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可控核聚变加速推进 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

54 4月24日
share-image.png
陈宇锋 智通财经编辑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近期,国内可控核聚变获重大技术突破,相关主体密集招标;聚变公司接连斩获多方投资。作为中美博弈关键领域,我国可控核聚变加速推进,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该行建议重点关注高温超导磁体等中上游细分领域。

国泰海通主要观点如下:

两大主力军旗 下核心项目获得重大技术突破,相关主体密集招标

1)1月20日,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旗下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成功实现上亿摄氏度1066 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3月5日,作为EAST 的后续项目,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首块顶板顺利浇筑,标志着这一世界级科研设施的建设进入全面加速阶段。

2)3 月28 日,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旗下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实现原子国内首次核温度1.17 亿度、电子温度1.6 亿度,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实现大幅跃升,意味着中国聚变挺进燃烧实验。

3)此外,2024 年12 月,联创光电中标中核集团“星火一号”项目,首个订单金额4180 万元,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启动。2025 年以来,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密集招标,涉及水冷系统等多个项目。

聚变公司接连斩获多方投资,可控核聚变产业化进程正加速推进

1)3月1日,为响应国家未来产业战略发展要求,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相继发布公告,拟以增资方式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变公司”),投资金额为10 亿元/7.5 亿元。聚变公司技术研发方向和未来产业化发展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目标高度一致。2)4 月1 日,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宣布拟战略投资聚变公司。这是该基金自2023 年成立以来的首个直投项目,标志着上海国投公司正式切入未来能源领域核心赛道,也为我国可控核聚变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注入百亿级资本动能。

未来10年市场规模有望显著增长,高温超导等产业链持续受益

2025年4月10 日,Precedence Research 发布的《核聚变与核裂变反应堆市场报告(2025-2034)》指出,得益于清洁能源需求、材料科学进步和政府支持,未来十年聚变反应堆市场将显著增长。根据Maximize Market Research,2030 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965.5 亿美元,2024—2030 年CAGR 约为7.4%。当前可控核聚变技术方案中托克马克仍为主流,以ITER 实验堆阶段为例,磁体系统成本占比高达28%。高温超导具有显著优势,不仅能提供更强磁场,还能有效降低聚变装置的成本和尺寸。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可控核聚变迈入高速发展阶段,产业链中上游相关环节有望持续受益。

风险提示:可控核聚变工程可行性不及预期;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

相关阅读

国泰海通:版号下发政策鼓励 看好游戏产业发展

4月23日 | 陈宇锋

国泰海通:3月水泥需求正增 价格支撑力度更强

4月23日 | 严文才

国泰海通:贸易政策目标推动跨境支付行业发展

4月23日 | 陈宇锋

国泰海通:面板封装有望实现更广泛应用 关注LDI直写、电镀等板级设备

4月23日 | 陈宇锋

国泰海通:MP停止向中国发运稀土精矿 稀土供给收缩显现

4月23日 | 严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