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光大证券研究”。
报告摘要
卫生事件在美国蔓延,美国经济逐渐陷入停摆状态。在此情况下,美国企业能存活多久?财政救助能否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极端情况下,我们假设美国经济完全停摆(shutdown),非金融企业只能依靠现有的现金和金融资产支付刚性支出(工资、债务、租金)。计算表明,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平均存活期限为2.8个月。分行业看,受卫生事件影响较大的零售业企业(包括食品饮料、服装、一般零售店)最为脆弱,平均存活1.8个月,原因之一是其租金支出占比高;批发业企业平均存活2个月;制造业企业平均存活4.3个月,生命力相对最强。企业为了生存会选择裁员,假设裁员30%,平均存活期限将从2.8个月提高至3.8个月。这里计算是平均期限,对中小企业来说,其生命力将低于平均水平。
美国政府的纾困贷款能将企业的平均存活期提高至4.1个月。此前美国政府通过了2万亿美元财政救助法案(CARES),其中8500亿美元用于支持企业部门,力度较大。分行业看,假设贷款按照比例发放,那么零售、批发和制造业企业的平均存活期将分别提高至2.5个月、3个月和4.9个月。纾困贷款能帮助企业延长“生命”,但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事件的演变。基于上述假设,如果美国卫生事件到四月下旬还未出现拐点,那么零售业企业将承受较大的现金流压力。但如果拐点出现,那么将有更多企业能活下去。
家庭方面,美国政府提供的失业救助非常大方,补贴后的失业金与平均工资基本相当,能够帮助失业者度过难关。美国家庭部门杠杆率相对较低,还本付息压力不大。此次CARES法案为每名失业者每周增加600美元补助,再加上原有的失业金,使得每周平均失业金最多可达1100美元,高于非农行业1030美元的平均周薪。总体上,居民部门面临的现金流压力将小于企业。
这次美国财政救助力度较大,其目的主要在于纾困,而不是刺激经济。与次贷危机时的救助相比,侧重点也明显不同。次贷危机时的救助主要用于拯救金融部门,但这次事件主要冲击实体经济,政府的救助也更倾向于对企业和居民的纾困,而不是大幅刺激经济增长。当然,也不排除后续美国政府会进一步采取财政刺激。如果卫生事件过后美国经济持续低迷,失业严重,政府也可能加大“宽财政”的力度。除美国外,其他发达国家也出台了积极的财政措施,基本也是以纾困为主。预计后续其他国家也会推出类似的纾困措施。
(编辑:李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