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证券: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开始启动 核心零部件厂商有望深度受益

118 5月23日
share-image.png
陈宇锋 智通财经编辑

智通财经APP获悉,首创证券发布研报称,人形机器人产业已进入第三阶段,具备初步智能及交互功能,长期来看"机器替人"趋势明确。特斯拉Optimus的发布推动行业降本提速,其采用仿生关节设计(28个自由度)和空心杯电机技术,带动动力总成、智能感应等高价值量部件需求。核心零部件厂商有望深度受益,尤其是空心杯电机(灵巧手关键部件)及智能传感器领域。

首创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启动,未来市场空间大

人形机器人是模仿人类外观和行为的机器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迭代至第三阶段,即具备初步的智能及人机交互功能。长期来看机器替人具备成长确定性,而过往人形机器人制造成本较高。2022年10月,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正式发布,Optimus身高1.72m,体重57kg,可负载20kg,最快运动速度8km/h,身体共有28个自由度,采用弹簧负载设计与6种类型执行器,关节采用仿生学关节设计,模拟人类关节与肌腱形态,手部则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拥有11个自由度。

人形机器人零配件组成与发展

与工业机器人相比,人形机器人零部件种类多、成本高,主要包括有动力总成系统、电池系统、电驱系统。另外还有智能感应系统、结构件、其他零散单元。动力总成与智能感应价值量占比较高,相关零部件厂商有望深度受益。

空心杯电机:运用于机器人“灵巧手”,未来电机的发展方向

人形机器人有望带动空心杯电机需求大幅增长。空心杯自1930s起,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空心杯电机最初由于价格较高,商业化难以进行。1960s汽车制造商可以用较低廉的价格购买空心杯电机,迅速使空心杯电机成为最受欢迎的电机产品之一。空心杯电机提供了在不影响电池寿命及性能的情况下更轻、更敏捷的人形机器人所需的效率和功率密度,将随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量产推进逐步放量。

机器人的感知能力源于对外界信息的收集加工,感知能力采用智能传感器方案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测算,2019-2023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从738.9亿元增长至1336.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96%。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4年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551.2亿元。从国产化率来看,我国传感器行业较为分散,核心芯片供给能力差,且大多集中于低端供给。近年来国产智能传感器份额逐步提升,目前已初步形成优势明显的智能传感器企业。

风险提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推广不及预期;标的公司业绩不及预期;技术风险;政策风险。

相关阅读

“爆单”的人形机器人

5月18日 | 智通转载

国泰海通:具身智能落地打开人形机器人成长空间

5月14日 | 严文才

东北证券:多模态融合技术为重要卡点 人形机器人传感器赛道迎机遇

5月12日 | 陈宇锋

港股概念追踪|人型机器人需求增长快 机构普遍看好产业链组件迎机遇(附概念股)

4月30日 | 李程

2050 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达 5 万亿!中国领跑 10 亿台机器人革命,这些行业要被颠覆了

4月30日 | 智通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