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港股割韭菜,币圈的穷途末路

63582 10月18日
share-image.png
陈铭京 智通财经研究员

被冠以“传销”名号的区块链行业,币圈混不下去了,集体跑去港股上市了。

记得在5月份,第二大矿机嘉楠耘智向港交所递表,紧接着6月份,第三大矿机亿邦国际递了表,9月份,第一大矿机比特大陆也递了表,这下矿机们都站齐了,瞄准同一个方向—港交所,不过目前仍没有一个过了聆讯。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火币网另寻蹊径,欲以借壳方式实现登陆港股。

8月28日,桐城控股(01611)公告了收购要约,要约人由Huobi Universal和Huobi Capital持有股份,而火币创始人李林,合共占要约人权益66%,在10月5日公告收购完成,要约截止后要约人及一致行动人士持有71.93%,而要约人持有股份65.24%。

不管是三大矿机还是火币网,这些都是搞币的,那么币圈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这么多搞币的平台跑到港股来,除了币圈外,链圈目前又是什么状况呢?

币圈不行了

众所周知,区块链有两个圈子,一个是币圈,一个是链圈,币圈被冠以“传销”的名号,这也是区块链行业名声不好的原因,而链圈真正落实到实体经济的非常少,目前应用场景具有一定市场的主要是跨境支付和防伪溯源。和股市性质一样,币圈是链圈的主要融资场所。

根据非小号上的数据,目前市场上共有1129个虚拟币,1264个代币以及311个交易平台。币圈很乱,很多项目以“区块链”名义通过ICO融到钱后,大都没有运作,跑路的居多,部分“传销币”嚣张蔓延,在2017年10月份,政府实施了ICO禁令。

自国内ICO禁令以来,币圈一日不如一日,各主流的数字货币跌成狗,投资者数量流失也很严重,截止到目前,数字货币全球市值跌去了超70%,比特币作为主要的交易品种,市值占比超过50%,期间也跌去了超70%。

而上文讲到三大矿机,主要还是挖比特币的,而火币网是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数字货币跌成这熊样,矿机的需求可想而知,币圈投资者数量也在下降。

币圈可以实现收入的主要是上游的硬件,即矿机公司,和提供流通服务的交易平台,数字货币失去了投资人气,三大矿机和火币网转场到港股也是情理之中。不过这些公司的运作仍与数字货币紧密相关,截至目前,并没有任何一家能够实现上市,即使火币网收购了港股公司,但要注入相关资产有点困难。

链圈的伪繁荣

链圈和币圈不一样的地方在于,链圈实施区块链技术场景落地,且在政府层面是支持的,每一个行业的参与者均有机会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实体经济场景中。

加密货币只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场景之一,区块链具备分布式存储、加密算法及共识机制等,由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和应用层组成。因为区块链存在较大的安全性及不可篡改性,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安全金融支付及防伪识别领域。

根据工信部5月份发布的《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截至2018年3月份,共有456家以区块链为主营业务的公司,约有90%的投融资项目处于A轮,目前行业只能算是初生阶段。按应用场景划分,实体经济应用有109家,媒体及社区有58家,金融行业应用有86家,硬件制造有7家。

实际上,区块链公司中,真正落地应用场景的很少,且大部分公司处于创业阶段,部分项目通过ICO融到钱后,选择跑路的比比皆是。不过包括A股、港股及美股在内,目前有很多公司将区块链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尝试区块链技术与实际场景应用。

在港股公司中,慧聪集团(02280)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防伪溯源中,目前落地的客户包括宏济堂、承德露露以及德州扒鸡等,已经形成收入来源;金山软件(03888)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游戏中的应用,华南城(01668)正在筹建郑州区块链产业园;腾讯(00700)基于 Trust SQL核心技术,打造领先的企业级区块链基础服务平台;香港交易所(00388)计划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私人股票交易市场。

另外,区块链集团(00364)、中新控股(08207)、众安在线(06060)、熊猫绿能(00686)以及蓝港互动(08267)均有涉及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其中中新控股投资区块链基础硬件设施,具备收入来源,蓝港互动有区块链媒体平台火星财经。

而在A股公司中,目前已经超过100家涉及区块链技术应用,美股公司中,例如人人网(RENN.US)、兰亭集序(LITB.US)、迅雷(XNET.US)以及网易(NTES.US)均有涉及,值得一提的是,网易曾推出的区块链资讯APP,但几周就下线了。

看不见的未来

港交所虽然支持区块链技术,但对数字货币领域还是具有保留意见的,搞链和搞币不一样,链是一种技术,可应用于任何行业,而搞币是一种投融资方式,港交所自身本是投融资场所,且搞币的名声太臭了,对搞币的自然不会有太多好感。三大矿机和而火币网想要实现在港交所上市难度挺大的。

但搞链的也好不到哪里去,区块链技术可实现应用的场景缺乏,目前在技术上可实现应用的行业主要是防伪溯源和跨境支付,大部分涉及的行业参与者基本处于探索或是研发阶段,商业化运作屈指可数。

在投资者看来,上市公司涉及“区块链”概念,或是为了蹭“热点”,为提高市场人气,助推股价上涨,不管是港股还是A股及美股,均有同样的功效,蹭“热点”总会推动股价短期上涨。当然,也有真正做事的企业,比如慧聪集团,该公司真正将区块链应用在了防伪溯源中。

币圈已经奄奄一息了,而链圈就像蜗牛一样,技术场景落地太慢,“区块链”行业能走多远,或许在短期内我们看不到答案。

相关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