数码变焦是通过数码相机内的处理器,把图片内的每个像素面积增大,从而达到放大目的;光学变焦是依靠镜头中镜片的移动(改变镜片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镜头的焦距,实现变焦。

光学变焦可以分为内变焦和外变焦两类方案。内变焦指前后镜片之间的距离不变,由之间的镜片组前后移动变焦,简单理解就是变焦在机身内完成,摄像头外观没有变化;而外变焦则是通过前镜片组和后镜片组移动变焦,类似于我们平常见到的伸缩式镜头。

由于智能手机需要保持轻薄,而使用伸缩式摄像头会大幅增加手机的厚度,并且难以防水防尘,所以内变焦是手机实现光学变焦的主要方式。但由于手机厚度有限,垂直放置的摄像头只能有较小的焦距,光学变焦能力有限,所以通过采用潜望式摄像头的设计,能大幅增加摄像头的焦距,实现更好的光学变焦。

伴随手机轻薄化趋势,以及消费者对手机拍照高变焦的需求提升,各大手机厂商持续发掘潜望式镜头能力,以提升手机光学变焦倍数。2019年4月,OPPO和华为先后发布OPPO Reno和华为P30系列,两者皆采用“超清广角+超大广角+潜望式长焦”结构,支持5倍光学变焦、10倍混合光学变焦,华为P30 Pro 还支持50倍数码变焦。继华为和OPPO率先推出搭载前额昂视长焦镜头的多摄高端模组,2020年该方案已陆续应用于三星、小米、vivo旗舰机型,伴随5倍甚至10倍的高倍光学变焦渐成主流,预计潜望式摄像头将在智能手机中加速渗透。

潜望式摄像模组由于元器件数量更多、结构更加复杂,导致封装难度更高;而且潜望式摄像模组较普通摄像模组多一块棱镜,镜头、马达、模组和算法等环节的附加值亦大幅提升,为光学产业链带来价值量提升新空间。一方面,潜望式结构对镜片位置固定性要求更高,光路上的棱镜、镜头、VCM、CMOS都需要对准,因此需要更高性能的AA模组制程;另一方面,新增的玻璃棱镜会导致潜望式模组的跌落稳定性远低于传统模组,对防抖的解决方案要求也更高,对模组封装的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

3.2.4、CIS芯片:光学升级驱动价值量提升

光学升级对于高像素、高光通量的需求从尺寸和分辨率两个维度驱动CIS价值量不断提升。尺寸方面,CIS尺寸从1/3.4英寸、1/2.8英寸、1/2.55英寸、1/2.3英寸、1/2英寸、1/1.7英寸不断进阶至1/1.54英寸、1/1.4英寸、1/1.33英寸、1/1.28英寸。分辨率方面,CIS的分辨率等于CIS的面积除以单个像素点的面积,从2M、5M、8M到12M、13M、16M、20M、24M再不断进阶至32M、48M、64M、108M。

2018年,在索尼和三星分别发布了IMX586和GM1两款48M的CIS并投入市场后,各大手机厂商已经有多款中高端机型开始使用,尤其在国产手机品牌中,应用比较广泛。2019年下半年发布的红米Note 8和荣耀Play3将48M从中高端手机带入低端千元机系列。此外,三星旗舰机S20 Ultra的潜望式长焦摄像头也配置了48M。

2019年8月,小米发布Redmi Note 8 Pro,采用了三星的64M图像传感器GW1,成为第一款配置64M图像传感器的手机。2020年上半年,2000-3000元价位的智能手机荣耀30S和Redmi K30 Pro配置了64M主摄。我们预计2020年下半年64M将进入1000元以下价位的智能手机。

根据Counterpoint数据,2019年第一季度12MP像素以上手机占比82%以上,其中40MP像素以上手机占比近3.6%,较2018年大幅增长,主要来自48MP摄像头逐渐广泛应用于后置三摄方案的主摄像头。

目前48M的应用主要集中在1000-4000元的中低端机市场。根据GFK数据,2019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价格100-250美元的低端机占比38.2%,价格250-500美元的中端机占比26.5%,价格500美元以上的高端机占比22.9%。我们预计未来70%左右的智能手机市场将成为48M/64M的目标市场。

