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庖丁解油。
文章编译来自oilprice.com网站,并不代表庖丁解油对作者观点的完全认可。但断供成为事实,必将冲击油价。文章对过去19次事件的梳理具有参考意义。
爱因斯坦曾经说“疯狂就是重复不停做同一件事,并期待有不同的结果”。如果伟人还活着,他还将反复地讲给大家听,特别要给如CNBC这样的大媒体记者讲。全球政策制定者面对石油断供事件总是重复着同样的开头:“这次对油价没有啥影响。”
老人家已经指出这是错误的,因为每一次石油断供和冲击事件的发生都伴随着油价的暴涨。
过去40年里,全球经历过19次石油市场断供和冲击事件。作者在2018年3月份出版的一篇论文中,对相关事件的列举,指出价格涨幅也是可以预见的。2019年4月22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发起了第20次断供事件,大家可以推演一下后果。
疯狂故事的开局都由能源政策制定者挑头。从1973年以来的每一次断供,都应该关注相关政府官员的老套路。
这次美国国务卿也是轻描淡写:“美国会与伙伴保持紧密沟通,减少供应中断的风险。世界有充足的石油供应。”
欧佩克官员也总是同样的表态版本:“世界原油市场供给充足,目前的油价上涨主要是地缘政治事件驱动,和基本面无关”。
一切都没有改变。路透电话采访负责伊朗制裁事务的美国官员Brian Hook,得到的表态也是:“目前伊朗出口还剩大约100万桶/日,而全球市场供给很充裕,能够消化事件影响,维持油价稳定。”
但是,沙特能源部长告诉媒体说沙特不会马上增产,因为尽管对伊朗石油出口进行制裁,但市场供给很充分,库存继续增长。
马克·吐温说,“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地相似”。现在也是这样重复。政治家似乎从来没有从过去40年里汲取教训。
下表罗列了过去19次市场断供和冲击事件。2018年当康菲公司获得委内瑞拉赔偿20亿美金抵偿库拉索资产、尼日利亚出现断供事件时,作者整理出这张表。表中每个事件记录包括从事件内容、开始的时间、持续的时间(周)、对应的价格最大涨幅以及供给的减少幅度。
作者根据这些数据和自己开发的模型对19次事件中的17次进行了预测,排除在外的2个事件是阿拉伯禁运和近期的康菲事件。模型解释了70%的价格波动。下图是每个事件中实际价格波动和预测价格波动之间的比较。
备注:X轴为事件,Y轴是价格涨幅,红色为实际涨幅,绿色为预测涨幅
还在耶鲁教书的时候,作者就写了一本书《Oil Markets in Turmoil》阐述了这个模型和当时的预测结果,对石油市场的断供和冲击事件对油价的影响提供了量化分析。
研究发现预示着这次石油断供事件将引发66%的油价涨幅。对于Brent油价来说大致就是会涨到114-126美元/桶。这个结论也意味着石油供给将减少2%。
而这些供给减少将来自遭受美国制裁的委内瑞拉,以及伊朗出口的减少,还有利比亚出口的减少。
作者同意《经济学人》杂志编辑最近对油价暴涨风险增加的警告。
“这次不会有什么不同”--Carmen Reinhart and Kenneth Rogoff
译者注:石油是个紧平衡的大宗商品,2%-3%的供需失衡是很严重的事件,足以引发油价的巨大波动。但是,供需是两个方面的事情。地缘断供在供给侧发威,具有很强的短时间冲击力,不仅仅体现在油价的单边上扬,也会体现在月差结构的大幅度走强。而月差结构的大幅度走强的反馈作用就是削减需求。伊朗断供事件下,我们相信利益的有关各方,能够吸取教训,提前做好应对。
编译自能源经济学家Philip Verleger,2019/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