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贸易问题点评: 产业链格局或将面临重构机遇

23821 8月3日
share-image.png
张忆东 兴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专业学位校外兼职导师,曾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策略研究领域第1名等策略研究领域的荣誉,是新财富、水晶球、金牛奖、第一财经、IAMAC奖的“全满贯”第一,三次获“新财富”策略第一。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张忆东策略世界”,作者:张忆东

事件:

日本政府在2019年7月1日宣布,对出口韩国的三类化学原材料加强管制,每次出口需要事先申请,获取许可时间最长达90天。韩外交部近日表示,日本最快将在8月2日的内阁会议中,把韩国从贸易优惠待遇的“白名单”中移除,届时在贸易控制清单的15个大类与数百个品项可能全数受到影响,对韩出口将由批量审批变为单次审批,即每次出口都需要向日本政府申请许可。

点评:

日本对韩出口管制的三种半导体材料为必要材料,短期难以完全替代。加强管制的三大类化学品中,包括了含氟酰亚胺(主要用于柔性OLED基板)、光刻胶(主要用于半导体及显示器件光刻)、高纯度氟化氢(主要用半导体及显示器件刻蚀及清洗)。目前日本在这些细分领域的全球市占率均超70%,并提供韩国90%以上的含氟酰亚胺与高端光刻胶,一旦关键原料断供,韩企可能在三个月后面临大规模减产。

现阶段日本仅实施加强管制,尚未真正断供,两国仍具协商空间。在两国政府协商的同时,韩企也积极寻求替代供应商及可行的贸易模式,降低停产风险。然而一旦事件加剧,日本政府的下一步目标将可能是半导体和面板制程设备。相关原物料一旦停供,将对韩国元器件及全球电子产业造成重大影响。目前存储等半导体价格已受此事件驱动上涨,两国的贸易情势将牵动行业供应以及产业链竞争格局。

基于韩国厂商的生产风险,中国大陆与台湾的相关产业链可能受益,并影响全球分工布局。韩国目前占有全球九成以上的OLED产能(三星与LG),7成的DRAM份额(三星与海力士),4成的Nand Flash(三星、海力士)。一旦韩企减产,其他主要供应商有望直接获取份额,如OLED的京东方与天马,DRAM的美光,Nand Flash的东芝与西部数据。从区域角度,短期内可能提升中国大陆的OLED与中国台湾地区的半导体地位。

从日企的原物料替代性来看,韩国将对海外供应商提供更多支持,并同步发展自给能力。三类化学品的替代供应商目前零星分布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韩国、美国等,由于日本对高端产品接近垄断,短期只能由扩大既有产能与寻找可行贸易模式来降低风险。长期来看,中国与韩国都可望加强关键制程的自给能力,传统上的区域性分工格局有望发生改变。

相关阅读

国泰君安:养老红利和年轻红利,日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法宝

7月30日 | 国泰君安证券

斗鱼(DOYU.US)启动在日业务:与三井物产成立新公司,将发布日本国内游戏

7月29日 | 罗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