4、市场份额提升驱动个股更快增长逻辑:单一客户份额提升+高阶产品提升+客户多元化拓展

4.1、手机光学产业链全球化分工情况

手机光学产业链主要包括镜头、红外滤光片、CIS、VCM、棱镜及模组封装等。由于光学行业在技术、产能规模、客户粘性等方面壁垒较高,产业链龙头多为日、韩、中国台湾地区厂商,大陆厂商则主要集中在镜头、红外滤光片、棱镜及模组封装环节。其中,镜头厂商主要包括舜宇光学、瑞声科技、联合光电、联创电子;红外滤光片厂商主要包括水晶光电、五方光电;CIS厂商主要包括韦尔股份;模组厂商主要包括欧菲光、舜宇光学、丘钛科技、立景(光宝科技)。伴随大陆厂商迅速崛起、不断缩减与龙头厂商技术差距,其市场位势呈上移趋势。

在红外滤光片、棱镜、模组等国产化率较高的环节,大陆厂商开始积极拓展苹果、三星;而在CIS、高端镜头等国产化率较低的环节,大陆厂商正加速实现国产替代。单一客户份额提升、高阶产品占比提升、叠加客户多元化拓展的三重逻辑驱动大陆厂商加速成长。

4.2、模组&镜头:大陆厂商基本主导国产安卓市场,现有客户份额提升+高阶产品占比提升+进入苹果、三星供应链机会

4.2.1、高阶产品占比提升带来利润改善机会

手机摄像模组

竞争格局来看,手机摄像模组行业由于技术壁垒相对较低,行业集中度显著低于下游品牌客户。根据Yole数据,韩国厂商LG Innotek与Semco各自以12%的市场份额并列2018年手机摄像模组行业第一位,Foxconn收购的夏普市场份额11%、位居第三,大陆厂商舜宇光学、欧菲光均以9%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构成第一梯队;丘钛科技、立景(光宝科技)市场份额则为4%,引领第二梯队。根据旭日大数据,2018年中国前三大手机模组厂商依次为欧菲光、舜宇光学和丘钛科技,中国手机摄像模组市场由大陆厂商主导。

由于行业集中度较低,厂商议价能力普遍较弱,且同业成熟产品难以差异化,因此旧产品的价格竞争将持续存在。而在多摄、潜望式、3D成像等高阶产品渗透初期,率先具备量产能力的龙头厂商议价能力较高,能够享受阶段性的价格红利,从而保证利润率水平。而伴随高阶产品继续渗透,对应龙头厂商高阶产品占比提升,规模效应逐步显现、良率提升,叠加技术、产能规模壁垒尚未打破,竞争格局依旧健康,利润率将维持稳定甚至进一步改善。受益于新一轮光学升级周期,舜宇光学、丘钛科技为代表的技术实力处于一线阵营的大陆厂商高阶产品占比持续提升,驱动其利润改善。

手机镜头

手机镜头方面,由于需要储备大量专利+know-how,行业技术壁垒较高,行业集中度显著高于手机摄像模组。根据我们估算,2018年大立光份额超过30%,舜宇光学份额扩大至23%,分占前两位。舜宇光学通过技术追赶、产能扩张,与大立光的差距逐步收窄。由于同业竞争环境更加健康缓和,手机镜头行业利润率明显高于摄像模组,高像素、多透镜、玻塑混合等多维度升级趋势带动大陆龙头厂商舜宇光学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有助于其利润率维持稳定。

4.2.2、现有客户份额提升带来增长机会

从模组和镜头的供应链角度来看,目前大陆厂商基本主导国产安卓市场,而三星、苹果供应链则主要由日、韩、中国台湾地区厂商占据主要份额,大陆厂商份额较低或尚未进入。

手机摄像模组

模组方面,大陆厂商国产化率较高,安卓高端市场由舜宇光学和立景(光宝科技)占据主要份额,其中舜宇光学在三星份额提升较快。安卓中低端市场历经多轮行业洗牌,由丘钛科技和欧菲光占据主要份额,丘钛科技技术、服务堪比一线阵营,市场位势逐步上移,获得国产安卓品牌重点支持,客户份额持续扩张。

