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MC会议前夕,特朗普和美联储前二号人物态度截然相反?

29041 12月17日
share-image.png
华尔街情报圈 每天一个赚钱情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华尔街情报圈”,作者伟大的交易员。原标题为“等待重大消息宣布,特朗普轻轻地动了一下!”。

2018年最后一件大事——北京时间周四(12月20日)凌晨三点,美联储将宣布12月份是否加息的决定。

由于特朗普的介入,金融市场对本次美联储的决定高度关注——美联储仍有30%-40%的可能性这次不加息,市场的分歧从来没这么大过。这就意味着,无论美联储作出什么样的决定,都将引发金融市场大幅波动。

注:市场主流预期是本月美联储将加息25基点,2019年加息一到两次。

按照特朗普的风格,每逢大事前,必先张扬一番,这次也不例外:

上周五,特朗普接受福克斯新闻台采访时说,希望美联储不再加息。美国几乎达到“正常化利率”,但经济还在“飙升”。

就是特朗普这句简单的一句话,不知道后续会否改变美联储的想法。

无论如何,随着“加息日”临近,美联储已经没有办法在短短三天之内让市场达成共识。美联储一直以来的做法是让市场对加息有所准备,通过减少突然的因素来尽量减少市场的波动,但这次不可能了。

▲前美联储副主席斯坦利·费希尔(Stanley Fischer)

在美联储与特朗普之争背后,美联储到底是怎么想的没人看的明白。周末,前美联储副主席斯坦利·费希尔(Stanley Fischer)在上海发表了演说。如果你知道这个人物有多牛,你就非常迫切的知道他说了什么——费希尔当了8年以色列央行行长,又跨国当了3年美联储副主席(美联储“二号人物”),还是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论文导师。

个人履历

犹太人,原籍美国,2005年受(以色列首相)邀请加入以色列国籍,在获得以色列公民身份三小时后,就任以色列央行行长,2010年连任,直到2013年。

2014年被奥巴马提名担任美联储副主席,接替时任美联储副主席的耶伦(耶伦被提名为美联储主席)。

2017年9月6日(特朗普执政后),因“个人原因”辞去美联储副主席职位。

斯坦利敏锐的洞察力、根植一生的典范学识和公共服务精神都为我们商议制定货币政策贡献了宝贵价值。——耶伦。

人物就不多介绍了,在看这篇演说之前,有几点一定要知道:

1、货币政策起效的时间至少滞后12个月,所以对于美联储来说它本身也不知道现在的做法是对是错;

2、按照美联储的想法,加息到“中性利率”才会停止加息。按照美联储“中性利率”的说法——是从2.5%到3.5%区间(目前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为2%-2.25%。)。若按照这个区间的下限,美联储再加息一次就够了;若按照这个区间的上限,美联储未来可能会有多次加息。一定要记住,“中性利率”指既不提振也不阻碍经济增长的利率水平。

3、以历史标准,目前美联储利率仍处于低水平。要知道美联储本轮加息是回归货币政策正常化,是在低利率水平上加息。

4、目前一轮的市场动荡如果继续下去,可能会说服美联储暂停加息。但由于这种股市波动并不是真正的经济衰退的反映,如果事实证明波动是暂时的,给美联储留有始加息的余地。

下面我们看看这位提前辞职的美联储副主席在上海说了什么?从某种程度上,他的说法代表美联储的看法,至少现在美联储那批官员还是他当年的同僚。

 演说稿(上海,2018年12月15日)

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发表演说,但很可惜我没时间解释我为何乐于站在这里。下面是我将立即开始今天的演说,其中包括四个主题:

(1)美联储即将于下周(北京时间周四凌晨3:00)宣布是否加息的决定。一段时间以来,美联储每次加息25基点看似已经是板上钉钉之事。不过最近却出现经济的唱衰者。现在的问题是美联储能否在年内实施第四次加息,还是会等到明年再考虑何时以及何种程度的加息。我将同大家一起探讨论美联储可能实施的行动以及背后的原因。

(2)美国贸易政策改变可能产生的影响,在这里我将着重探讨对美国和中国的影响。

(3)今年是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十周年。我的问题是,如果另外一家在美国的大银行或者金融机构陷入类似的麻烦,什么样的政策是可以抵御其风险?

(4)“全球央行能否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以及“全球央行是否应该保持独立?”

