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绿电直连模式具备保障发电侧利用率&帮助用户侧降碳等作用,有望受益于出口型企业刚需直连绿电而加速发展;该模式下占比80%以上自发自用电量需要按政策合理缴纳相应费用,但线损&输配等成本的压降以及政策性交叉补贴或将减免,有望显著节省中间环节的度电成本,相应收益或将由电源与负荷按比例分享,对双方均具有较好的经济性与较强的吸引力。
投资主线,建议关注优质资源获取能力强且运营能力优势突出的龙头新能源&垃圾焚烧发电运营商,以及绿电入市推动电力市场变化后受益的信息化服务商。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终端消纳新模式,满足企业降碳需求。
新能源高增带来的消纳问题逐渐暴露,绿电直连作为能够充分利用终端用户消纳能力的新模式,在此前各区域试点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欧盟碳边境税政策即将于2026年开始执行,出口型企业面对较大的降碳压力,其碳足迹仅能按照国家平均电力消费组合计算与直连电力两种方式计算,而绿电直连模式下用户可清晰地实现电量的物理溯源,因此预计绿电直连模式有望受益于出口型企业降碳需求增长而快速发展。
绿电直连自发自用部分如何合理缴纳费用?
绿电直连自发自用电量虽然需要缴纳输配电价、政策性交叉补贴等各项费用,但预计能够节省部分中间环节的成本及费用。1)线损费用:绿电直连模式通过专线供电,度电线损率低于大电网线损率,可通过降低线损节省费用;2)输配电费:自发自用电量未使用大电网资源,相应成本为专线建设及运营成本,显著低于从大电网购电输配电价;3)政策性交叉补贴:参考过去自备电厂交叉政策及实际情况,以及部分省份对终端直接消纳绿电模式的支持政策,预计自发自用将免征政策性交叉补贴;4)系统运行费用:虽然自发自用电量减少了向大电网购电规模,但仍享受电网的调节能力,因此应缴纳相应费用;5)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目前用户侧仍缴纳的包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预计自发自用电量将按政策要求缴纳。该行参考各省各项中间费用的征收标准及实际情况,测算出江苏、浙江、山东、广东110kV用户绿电直连自发自用电量能够节省的度电中间环节电费在0.09~0.13元/kWh,降本效果显著。
预期回报水平较高,当前环境下具吸引力。
该行预计绿电直连项目可享受用户带来的消纳能力提升、电力辅助服务费用下降、节省中间费用带来分成等好处,与常规并网相比收益率更高。该行通过模拟项目测算,发现按照当前沿海省份光伏成本&电价水平测算,若采用绿电直连模式供电,发电侧分成比例30%&弃电率压降5%的情况下,项目资本金回报率能达到9%左右,在当前新能源全面入市且各区域差价结算机制影响不确定的情况下,预计对运营商具有较强吸引力。
风险因素:
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不及预期;市场化电价大幅下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展缓慢;电力体制改革推进不及预期;绿电直连等新模式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