手机镜头

手机镜头方面,安卓高端市场由大立光和舜宇光学占据主要份额,大陆厂商国产化率较低。由于大立光产能主要向苹果倾斜,伴随与大立光差距逐步缩减,舜宇光学在国内品牌高端市场份额有望加快提升。安卓中低端市场方面,瑞声科技产能扩展激进、技术进步较快,在中低端市场份额提升迅速,且在晶圆级玻璃工艺实现技术、良率突破,玻塑混合趋势下有望在该细分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4.2.3、苹果、三星供应链管理策略调整带来新客户拓展机会

苹果供应链份额较为集中,在手机出货承压背景下,存在降低供应链风险、及压价需求,因此供应链处于加速整合阶段、份额分布趋向分散。模组方面,苹果作为目前唯一使用FC封装的手机厂商,其供应链封闭性较强,目前包括舜宇光学在内的安卓供应链厂商普遍采用COB封装,倘若切入苹果供应链需要重新配置FC产线。目前全球拥有FC封装产能的模组厂包括LG-Innotek、夏普、索尼、欧菲光(收购索尼广州厂)和高伟电子,包揽苹果前后置摄像头模组份额。镜头方面,苹果仅具备大立光、玉晶光和关东辰美三家供应商,对新供应商需求更加迫切,我们预计舜宇光学有望在2021年进入苹果供应链。

三星供应链份额以往主要由韩系厂商占据,伴随技术差距缩小、产能规模逐步扩大,大陆厂商有望打破客户壁垒,从而具备进入三星供应链,或提升其所在供应链环节份额的机会。目前,三星在摄像模组尤其是中低端部分逐步开放,舜宇光学从中低端模组切入,并且逐步获得部分高端模组供货机会;镜头部分,三星和舜宇光学合作深厚,舜宇自2013年为三星供应500万像素广角镜头起至今,已成为占据三星最大份额的供应商,且产品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

4.3、CIS芯片:48M重塑竞争格局,国产替代逻辑加强

根据台湾Yuanta Research数据,2018年,索尼稳坐CIS行业第一,市占率达到49.9%,三星市占率19.6%排名第二,而OV仅有10.3%屈居第三。

随着2019年48M成为市场主流,豪威科技突破48M技术,开始重塑CIS行业竞争格局。评价CIS供应商技术能力,主要看以下几个指标:感光尺寸、分辨率、像素工艺、实际输出像素(解析度)、帧率、是否在芯片上堆叠算法等。

综合性能上看,索尼IMX586(30fps@48M硬件直出+3HDR)>索尼IMX582(30fps@48M硬件直出+普通HDR)>豪威OV48B(10fps@48M硬件直出+普通HDR)>三星GM2(10fps@48M+普通HDR)>三星GM1三星GM2(30fps@12M+普通HDR)。

2020年2月,豪威推出64M像素的图像传感器OV64C,再次与索尼三星64M争锋。

我们认为豪威已迈入CIS行业第1.5梯队。过去,索尼、三星双寡头处于CIS行业第1梯队,竞争格局好,盈利能力好;豪威、海力士等处于第2梯队,竞争格局差,盈利能力差;随着豪威突破48M技术,凭借着48M三大核心技术的高门槛,豪威向上突破靠近第一梯队,同时拉开与第二梯队厂商的距离,豪威的市占率和盈利能力都有望提升。目前豪威在华为、OPPO、vivo等国产客户订单进展顺利、在48MP及以上高端产品份额提升迅速,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实现快速增长。

5、一体化整合带来产业链机会

手机摄像模组BOM成本中,CIS芯片占比约60%-65%,占据大部分成本;镜头占比约10%-15%,且伴随镜头规格提升有上升趋势;PCB+VCM占比约10%-15%,其余为滤光片、棱镜等零部件。