 第一个主题:即将出炉的美联储加息决定

有70%的分析师预计美联储将会在12月19日的会议上会做出加息的决定。在临近作出决定的时点,美国股市却出现连续下跌。眼下美联储如果不加息的话,将会传递出一个对于未来利率水平十分明确的信号——那就是参照历史标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将比近期人们所认为的水平还要低。

为何美联储会在意释放如此消息?因为他们的担心在于如何应对一场经济衰退。在战后的五次衰退中,美联储平均每次都要降息400~500基点来应对衰退。这似乎意味着,如果美联储不把联邦基金利率加到500基点(5%),很难应对未来潜在的衰退。

加息问题有多大的影响呢?目前来看美国经济的表现还是不错的。11月美国新增就业人数为15.5万人,失业率维持在3.7%的历史最低水平。“2017年的一个简单测算显示,每个月新增就业只要达到10万~12.5万人,就能防止失业率上升。因此目前经济的健康程度足以创造足够的就业来防止失业率上升。这样看来美国在增加足够的就业岗位,以阻止失业率上升方面已经做得不错了。

如果这一次美联储加息,那么很有可能其会在2019年内再加息两到三次。那么如果这次美联储不加息又会怎么样呢?这意味着美联储承认美国经济增速已经严重放缓,其将向市场释放的信号是——美国经济衰退速度甚至比人们想象的还要快。如此一来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值将会下调,而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速也会被下调。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还为时过早,尤其是发生在一个通胀率增速刚刚略有减速的国家。

事实上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12月先不加息,等到明年初或者一季度再做决策。

美联储已经传递出以下观点:“在2018年里,点阵图已经更改过四次。截至目前我们已经三次加息。我们时常强调美联储会不会就未来一年的调息次数做出预先决定。由于我们无法明确美国经济增速究竟降低到何种程度,在此时我们不应该降息。另外我们不想再给降低总需求增幅添加调息压力。为什么?为的是以防美国经济状况比我们预期的更糟糕。我们可以等到下个月或者是明年第一季度内再做决定。”

美联储将会做些什么?这个问题我当然不知道答案。不过我相信美联储会倾向于对当前美国经济增速展现信心,并对近期下降的通胀率表示关注,仍会选择在12月加息。

第二个主题:美国贸易政策改变的影响

对于早在50年前就开始从事经济教育工作的人来说,美国对于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支持已成为一种“天性”。而如今,美国政府开始强调将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双边贸易平衡,作为判断一个贸易政策是否合适和公平的主要标准。事实上有时上述标准中还包含了无形的贸易,但这一点尚不完全明确。

基于双边贸易平衡而判断一个国家的外汇汇率是否合适,这只是美国在国际经济大背景之下的令人意外举动之一。事实上美国已经决定放弃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霸主地位。作为全球经济霸主的国家,其有责任对国际经济的高效运行负有责任,即使是这么做在短期内并不产生利益。

自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以及二战结束之后的70多年时间里,全球经济关系经历了一个逐步定型的过程。在多次解决涉及国际经济的多边问题时,美国也多次充当“话事人”的角色。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组建过程中,美国的“话事人”作用都十分明显;在马歇尔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在拉美债务危机和亚洲危机讨论解决期间、在对前苏联国家经济的吸收整合过程中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上,美国都作为了解决问题的领导者。

注:在二战后,以美国主导的西方体系,在政治上建立了联合国;在金融制度上建立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经贸体系上建立了WTO,而美国在这些机构都具有一票否决权。

在二战结束之后所形成的全球经济体系总体运转良好,但绝非完美。但这一体系让所有人明白无论什么样的问题都会得到解决,各方旨在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且在最终一定能够找到。毋庸置疑的是,参考历史标准来看,二战结束后全球GDP的增速处于极快的水平,这可能也是长达70年时间里的巅峰。另一点毋庸置疑的在于,亚洲GDP增速领跑其他地区,尤其是在中国启动经济改革之后,中国GDP的增速也走上了快车道。

如今美国政府已经决定将“美国优先、美国第一”原则来制定经济政策方面的决定。我们还没有看到全球经济面对这一情况将作何反应。不过依据对经济增长扭曲影响的分析以及历史过往纪录(包括近期国际贸易政策的发展),如果全球经济运行中的原则已经不能再起到管理和规范的作用,那么全球经济的发展将出现恶化。

