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制药(01177)交流纪要:难判断带量采购降价幅度 我们的药品有优势

70825 9月13日
share-image.png
同人慧研 聚焦TMT和大健康研究。

本文来自“雪球网”的雪球号“同方研究”。原标题为《中国生物制药交流纪要》。

谢总:

1)公司从05年开始加大研发投入,逐渐增加创新药的比例,公司是长远布局的。

2)江苏天晴在江宁等新厂建设,新厂规模很大,设备综合水平比较高,对硬件的投资比较高度的。

3)光正大天晴今年就请了2000个本科、研究生、博士,人才方面陆续引进专业人才、知识结构比较高的人才。

4)销售网络的投资,今年12000人,随着安罗替尼的上量,肿瘤药物人员1000人。

5)特殊技术的引进,PD-1、CAR-T等。研发布局比较长远。

中国近期的政策:没有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会淘汰;过了一致性的企业中,一些有供应力、疗效好的企业集中度会上升。有点像几年前的福建招标价格降得非常低,但是好企业随着新品的出来,增长还是没有受影响。

新产品的推出:今年的安罗替尼艾速平,首仿,销售网络非常强。

2017年2月份的医保:前两年比较艰难的原因是,从15年以来,仿制药和新药的速度慢了,其次,没办法报销。一部分是进去了医保,地方医保也调整了,另一份是进去了医保,地方医保还没调整。随着时间推展,会有正常的增长。

公司有4-5个药是过了一致性评价,其中润众实际上只有两家,11各省分占到12%,按去年30亿来算大概4亿。如果是年底执行,影响不大。从政府招标的角度,不会明确定一个价格的,从质量上看,公司一定是仿制药里面做的最好的。其次,从医保结构性矛盾来说,不是把质量好的仿制药不停降价,而是对疗效不确切的产品调出医保。疗效确切,质量好,性价比高,尊重医生和患者的用药习惯还是符合现在的原则的。

未来药品市场:解决质量和供应的问题,预计会从市场几家大厂里调质量好的。没有明确说一个品规只招一家。还有另外30%还有按原来的模式。依伦平,托妥 11个省占全国的份额才是20%。润众大概40%左右,依伦平的份额20%几的份额。各个新厂的产能都够。润众、依伦平、托妥都是慢性药,价格下降,会有很多新的患者会进来。新的招标采购并不一定对当期的业绩有太大影响。明年的话,如果数量能起来,并不是这么负面的。

Q&A

医生的团队和销售行为未来会有什么变化?

从短时间来看,还是要尊重医生的医生用药习惯,销售人员方面,知识结构要提高,提升学术推广能力。长远来看,随着企业的创新药推出更多,以后的业务员更多的精力是创新药、生物仿制药。进入带量采购的花的精力不用那么大。有可能带量采购的省份,用药会起来。

这次医保局是否能保证带量采购的进展?

这次医保局应该是比较坚决。各个省可能还是会有时间按实际情况执行,不过总体能执行下去。

润众、依伦平、托妥都是2-3家,对于价格的判断?是否一开始就采取激进的价格抢占市场?原研的态度?

润众2家,替诺福韦3家,依伦平2家,托妥3家。从质量、销售网络、业务员的专业程度来看,处理的好的话我们公司的机会还是不错的。原研药的想法不清楚,有些原研比国内厂家的价格高很多,经过政策的执行,原研药的份额预计会有下降。

其他药品的一致性评价,是否会加快?

以上市公司为口径,报一致性评价最多的,会保持重视。

当前公司销售团队有12000人左右,对销售队伍的影响?

假设今年做200亿,我们的人均产出都是比较高的。虽然我们用的设备成本比较高,但平均下来每单位的成本不一定比同行高。

带量采购的降价幅度大概是多少?

很难判断具体的降价幅度。1)疗效确切,2)性价比:产能高,份额大,3)尊重医生的习惯这三点来看,我们的药品还是符合的,是有优势的。

如果带量采购,利润的节省是给医院还是?是否影响医院的执行力度?

具体的不太好判断,从我们自己来看,节省的话会兼顾各方的利益,医保局还有医院。一个政策的成功执行应该会考虑相关参与者的利益。

集采是明年的,再过一年的话集采会延续吗?价格会进一步下降?

有可能今年底或者明年初执行。11个省份是试点。试点完后总结后可能继续推进。

全国价格联动的问题?

联动存在可能性。

销售费用率的问题。我们的销售费用率是否能够有压缩,对冲价格的影响?

会有得到部分销售费用的节俭,但是相关带量采购也会需要有业务员推广。

这次应对青峰的恩替卡韦的准备?

根据医保招标三大原则,疗效质量、性价比,医生的用药习惯,公司的产品相较于其他厂家都有优势。

如果价格联动是否量也会联动?

目前处于过度恐慌阶段。省份试点后是需要回顾的。联动是个大概率。

保证不了量的话,政府方面还是比较严格的。从生产来考虑来看,大小药企的区别?

会考虑供应的问题。以前出现恶意低价中标的,但是供应不上,最后受罚。

市场上过了BE的厂家不是很多,最后是取一家还是取两家的问题?

从招标的文件来看,没有说要一家还是两家,有提到价低者得。

广东招标,成都倍特的替诺福韦从13块钱降到6块钱一片?为什么急于降价?

这个事件不好回应。可能从长远来说,同一仿制药的,应该是保证几家规模大的,质量好的。因为规模大,单位成本低。

宏观的角度,如何去看5年后10年后的医药市场?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通过一致性评价做筛选。从药企角度,要做质量,做的比较大才能生存下来。今年中国的研发投入是非常大的,可以看出企业的长期竞争力。GDP的提高,人均收入的提高,中国医药市场会提升,但是增速有可能趋缓。从医保的结构来看,不合理的应该是疗效不好的药物还占企业。即便是创新药,未来还需要考虑病人的承受能力、医保的承受能力。

庞大的销售人员的问题。以后如何去消化?

12000人是公司竞争力的体现。他们更多精力都是放在新上市的药物。短期没有看到带量采购就不需要业务员的趋势。公司还是维持足够多的业务员,提升他们的专业和知识结构。

即便量化去算4个品种,润众11个省只占12%,全国两家;替诺福韦全国三甲,目前销量几千万,影响不大,托妥有三家,11各省占20%;依伦平占20%,有两家。份额的话,润众40%,依伦平20-30,托妥12-13%,离70%还是有距离的。带量采购中标的厂家会有量的提升,价格低会促进销售量,销售费用会有降价,产能提高规模效应,这样算下来并不一定有影响(编辑:王梦艳)

相关港股

相关阅读

小摩:医药政策变动 药明生物(02269) 金斯瑞(01548)等或受益

9月13日 | 朱姝琳

野村:预计内地医药企业将竞价获当局采购订单

9月13日 | 朱姝琳

中国生物制药(01177)受托人耗资4860.5万港元购买647万股

9月12日 | 陈鹏飞

港股收盘(9.12)|恒指跌0.28%报26349点 医药板块全线重挫

9月12日 | 王岳川

前日刚饮庆功酒,今日便喝断头汤

9月12日 | 田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