光学升级不断加速向产业链公司对于新趋势、新需求的敏感度、以及对光学的理解提出更高的要求。光学厂商通过不断拓宽产业链布局,打造光学领域一体化整合,从而提升效率、强化成本控制能力增厚利润、以及提升产品竞争力。具体表现为,具备模组量产能力的光学厂商不断向产业链上游延伸,通过内部研发、外延并购积极布局镜头、棱镜、滤光片PCB等战略协同较高的零部件环节,而新进入镜头领域的后排厂商则积极布局模组产能。

舜宇光学作为全球领先的镜头、模组厂商,积极布局棱镜、滤光片、PCB等零部件环节,且已储备一定产能,一体化整合优势较强,有望直接受益于3D、潜望式高端模组放量。丘钛科技2017年入股新炬科,切入镜头领域,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屏下指纹镜头、3D镜头、手机RGB镜头,协同效应不断显现。瑞声科技作为手机镜头后排厂商,伴随产能规模、市占率不断提升,布局模组产能,分散下游模组厂商产能供应风险外、积极增加与终端客户触点。欧菲光2018年收购富士天津,向镜头领域延伸,此外亦与VCM、PCB厂商深度合作积极布局一体化。

6、继手机之后,汽车、IoT、工业光学相当于又一个手机光学市场

6.1、汽车光学市场前景广阔

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技术是自动驾驶的关键核心之一。ADAS技术通过车内安装的传感器,收集汽车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数据,对数据进行技术处理、判断,从而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摄像头作为传感器,能够采集周围环境信息、通过算法实现测距、规划路线以及识别行人、车辆、路标等功能,广泛应用于ADAS。

5G高速率低时延属性是加强智能驾驶技术应用可靠性的关键,5G商用及发展有望加快智能驾驶渗透进程。ADAS持续渗透驱动单位车辆搭载镜头数目继续增加,高像素、广视场角、智能感知等应用方向推动车载镜头规格持续深化。

主流的车载镜头包括前视、环视及后视,倒车镜头(1颗)借由法律推动已应用相当广泛,增量市场主要来自于前视、环视、以及各种感应类镜头,主要包括舱内驾驶者动作和状态识别镜头等。伴随智能驾驶发展,感应类镜头占比提升,逐渐超过成像类镜头,有别于成像镜头低像素要求,由于感应类镜头在Level 3、level 4级别自动驾驶需更多结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对精准获取信息提出更高要求,像素升级趋势明显,由2MP逐步向4MP、8MP升级,导致耐候性要求更为严苛,镜头尺寸加大。车载镜头市场具备量价齐升的成长空间。

2018年单车配备车载镜头数量平均不到2颗,level3级别高端车成型车载镜头数量一般超过5颗,例如宝马7系搭载7颗镜头、奥迪高端A系列搭载5-6颗镜头,level4级别车型大约7-8颗,未来单车配备车载镜头数量有望至少达到4-5颗。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预测,2021年全球车载镜头出货量将达14319.2万颗,对应市场规模10.59亿美元,较2017年8亿美元基础上增长约32%。

根据全球市场调研机构HIS Market预测,2025年L3、L4/L5渗透率分别有望达到15%、5%。LiDAR作为L4-L5级别自动驾驶的核心传感器之一,伴随自动驾驶发展推动配套产业链成熟、及规模化量产,LiDAR有望进一步加大在高端车型的导入。此外,自动驾驶级别由L3升至L4将进一步催生HUD、智能大灯等新应用,汽车光学市场前景广阔。

6.2、IoT光学&工业光学打开下一个光学市场

6.2.1、IoT光学

全球IoT设备数维持快速成长,2020年5G大规模商用有望催化下游应用场景更加成熟、丰富,驱动IoT终端加速放量。根据IoT Analytics预测,2020年全球活跃的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100亿台,到2025年将达到220亿台;另据Enterprise CIO预测,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市场将增长到457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8.5%。AI驱动的IoT时代,摄像头是最大的信息获取入口,伴随计算机视觉进步,IoT光学市场潜力巨大。

IoT诸多领域中,在民用安防产品以及作为智能家居系统交互入口的智能电视驱动下,智能家居市场对摄像头的需求有望迅速增长,率先打开亿万级光学市场。根据Strategy Analytics数据,2019年智能家居摄像头总销量突破5600万,2023年全球消费级摄像头销量预计将激增至超过1.11亿台,对应复合年增长率为19.8%。

