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被外资掩盖下的真实顺差究竟多少

27504 8月14日
share-image.png
李迅雷 现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长期从事金融研究,曾任国泰君安总经济师、首席经济学家、研究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本文来自“李迅雷金融与投资”微信公众号,作者为李迅雷、杨畅。

主要观点:

1、上周公布的进出口数据中有两个数据比较刺眼:一是大豆当月进口800.5万吨,环比下降8%,同比下降20%,这直接反映了中美经贸摩擦的短期影响。二是汽车进口井喷,则是由于7月1日下调关税税率,导致本该在5月、6月进口的汽车,向7月进行了“平移”。

2、在大豆和汽车抢眼的背后,其实近期另一个数据更值得关注。5月,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金额845.6亿美元,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为39.9%,这是自1997年以来首次跌破40%。如果说大豆和汽车进口数量的短期波动反映了中美经贸摩擦的短期影响,那么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比的回落,则反映了中国整体出口结构的长期变动。

3、外商投资企业对于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的作用巨大。截至到2017年,中国出口金额在全球出口金额中的占比接近15%,只低于上世纪70年代之前的美国。但如果把中国出口金额拆分成“外企”和“内企”两块,情况就会发生明显不同。 “内企”的出口尽管也出现了大幅增长,但并未能够挑战美国和德国的地位。

4、中国真实的顺差要远远低于账面数字。从2006年至今,中国贸易的账面顺差逐步提升。但对外商投资企业进行调整后,真实的贸易顺差大幅度回落。剔除掉外商投资企业之后,由中国“内企”产生的贸易顺差远低于账面数字,特别是2010-2013年连续四年实际为负值。

5、应该说,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外商直接投资,看中的是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庞大的内需市场。但伴随着劳动力价格逐步攀升,未来国内制造业或许面临外商投资企业和国内企业同步转移的压力。因此,运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打通货币流向实体经济的障碍,真正夯实制造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或许才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美经贸摩擦直接影响大豆和汽车的进口

上周公布的进出口数据中有两个数据比较直接,一是大豆当月进口800.5万吨,环比下降8%,同比下降20%,这直接反映了中美经贸摩擦的短期影响。另一个数据是汽车和汽车底盘当月进口16.5万辆,这是自2003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6月汽车和汽车底盘进口50077辆,是自2010年3月以来的新低,5月汽车进口数量同比回落了近20个百分点。因此,7月汽车进口的井喷应该看作是由于7月1日汽车关税税率下调,导致本该在5月、6月进口的汽车,向7月进行了“平移”。

特别是如果把时间拉长,就会发现,汽车和汽车底盘的进口数量早在2014年前后已经出现较高峰值,这与国内汽车销量见顶的时间几乎同步,2014年国内乘用车销售1237万辆,为近年来汽车销量的高点。

而大豆进口数量上行的态势仍在延续,表明国内对大豆的需求依然相对旺盛,短期进口数量的回落,受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相对较大,迫切需要调整大豆进口的国别结构,满足国内的需求。

汽车和大豆进口月度数量(2004-18)

资料来源:WIND,海关总署,中泰证券研究所

外贸顺差缩减的背后:外资份额在减少

在大豆和汽车抢眼的背后,其实还有一个数据更值得关注和反思。5月,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金额845.6亿美元,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为39.9%,这是自1997年以来首次跌破40%,6月略微回升至40.5%。

根据《外商投资法》的表述,外商投资企业是指依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中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共同投资或者仅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又可分为外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等多种形式。

合营则是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发展起步的主要方式,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初,1979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我国决定与外资合营某些企业》的文章,并提及“已经起草了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会议审议”,由此拉开了中国引进外商投资的大幕。

上世纪90年代,以追求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为目的的外商投资企业,极大地带动了出口贸易,解决了大量的就业,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如果说大豆和汽车进口数量的短期波动反映了中美经贸摩擦的短期影响,那么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比的回落,则反映了中国整体出口结构的长期变动。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金额在全部出口中的占比

资料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毫无疑问,外商投资企业对于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的作用巨大,1996年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前,外商投资企业当月出口金额均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速,从1996年到2007年,外商投资企业在全部出口金额中的占比持续上升,明显带动了中国出口的迅猛增长。

