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件之后,区域医疗投资落地方式跟你想的不一样

14438 6月2日
share-image.png
智通编选 挖掘最有价值的港股热点信息,捕捉最有魅力的资本市场动向。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 计算机文艺复兴”,作者李沐华。

1.上市公司区域卫生产品具体是做什么

卫生事件带来的影响深远,政府会加大区域医疗投资,力度将超预期。卫生事件暴露出了很多传染病防控的软肋,传染病影响范围广,很难用传统的院内信息化手段去控制,而是需要将医疗的触角伸得更远一些,这就需要依靠更广泛的医疗机构参与,比如社区卫生中心等等,政府加大区域医疗投资是大概率事件,力度将超预期。

区域医疗信息化需求由政策驱动,产品化程度不高,更偏向定制化。中国的院内信息化建设有一条清晰主线,从HIS系统到电子病历,再到PACS、LIS等系统。医院需求是业务驱动,比较好把握。但是区域医疗的产品相对来说比较碎片化,也更加定制化,每个地方卫健委心目中的区域医疗信息化产品都是不一样的。区域每个地方都有特色:有的区域完全按照政策执行计划,有的地方更倾向于做健康管理,有的倾向于建设医共体,有的倾向于建设养老体系,他们的需求并不相同。作为医疗信息化公司,需要基于自身的产品体系,根据各个区域的政策和信息化现状去挖掘需求,很多时候客户的需求不明确,需要公司去引导。挖掘出需求以后,地方卫健委往往是先让厂商去做课题,后面再去补合同和订单,进行标准化和推广,过程与传统院内信息化有明显区别。

区域医疗信息化产品以平台为核心。区域医疗,不管是大数据平台,还是医联体、医共体、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底层基础都是一个平台产品,对接医院、养老等数据,根据平台定位会汇聚不同的数据。在平台之上,会生长出针对普通老百姓的便民业务,比如互联网+;还有针对管理的产品,比如监测医改,比如DRG专病分析和排名,以及监控区域内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的情况(区域医疗项目很多是政策驱动,卫健委本身有管理诉求)。我们梳理了一下区域医疗这块的订单和上市公司的产品线,可以管窥基本情况。

上市公司的区域医疗业务较为复杂,产品线很长。以创业慧康为例,我们可以梳理一下相关上市公司的区域医疗业务线。2009年国家开始推健康档案,创业慧康分出部分研发人员开始做人口健康档案平台,到2013年创业慧康第一个推出云HIS,配套的还有一些公共卫生相关产品以及妇幼保健业务,后来将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用大数据重构,形成了平台产品。现在创业慧康公共卫生事业部主要面向卫健委,产品划分为三部分,第一个是针对基层的医疗卫生系统,类似云HIS;第二个是基于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做了一些应用,比如远程会诊、上下转诊,衍生出来一些综合管理和决策支持的产品;第三个就是专门的妇幼条线。创业慧康的公共卫生业务主要以基层医卫和区域平台两条线为主,我们估计可以占到公卫收入的80%,剩下的就是综合管理和妇幼条线,占比较小。

2. 卫生事件后的区域医疗投资如何落地?

医疗信息化分为院内信息化、区域医疗信息化、医保信息化三类。其中院内信息化建设经费来自医院自身收入,当然也包含了一些财政拨款,但是相对来说占比较小。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经费主要来源于卫健委,卫健委的经费主要来自财政拨款。医保信息化各个省平台的经费,主要来自财政拨款,以及一些银行的资金(为了争取流水,愿意提供信息化经费)。

政府想要的公共卫生防控能力,还是集中在基础建设和院内信息化。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于近日联合印发了《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该方案提出了几个建设目标:

——全面改善疾控机构设施设备条件。实现每省至少有一个达到生物安全三级(P3)水平的实验室,每个地级市至少有一个达到生物安全二级(P2)水平的实验室,具备传染病病原体、健康危害因素和国家卫生标准实施所需的检验检测能力。

——适应县城城镇化补短板需要,适度超前规划布局,重点改善1所县级医院(含县中医院)基础设施条件,充分发挥县级医院龙头作用,辐射带动县域内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提升,筑牢卫生事件救治第一道关口。

——构建分级分层分流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要建有传染病医院或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医院传染病区,实现100%达标,作为区域内重大卫生事件中西医结合诊治、医护人员培训的主体力量。

——依托综合实力强、专科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医院(含中医医院),按照人口规模、辐射区域和卫生事件防控压力,结合国家应急队伍建设,每省份建设1-3所重大卫生事件救治基地,承担危重症患者集中救治和应急物资集中储备任务。

各地区落地情况与政策要求基本吻合。4月1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公示了《云南省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通知。通知明确云南省计划投资54.10亿元(基本建设37.25亿元,设备配置6.21亿元,负压病房及重症监护病房建设10.64亿元)用于改、扩建云南省传染病医院,其中要在大理州新建云南省第二传染病医院。据《重庆日报》4月15日消息,重庆市目前已启动4所公共卫生救治应急医院建设,总投资35.87亿元,规划总床位数5100张,其中固定床位1250张、应急床位3850张,为提高医疗救治应急能力,医院将设置直升机停机坪。据《安徽日报》报道,4月15日,按照标准传染病医院设计、工程总投资约20亿元的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芜湖)项目正式开工。该院建成后平时可作为综合性医院,为社会提供医疗救助服务,一旦卫生事件发生,可整体或部分转为传染病医院。根据西安新闻网报道,3月29日,西安市第一医院迁建暨高新区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启动开工,总投资27.93亿元,计划设置床位1500张,日均门诊量预计6000余人次。另据《安徽商报》2月25日报道,合肥市正积极谋划推进的传染病医院、市公共卫生管理中心等15个公共医疗卫生项目,即将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近百亿元。可以预见的是,后卫生事件时代,我国将迎来一批公卫应急医院建设潮。

真正受益的还是院内信息化厂商。可以看到,根据发改委、卫健委和中医药局的建设方针以及各地的实践情况,真正需要补强的是生物安全实验室、县级医院基础设施条件、传染病医院和综合性医院传染病区以及重大卫生事件救治基地。这些建设并非前文列出来的传统区域医疗信息化内容,还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我们认为院内信息化厂商会显著受益。(编辑:刘瑞)

相关阅读

美股一季度业绩期已经基本进入尾声,卫生事件对企业盈利影响多大?

5月28日 | 中金研究

破产潮前夕,美国商业地产惨淡经营

5月25日 | 万得资讯

无惧黑天鹅!瑞银给出“最全”投资策略

5月25日 | 万得资讯

方正证券:我们正站在航空股新一轮大周期的起点上

5月21日 | 方正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