因为一些国家在国际贸易过程中,以使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而忽视全球贸易系统的规则,全球经济正迅速恶化。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国家(现在尤其是美国)抱怨中国使用的设备可以让其接触到先进的技术,而这些技术都是一些想要同中国做贸易而企业所发明的。中国则对美国强加给中国投资和出口领域的限制性贸易措施不满。

结果是,美国和中国之间,美国和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正发生贸易冲突。关税政策不利于经营有效的全球经济。人们已经看到加征关税,此后不久就会出现官方提供补贴,以减轻关税对国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影响。这种游戏可以持续很长时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人们看到了这些结果并吸取了历史的教训,世界可能会通过降低关税来回归贸易自由化。

从经济原因来讲,不打关税战的原因是人们都可以通过降低关税来实现利益最大化。所以人们不得不希望美国和中国能够达成协议,让这些关税像出现时那样迅速地消失。

第三个主题:美国还有什么工具应对经济衰退?

金融危机期间,大多数央行都设法避免设置负利率。但并非所有人都会这样做,而在选择负利率的人群中不乏受到高度尊重的央行,例如瑞士央行和瑞典央行。

人们应该关注的是,在下一次经济衰退开始时,联邦基金利率可能不会超过500个基点?人们应该认真关注,但不要担心。下面我给出几个让人放松神经的理由:

首先,危机后的金融监管(《多德-弗兰克法案》)的确产生了积极效果,强化了美国和其他发达经济体的银行系统,尤其是提高了资本金要求。现在银行业应该更加强劲,资本比率高于雷曼兄弟倒闭后的资本比率,因此加息所需的标准可能已经下降。

其次,美国可以使用前瞻指导。所谓前瞻指引,是央行采用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借由央行本身的预期,来影响市场对未来基准利率水准的预期。自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已经多次修改前瞻指引。例如,第一次(2008年12月16日):一段时间维持超低利率;第二次(2011年8月9日):低利率承诺时间延迟至2013年年中;第三次(2012年1月25日):低利率承诺时间延迟至2014年下半年;第四次(2012年9月13日):低利率承诺时间延迟至2015年中期;第五次(2012年12月12日):启用6.5%的失业率门槛,等等。

第三,美联储可以使用量化宽松。

第四,在下一次严重的经济衰退中,政府可以向房主和银行提供援助。

美国应该努力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现在运作的范围之上——这将要求经济增长能够继续提供加息所需的基本面条件。

第四个主题:央行应该独立吗?

答案是肯定的,但......但是,央行(美联储)的官员不是选举出来的。他们需要在政策发生重大变化之前进行咨询。他们应该努力与政府密切合作,同时保持其独立性,以便在可能要求他们采取不完全符合公众或政府意见的行动时作出专业判断。但他们最好对自己的决定论据充分。

目前的情况是,政府比过去更多地试图让他们的央行官员们采取行动,这确实令人担忧。但央行官员必须小心谨慎。当我担任以色列央行行长时,朋友有时会告诉我,我们毕竟是一个独立的中央银行。目前更多的政府希望将央行为己所用,这一趋势非常令人担忧,我时常想,我们可能距离失去独立性也就只有做出两个(最多三个)坏决策的距离。

政府应该不愿解雇他们的央行官员。政府还应该意识到,批评美联储主席会立即令美联储陷入困境,他们必须表明自己的态度,除非他或她接受政府领导人灌输的逻辑和证据。通常情况下,政治家只会对他们的朋友这样说,而不会公开宣扬,除非出于政治考虑需要降低利率。

这本身并不是一个完全严肃的论点。央行官员们应该意识到,如果政府不断逼迫他们采取不正确的决策,他们可能会需要辞职来捍卫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不是屈服于不明智的政治压力,这是对未来的货币政策和经济发展负责。

我非常希望并期望美联储将继续根据对经济有利的专业判断来做出货币政策决定。此外,我坚信这将会发生,特朗普政府督促下的美联储已经是一个高度专业,成熟和合格的专家组。

谢谢!

尽管费希尔已离开美联储,但他仍时常会用“我们”这样的词汇。

(编辑:林雅芸)

相关阅读

智通决策参考︱(12.17-12.21) 中美本周都有重大事件,持币观望性价比最高

12月17日 | 智通财经

FED前副主席:如果美联储本月不加息 就传递了一个可怕的信号

12月15日 | 李程

野村:预计美联储12月加息25个基点至2.5%

12月14日 | 张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