6.2.2、工业光学

5G具备低时延、高可靠和大容量特性,能够真正满足工业现场复杂、多场景的需求,推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助力产业升级。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4年全球智能制造产值规模预计达到1.7万亿美元,对应10%左右年均复合增速。伴随格力、海尔、富士康等传统制造业巨头持续加码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AOI自动光学检测、光学图像采集等工业光学市场有望迎来蓬勃发展。

7、重点关注公司

7.1、舜宇光学科技:重视结构升级+大客户拓展机会,期待业绩超预期快速增长

公司简介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综合光学产品和解决方案龙头。手机摄像模组国内出货量份额居第二,产品结构及ASP显著优于同业;手机镜头市场份额位居全球及国内第二,与龙头大立光的技术及份额差距正在缩减;车载镜头全球市场份额第一,龙头地位稳固。

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378.5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46%,主要由于手机镜头及模组业务实现快速增长以及车载业务维持稳定增长。盈利能力来看,全年毛利率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至20.5%,主要由于自动化升级改造渐见成效以及产品结构升级驱动手机镜头及模组业务盈利改善。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0.2亿元人民币,显著高于彭博一致预期的35亿。

投资逻辑

手机光学业务聚焦中高端市场+多元化客户基础,仍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手机光学行业仍维持高景气度,尽管卫生事件带来全球手机出货量下滑压力,然而单机配备摄像头数量继续增加、同时主摄、广角、长焦等镜头规格继续升级,有利于光学供应链表现优于其他环节。舜宇光学通过聚焦中高端市场、供应链稳定龙头地位以及更加均衡多元的客户基础,其手机镜头及模组业务出货量有望维持健康增长;同时受益潜望式、6P、48MP及以上超高像素、小型化等产品规格多维度提升,带动产品ASP上升驱动手机光学业务营收维持较快增长;叠加产线自动化持续升级,有望进一步对冲行业供需格局变化带来的潜在利润率压力,驱动自身手机光学业务维持稳定盈利能力。

车载镜头业务短期影响更为可控,有望延续稳定快速增长

相比手机光学市场,汽车光学业务订单更加稳定,受短期卫生事件冲击影响更为可控。卫生事件发酵加大了全球汽车终端出货压力,然而单车配备摄像头数量提升空间较大,驱动车载镜头行业延续健康增长。公司作为车载镜头市场绝对龙头,车载镜头出货量有望延续稳定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基于公司自动化改造以及产品结构升级驱动手机光学业务盈利改善超预期,光学行业维持高景气度,公司通过聚焦中高端市场、多元化客户基础有望延续快速增长,维持20-21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为50/61亿,新增22年净利润预测为75亿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区间认为给予20年25倍PE(约1.0倍PEG)为合理估值水平,维持目标价126元港币,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摄像模组行业竞争加剧;产品结构升级不及预期;华为潜在受限风险。

7.2、丘钛科技:20年强劲增长仍可期,市场位势上移驱动量价齐升

公司简介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摄像模组及指纹识别模组制造商,手机摄像模组国内出货量份额位列第三,指纹模组国内出货量份额位列第二,产品结构及客户基础逐步优化,与前排厂商差距缩减。

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131.7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61.9%,主要由于CCM出货量大幅增长叠加高阶产品占比提升、及FRM产品结构改善。盈利能力来看,全年毛利率同比上升4.7个百分点至9.0%,主要由于产能利用率提升、自动化升级改造渐见成效以及产品结构明显改善。受主营业务毛利率大幅增长及联营公司盈利改善影响,归母净利润为5.4亿元人民币,超出此前盈利预喜5-5.2亿元区间,较彭博一致预期的5.1亿高约6%。

投资逻辑

光学赛道维持高景气度,升级趋势持续有望对冲终端出货压力

短期卫生事件冲击导致公司2-3月复工率逐步爬升,供给端受限抑制CCM出货量表现、但仍维持正增长。光学行业仍维持高景气度,尽管卫生事件带来全球手机出货量下滑压力,然而单机配备摄像头数量继续增加、同时主摄、广角、长焦等镜头规格继续升级,有利于光学供应链表现优于其他环节。一季度行业产能整体受限背景下,下游客户产能需求大于其自身交付能力,供需格局较为健康,产品价格及利润率情况尚佳;后续关注卫生事件发酵对下游客户需求调整以及国内供应链产能释放影响。

