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政策红利驱动科研制药上游国产替代加速 关注泰坦科技(688133.SH)等核心标的

91 4月22日
share-image.png
陈宇锋 智通财经编辑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科研制药上游作为战略新兴产业自主可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国家层面持续出台支持政策,包括《"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要求提升产业链安全水平,科技部明确"高端产品研发自主化"目标,叠加进口品牌受关税成本上升影响,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国产企业迎来替代窗口期。重点推荐泰坦科技(688133.SH)、阿拉丁(688179.SH)、纳微科技(688690.SH)等核心标的。

国泰海通主要观点如下:

政策受益,科研制药上游是战略新兴产业自主可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策层面,生物医药产业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对生命科学领域国产替代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如科技部、卫健委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对重大新药、关键试剂耗材等提出“高端产品研发日趋自主”“国产化自主供给率不断提高”的要求;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亦要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及国家级科研项目支持,进一步催化行业本土化进程。

自主创新驱动国产替代,国产化率有望快速提升

中国市场正以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快速增长的生物医药需求逐渐成为生命科学产业的新兴市场,未来几年中国生命科学制品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生命科学制品的高端市场长期由欧美企业主导,该行认为,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巨大。在国产替代的大趋势下,具备自主创新研发能力、能够提供性能与进口产品相似、甚至优于进口产品的企业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若进口品牌受关税影响成本上升,国产品牌性价比有望进一步凸显

根据默克、珀金埃尔默等进口品牌的公告,关税措施对其产品成本带来了较大财务压力。该行认为,在关税战的大背景下,进口品牌的成本压力将长期存在,有望迎来国产替代的加速窗口期。

风险提示:关税地缘政治风险、全球医药研发景气度风险、创新药鼓励扶持政策不达预期风险。

相关阅读

国泰海通:内需刺激预期强化 啤酒板块弹性与韧性兼备

4月22日 | 陈宇锋

黄燕铭告别国泰海通 传下一站拟赴东方证券

4月22日 | 陈筱亦

国泰海通:保险预定利率研究值下调 利好引导行业负债成本压降

4月22日 | 陈宇锋

国泰海通:政策加速乳业供需收敛 存栏去化为重要驱动力

4月18日 | 陈宇锋

国泰海通:加速配套科研仪器国产化进程 政策持续推进自主可控研发力度

4月18日 | 陈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