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美元霸强,前印度央行行长全世界只看好人民币

71245 7月16日
share-image.png
李哲 关注经济现象和企业发展

“在医药制造方面,中国可以向印度学习,而在手机制造方面,印度可以向中国学习。印度目前正在做的是重塑制造业,而中国现在的问题是制造业产能过剩,缺少服务业,这两个世界人口最大的国家正好可以互为补充。”7月13日,前印度央行行长、新加坡国立大学荣誉访问学者苏巴拉奥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举办的“综研国际报告会”上这样指出。

现年69岁的苏巴拉奥是首次来到深圳,他坦言,不到24小时,有很多人问及关于印度医药的问题。显然多少是受到最近热门电影《我不是药神》的影响。在担任印度央行行长之前,苏巴拉奥还在世界银行担任过首席经济学家职务,而他任央行行长的日子,正好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刻。

中印合作

苏巴拉奥用数据说明中印两国目前的贸易发展。“2000年,中印贸易额是30亿,到去年年底有1800亿的交易额,这十几年增长依然是非常迅猛。”但他也坦言,中国、印度的合作受到地缘政治、边境冲突等诸多问题所影响,缺乏信任关系。

苏巴拉奥建议,未来中印之间要推动贸易的发展,双方应在包括医药、手机制造等多方面相互借鉴、学习。并在对方国家设立银行,为贸易往来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另外,中印的法律体系也应该得到提升。

“中印两国有很多共性和可共享的资源,如果中印两国能够携手共进,将会是一股非常有力的力量。”

人民币替代美元

除此之外,苏巴拉奥还非常看好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尤其是可以与美元抗衡,成为取代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

他认为,很多国际学者很早就认为不应该持续让美元“一枝独大”,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是美国造成的,它的货币应该是贬值的,但恰恰相反,2008年之后,美元反倒越来越走强,在此之后,国际市场期待可以让欧元能替代美元与之抗衡,但没过几年,欧债危机就爆发了。

苏巴拉奥强调,一个国家的货币是否能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最关键是它自身的经济实力所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只有人民币是能够能美元抗衡。

他指出,人民币在今天的使用已超过十年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被广泛使用的货币,人民币进入SDR“是巨大的进步”,但这离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还不足够,因为SDR并不能要求其他国家储备多少,最终只能由市场决定。

苏巴拉奥表示,看好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但中国的金融市场要进一步开放,中国的金融体系要变得更加有弹性,包括开放资本账户,让货币政策更加独立等。

事实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以及中国金融开放的路径与时间,在国内外经济学界往往有着巨大争议,尤其是在国内市场化改革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开放,像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现象是否会发生在中国,又或者当前的开放时间点是否合适。苏巴拉奥对此坦言,“人民币国际化背后的成本可能对中国来讲太高了”。

而据智通财经APP获悉,就在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8》指出,得益于中国经济稳健增长、市场预期回归理性、“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推进、金融市场稳步开放,截至2017年四季度,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触底强力反弹,升至3.13,同比提高44.8%。

报告也认为,当前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威胁世界经济健康发展背景下亟需加强国际政策协调,避免对抗升级。贸易保护主义加上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转向导致流动性紧缩,冲击国际金融稳定,增大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脆弱性和危机发生概率,未来这些冲击会威胁到中国高质量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并将削弱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基础。

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称,截至今年1月末,人民币位列全球第5大支付货币,市场占有率达1.66%。人民币储备货币功能逐渐显现,有超过60个境外央行或者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官方外汇储备。

金砖五国联合发声

而针对今年以来中美以及全球可能卷入的贸易摩擦问题,苏巴拉奥认为这是全球化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目前似乎并没有很好的办法去解决。“美国对中国的愤怒,贸易并不是主要的问题,而是对中国未来科技发展方面的担忧。”

他建议,国际社会要对于美国发动的贸易摩擦予以抵制,尤其是中国、印度等“金砖五国”要一起对外发出声音,发出不同意美国的声音。

即便曾在世界银行担任过首席经济学家职务,苏巴拉奥也没掩饰对其批评。他指出,世界银行、IMF话语权都在发达国家,他们虽然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做扶贫等,但由于机构臃肿、效率低下,他们并不真正理解如何解决贫穷。

相比而言,苏巴拉奥更加看好总部位于北京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位于上海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这两个银行将成为全球区域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银行,它们与世界银行既可以竞争,也可以一起合作。

苏巴拉奥还谈到,“一带一路”涵盖全球超过40亿人口,是全世界最具有雄心壮志的基建项目。能够充分展示中国的发展模式、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


相关阅读

“金发姑娘”远去 未来市场走势需紧盯这一指标

7月13日 | 肖顺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