市场位势上移驱动公司延续强势增长,结构升级对ASP及利润率拉动作用凸显

公司技术及服务能力比肩一线阵营,有机会参与核心客户的所有项目,市场位势上移趋势持续有利于其表现继续优于同业。公司CCM出货量有望维持较快增长,公司指引20年CCM出货量增速超20%;同时产品结构升级对ASP及利润率的拉动作用更加凸显,公司指引32MP及以上高端产品出货占比超25%,量价齐升有望驱动其CCM业务于2020年延续强劲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综合公司供应链地位提升驱动CCM业务量价齐升、有望对冲卫生事件对全球手机终端出货下滑压力,维持20/21年EPS预测分别为0.61/0.80人民币,鉴于光学行业高景气度、公司份额提升有望延续增长,新增22年EPS预测为1.00人民币。公司技术服务能力比肩一线阵营、同时产能规模差距缩小,市场位势上移驱动量价齐升有望驱动其20年延续高速增长,维持目标价17.1港币(对应20年25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摄像模组行业竞争加剧;产品结构升级不及预期;华为潜在受限风险。

7.3、瑞声科技:大客户业务下滑压力扩大,安卓业务仍有望快速增长

公司简介

公司致力于打造集声学、触控马达、结构件、光学等核心零部件一体化技术平台。公司声学及触控马达中长期技术优势及市场地位稳固,同时首创先进的水平马达;结构件领域,作为新进入者成功切入安卓主流客户供应链,选择性地聚焦旗舰市场;光学领域,手机镜头市场份额提升迅速,独创WLG方案是未来推进重点,渗透趋势还待明确。

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178.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毛利率同比下降8.6个百分点至28.6%,分析由于供应链价格及份额竞争压力仍存、低毛利率的精密结构件业务占比扩大所致。受毛利率下降及研发费用上升影响,净利率同比下降8.5个百分点至12.4%,对应净利润2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5%。

投资逻辑

卫生事件背景下大客户业务下滑压力加大,然安卓业务仍有望实现增长

卫生事件冲击导致2月份生产端受复工推迟影响,各产品线产能利用率大幅降低,叠加防疫复工带来的额外非经常性成本及经营性费用致1Q20业绩大幅下滑。需求端来看,二季度下游终端客户需求未见显著下调;海外市场需求低谷已现,下半年需求有望回暖但仍具不确定性。

大客户手机出货量受卫生事件影响存在下滑压力,叠加供应链竞争持续带来价格份额压力,20年大客户声学及触控马达业务继续承压。安卓客户方面,SLS渗透率提升、高端版SLS为更多旗舰机采用有望带动声学价值量提升,叠加SLS产线平台规模效益逐渐显现,有助于20年声学利润改善;结构件中标安卓大客户主要项目,20年出货量有望快速增长。

光学产能规模效益显现驱动利润率改善,20年业绩贡献程度需观察后续出货量表现

卫生事件背景下,1Q20光学表现仍有积极进展,毛利率增长至接近10%。公司份额增长迅速,伴随良率、效率逐步爬升,利润率具备向上空间。尽管卫生事件带来全球手机出货量下滑压力,然而单机配备摄像头数量继续增加,光学赛道维持高景气度,公司指引20年7月塑胶镜头单月出货量达一亿支、且WLG项目将于二季度实现量产,20年光学业务收入增长以及利润率改善幅度仍需跟踪实际出货放量情况。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鉴于卫生事件冲击对20年下半年下游终端需求带来的不确定性,及大客户声学、马达业务压力持续,分别下调20/21年EPS预测28%/18%至1.79/2.39元人民币;考虑到光学业务放量有望增厚利润,新增22年EPS预测为2.80元人民币。基于DCF估值法,维持目标价50元港币,对应20/21年26x/19x PE,维持“中性”评级。

