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美股高处真的不胜寒?历次新高后 美股短期下跌概率并未额外增加

124 6月30日
share-image.png
陈雯芳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建投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标普500在2月中旬触顶后,先后经历3月上旬(DeepSeek冲击)和4月上旬(关税冲击)两波大跌。此后,美股开启修复进程,在贸易缓和、降息预期、经济韧性等利多催化下,于本周再创历史新高。历史经验看,历次新高后,美股短期下跌概率并不会增加,但季节性、经济、盈利估值等维度看,8月前后仍不排除回撤,届时或提供更好的上车窗口。

中信建投主要观点如下:

一、美股创阶段性创下新高后,短期调整风险是否大幅增加?并不是,甚至恰恰相反

历史经验显示:新高后,美股的上涨空间确实被压制,但下跌风险影响不大,大跌概率反倒下降。

(1)新高后1-3个月,上涨空间和大涨概率,均较其余时期明显下降,尤其在1个月内。

(2)新高后1-3个月,下跌幅度较其余时期差异不大,但大跌5%以上的概率更低,开始出现5%以上回撤的时点也更晚。

(3)大跌20%以上+再创新高后,平均意义上,更可能出现短期休整,但实际案例的方差较大,继续大涨和大跌的情况均存在。

(4)历次新高时,并不一定对应衍生品多头仓位在极端高水平,甚至多次在阶段性底部,目前净多头再次处于较低水平。

整体看,并不用单纯因为新高,就对美股短期的走势产生较大担忧,美股长期向上的趋势下,新高已经逐步常态化;因此,美股后续短期风险的判断,更建议从其他角度进行。

二、8月前后,美股有一定的季节性下跌规律,暑期有中报盈利、经济走弱、财政货币等众多不确定因素,仍需要重点关注

历史规律看,美股在Q3容易出现调整,2022-2024年,通胀提速、美债供给风波、日元套息逆转、就业走弱等事件均在8月前后造成美股大跌。今年暑期可能对美股产生威胁的催化剂包括:

(1)经济数据走弱背景下,盈利预期仍然承压,前瞻估值距离年初高点仅剩1.9%。

(2)近期市场对财政债务问题免疫,联储降息预期极为乐观,三季度一旦出现赤字上升、通胀走高等情况,市场叙事逻辑很可能随时逆转。

(3)海外市场的潜在波动,类似英国养老金、日元套息逆转、美元贬值等。

三、总结:N型走势,短期性价比有限,Q3不排除调整,届时或是更合适的介入机会

(1)创新高≠短期下跌风险急剧增加,且衍生品多头仓位偏低、暂时无明确利空,美股动能在1个月内或部分延续,但综合历史经验和前瞻估值,后续空间或在2%左右,加仓性价比不算高。

(2)美股盈利下修或是下半年的主要矛盾,在容易季节性下跌的8月前后,恰逢关税负面影响显现、减税催化赤字、财报季等,市场情绪或更敏感,不排除重演暑期下跌剧情。

(3)等待暑期不确定性落地后,盈利预期从2025逐步向2026切换+Q3潜在下跌的窗口,将是重新介入美股的合适时点。

风险提示:

美国通胀上行超预期,美国经济增长超预期,导致美联储货币政策继续收紧,美元大幅升值,美债利率上行,美股继续下跌,商业银行破产危机,以及新兴市场出现货币和债务危机。美国经济衰退超预期,导致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危机,联储被迫转向宽松。欧洲能源危机超预期,欧元区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全球市场陷入动荡,外需萎缩,政策面临两难。全球地缘风险加剧,中美关系恶化超预期,大宗商品、运输出现不可控因素,逆全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供应链持续被破坏,相关资源争夺恶化。

相关阅读

从“巨头独秀”转向“多点开花”,美股这波反弹能走多远?

6月29日 | 智通转载

巴克莱:地缘政治风险激增对美国股票有影响吗?

6月28日 | 文文

中金刘刚:美股重回历史新高,Q3关注什么?

6月28日 | 陈宇锋

传GE Vernova(GEV.US)考虑出售工业软件业务Proficy 售价高达10亿美元

6月28日 | 马火敏

英特尔(INTC.US)高层持续动荡 首席战略官即将离职

6月28日 | 马火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