根据WTO的数据,截至到2017年,中国出口金额在全球出口金额中的占比,已经接近了15%,只有上世纪70年代之前的美国,在全球出口中占据的份额超过了当前的中国

主要经济体出口金额在全球出口中的比例(1948-2017)

资料来源:WTO,中泰证券研究所

但如果考虑到外商投资企业的贡献,先做一个简单拆解,把中国出口金额拆分成“外企”和“内企”两块,情况就会发生明显不同。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十年间,“外企”明显带动了中国出口地位上升;中国目前在全球市场上形成的不平衡地位,外企其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每年实现的贸易顺差中,“外企”占比最高年份甚至超过了80%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差值在贸易顺差中的占比

资料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剔除掉“外企”后,“内企”的出口尽管也出现了大幅增长,但只占全球出口份额的7.3%,并未能够挑战美国和德国的地位,特别是2017年中国出口的回落,使得“内企”与美国、德国的差距又有所拉大了。另外,与日本出口金额占比持续滑落形成明显反差的是,德国出口金额占比始终保持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两个国家发展模式的不同。

主要经济体出口金额在全球出口中的比例(1948-2017,分内外企)

资料来源:WTO,中泰证券研究所

中国真实的贸易顺差要远远低于账面数字

把中国的出口拆分成“外企”和“内企”,其实是相对简单的“两分法”,主要是试图从整体上观察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出口的带动作用。

但假若把“外商投资企业”看作一个外生“类经济体”,来观察中国进出口的真实情况,就需要考虑从现有进出口总额中,剔除掉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额,再加回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的采购额和销售额。也就是说:

调整后的出口=现有出口金额-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金额+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的采购金额

调整后的进口=现有进口金额-外商投资企业进口金额+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的销售金额

调整后的顺差=调整后的出口-调整后的进口

从2006年至今,原始顺差持续保持在1千亿美元以上的水平,2014年以后更是大幅度的跃升。但经过调整后,进出口额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对进口的影响要高于对出口的影响,这就导致了调整后的顺差大幅度回落。

这充分表明,贸易顺差在较大程度上是外商投资企业推动形成的,剔除掉外商投资企业之后,主要由中国“内企”产生的贸易顺差并没有实际观察数据那么大,特别是2010-2013年连续四年,调整后的进出口差值都是负值。

中国贸易顺差与调整后的进出口差值

资料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外商投资企业的贡献还能持续吗

应该说,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外商直接投资,看中的是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庞大的内需市场。但伴随着劳动力价格不再便宜,未来国内制造业或许面临“双重打压”,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再次转移已经成为现实。

从2013年开始,外商及港澳台工业企业数量已经进入了下跌区间,且跌幅逐步在扩大。而从中国与越南货物贸易出口增速的走势,也能侧面印证整个制造业产能的转移,早在2010年中国出口总额的同比增速已经低于越南。

制造业平均工资增幅与外资企业单位数同比增幅

资料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中国与越南出口金额当月同比增幅

资料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另一方面,“内企”向外转移的压力同样存在。例如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对外投资的趋势比较明显,对外直接投资的金额逐步走高,同比增速也保持在较高水平。根据商务部统计,2018年1-5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9个国家和地区的298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38.5%,连续七个月保持增长

这与我国制定的一带一路战略也密切相关,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资本输出国。早在2014年,国内纺织业已经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建立超过2600家纺织服装生产、贸易和产品设计企业,其中大多数分布在亚洲。2004年到2015年,国内约有200家服装企业在东南亚建设了生产车间。

还是以越南为例,截止到2018年7月,纺织品出口金额在越南所有出口商品中排名第一,出口金额从2005年相当于中国的1/10,已经跃升到2018年的1/4。

中国与越南纺织品出口金额当月同比增幅

资料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7月份进出口数据的变化,只是宏观经济的一个缩影。当前时点,利用基建投资的提速来对冲外部摩擦的影响,防止经济失速,这完全可以理解,也是明智的选择。但在经济托底的同时,如何运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打通货币流向实体经济的障碍,真正夯实制造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或许才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编辑:王梦艳)

相关阅读

商务部:1-7月我国进出口规模达16.72万亿元 创同期历史最高水平

8月14日 | 艾宥辰

厦门港务(03378)于厦门海沧区设立贸易公司以进行煤炭贸易

7月25日 | 陈鹏飞

G20:贸易争端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

7月23日 | 林喵

免除99%关税!日欧将共建世界最大贸易开放区

7月18日 | 林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