风险提示:声学升级迟缓;马达市场份额下降;金属机壳行业竞争加剧;光学进展不及预期。

7.4、韦尔股份:光学升级无止境,OV王者归来

韦尔是国内CIS龙头,公司2019年实现营收136.32亿元,同比增长40.58%,净利润为4.66亿元,同比增长221.14%。2020Q1实现营收38.17亿元,同比增长44.21%,净利润为4.45亿元,同比增长800.03%。

光学创新永不眠,CIS量价齐升。光学一直是智能手机创新的主要方向之一,摄像头核心零部件CIS量价齐升。量的方面,智能手机配置的摄像头数量不断提升。后置摄像头从单摄到双摄三摄再到四摄五摄,前置摄像头从单摄到双摄。根据Yole数据,2019年平均每个智能手机配置3.06个摄像头,预计2025年将达到3.83个摄像头。价的方面,CIS的尺寸和分辨率不断提升,CIS的价值量越来越高。

48M/64M重塑竞争格局,OV王者归来。48M成为主流,64M紧跟其后。2019年下半年48M从中高端手机进入低端千元机系列,我们预计2020年下半年64M将有望渗透进入低端千元机系列。48M像素的CIS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三大难点铸就高壁垒,一旦跨越后,更高端的64M、108M也将水到渠成。过去,索尼、三星双寡头处于CIS行业第1梯队,竞争格局好,盈利能力好;豪威、海力士等处于第2梯队,竞争格局差,盈利能力差;随着豪威突破48M技术,凭借着48M三大核心技术的高门槛,豪威向上突破靠近第一梯队,同时拉开与第二梯队厂商的距离,豪威的市占率和盈利能力都有望提升。

收购TDDI协同效应值得期待。2020年4月15日,公司通过现金增资方式持有Creative Legend Investment Ltd. 70%股权,以购买Synaptics Incorporated基于亚洲地区的单芯片液晶触控与显示驱动集成芯片业务,及与标的业务相关的固定资产、知识产权、人员、存货等资产。交易价格为1.2亿美元。公司收购新思TDDI业务,利用公司的客户优势,该业务市场份额有望迅速提升;同时,储备屏幕相关技术,未来有望和公司原有的CIS技术结合,进一步拓展至屏下摄像头、屏下指纹等技术,协同效应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卫生事件影响导致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下行风险、收购整合协同效应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7.5、水晶光电:光学创新不断,品类持续拓展

水晶光电是国内滤光片龙头企业,主业光学镀膜包括红外截止滤光片(IRCF)、窄带滤光片和低通滤光片(OLPF)等,应用于光学成像、生物识别等方向。近年来,随着手机多摄、潜望式、前置结构光/后置TOF、屏下指纹、后玻璃壳等技术发展,公司产品在手机中的应用不断增加,单机价值量快速增长。公司19年实现营收30亿元(YOY+29%),净利润4.9亿元(YOY+4.9%),扣非净利润3.5亿元(YOY+17%);20Q1实现营收6亿元(YOY+22%),归母净利润7965万元(YOY+37%)

多摄带动红外截止滤光片需求上升

多摄有着较好的用户体验,摄像头需求量不断提升,相应拉动红外截止滤光片需求上升。公司是红外截止滤光片行业龙头,产品已进入苹果、华为、三星等顶级手机客户供应链,受益多摄需求提升。

3D生物识别技术快速发展,衍射光器件、窄带滤光片迎新契机

3D技术快速发展,公司窄带滤光片已进入苹果供应链。相比结构光技术,TOF方案的模组复杂度低,后置TOF逐步渗透,进一步带动窄带滤光片需求量上升。DOE/Diffuser是3D摄像头重要构成元件,水晶经过持续研发投入,已实现产品试量产。

屏下指纹带动IR滤波片快速增长

屏下指纹成为各大品牌手机新宠,随着多种屏下指纹识别方案的不断应用,公司IR滤光片业务迎新增长机会。

手机后玻璃壳成趋势,公司镜头盖板、渐变膜片快速放量

玻璃机身近年来快速渗透,但其存在钻孔难度大等问题,因此后镜头盖板的应用不断扩大,水晶拥有蓝宝石及玻璃全制程加工能力。渐变色膜片在各大厂旗舰机型上不断应用,水晶凭借镀膜优势,可实现定制纹理、定制渐变色,大规模量产能力。2019年,公司薄膜光学面板收入大幅增长256%。

风险提示:全球手机出货量低于预期风险,产品降价风险

7.6、联创电子:深耕光学主赛道,受益玻塑混合趋势

联创电子是国内优质光学镜头厂商,玻塑混合镜头技术全球领先,主要产品为车载镜头、广角高清镜头、手机镜头及模组等,主要客户覆盖了汽车、消费电子、运动相机以及AR/VR等行业。近年来公司业务呈现快速发展趋势,15~18年收入复合增速50%,净利润复合增速15%;2019年实现营收60.8亿元,同比增长27%;归母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8.8%。

手机光学创新不断,玻璃镜片利用率提升

多摄有着较好的用户体验,华为、苹果引领智能手机的多摄浪潮,带动摄像头需求量不断提升,预计2020年手机摄像头出货量60亿颗,同比增长36%。3D技术快速发展,其中结构光存在发热问题,玻塑混合镜头成为必备。手机光学变焦成为未来趋势,潜望式带动光学玻璃器件需求提升。高像素是安卓手机品牌主要卖点之一,随着像素的提高7P镜头需求量上升,而厚度限制下,玻璃镜片拥有更高的透光率、折射率以及稳定性,能够在控制机身轻薄的前提下,更好地提高拍摄质量,6P1G、5P2G玻塑混合镜头迎来市场契机。

公司具备光学镜片优势,业务多点开花

公司同时具备模造玻璃镜片和塑料镜片的制造技术,拥有国内少有的玻塑混合镜头的研发能力。公司6P1G玻塑混合镜头的良率已经达到了40%,超过了8P镜头良率,实现了国内手机品牌的小批量供货。车载镜头业务已与Mobileye、Nvidia、Aurora、Tesla等国际知名高级汽车辅助安全驾驶方案公司及整车厂商达成战略合作,八款车载镜头已经通过Mobileye的认证。公司在高清广角镜头领域布局已久,是国内极少数具有AR/VR光学镜头和模组供应能力的厂商之一,公司的高清广角镜头广泛应用于运动相机,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70%。公司屏下指纹与国内主流芯片厂神盾达成合作,受益屏下指纹市场放量。

风险提示:玻塑混合渗透率低于预期,大客户拓展低于预期

8、风险提示

1)卫生事件冲击致主流手机品牌出货量下滑。光学产业链龙头厂商多聚焦全球前六大主流手机品牌,卫生事件冲击导致主流品牌出货下滑或使相应厂商业绩短期承压。

2)华为相关业务潜在下滑风险。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光学产业链厂商相关业务面临潜在下滑风险。

3)光学升级不及预期。光学赛道空间依赖于单机配备摄像头数量提升,以及高像素、潜望式、5G高清视频应用、3D TOF等高端模组渗透率提升,从而支撑产业链厂商量价齐升的成长逻辑。倘若卫生事件导致终端出货承压,下游客户出于价格销量等因素考量或对光学配置进行简配,从而导致多摄、高端模组向中低端渗透进程放缓、光学升级趋势不及预期。

4)行业竞争加剧。伴随光学厂商陆续完全复工,产能集中释放,倘若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可能引起中低端市场价格竞争,导致行业利润水平下降。

(编辑:李国坚)

相关港股

相关阅读

4款 iPhone 12拟全部采用OLED屏幕 苹果(AAPL.US)或成今年OLED面板最大买家

6月9日 | 孟哲

手机镜头厂商大立光5月营收同比降低23%

6月8日 | 玉景

玻塑混合镜头走上风口 光学“新秀”瑞声科技(02018)迎价值重估

6月1日 | 陈嘉林

瑞声科技(02018)一季度光学业务收入2.45亿元 同比增长61.7%

5月15日 | 陈嘉林

苹果(AAPL.US)欲弃OLED屏打破韩国垄断!郭明錤:首款MiniLED产品或明年发

5月7日 | 智通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