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AI医疗进入多模态融合阶段 建议关注AI药物研发等方面

49 3月12日
share-image.png
陈宇锋 智通财经编辑

智通财经APP获悉,浙商证券发布研报称,大模型的推理能力和多模态能力持续升级、应用成本不断下降,驱动医疗机构加速融合AI技术。根据DataBridge的测算,预计至2031年全球生成式AI在医疗保健领域市场规模将达到172亿美元,2023-2031年期间复合增长率为32.60%。从海外经验来看,英伟达、微软等AI巨头积极布局医疗领域,看好AI医疗发展前景,围绕核心能力通过收购和生态赋能的方式长远布局。该行建议关注:1)医疗大数据和大模型开发;2)医疗信息化龙头;3)AI药物研发。

浙商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技术驱动AI医疗发展,当前进入多模态融合阶段

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历经了从规则驱动到数据驱动、从单一任务优化到多模态协同的演变,当前进入到多模态融合阶段。大模型的多模态能力解决了早期AI医疗存在的信息割裂和数据孤岛等问题,大模型通过“预训练+微调”架构,用统一参数体系处理多模态医疗数据。在临床应用中,借助多模态技术,AI可以实现跨模态数据的理解和动态时序建模,使得AI诊疗与医生的诊疗水平更加接近。

DeepSeek具有低成本和开源特征,加速在医疗行业渗透

DeepSeek作为国产开源大模型的代表,具备高性能、低成本和开源的特征,契合医疗机构对高效和安全的需求,其出现对医疗AI领域的技术渗透与商业化落地产生了催化作用:1)DeepSeek可以快速分析多种类型的医疗数据,帮助医生梳理复杂病例,给出治疗思路和建议。2)DeepSeek的API价格较低,成本下降推动医疗AI从头部医院试点转向基层普惠应用。3)DeepSeek作为开源模型可私有部署,源代码会更加可控,更契合医院的安全需求。

海外:巨头入场角逐,传统医疗企业创新转型

从海外经验来看,英伟达、微软等AI巨头积极布局医疗领域,看好AI医疗发展前景,围绕核心能力通过收购和生态赋能的方式长远布局。

专注于医疗领域的AI厂商已经成功实现商业化:TempusAI通过数据服务业务和智能化产品支撑营收高增长,2024Q4单季度营收+35.8%,公司预计2025年营收同比+79%;HIMS利用AI为用户提供远程个性化解决方案,24Q4实现4.81亿美元的营收,同比+95%,订阅用户数达到2.23万,同比+172%。在AI技术驱动下,订阅用户数高速增长。

国内AI+医疗公司梳理

根据企业的业务基因,国内在AI领域布局的厂商主要有三种类型:1)通用大模型厂商,利用底层大模型能力搭建AI+医疗平台,为医疗机构赋能;2)拥有数据库优势的厂商,为医疗机构和药企提供数据服务,或基于数据积累训练垂类模型;3)传统医疗IT公司转型AI,将AI技术嵌入主营业务,实现存量客户价值升级。

风险提示

技术落地不及预期、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数据安全风险

相关阅读

A股午评 | 沪指半日跌0.59% AI医疗概念股强势 算力板块继续走低

3月10日 | 智通转载

港股概念追踪|华为组建医疗卫生军团 AI医疗有望加速落地(附概念股)

3月10日 | 李程

港股概念追踪|Deepseek掀起AI医疗热潮 提升医药板块估值(附概念股)

3月7日 | 李程

天风证券:AI平权赋能医疗数据价值重估 具备优势企业有望获得跃迁式增长

3月6日 | 陈宇锋

中国银河证券:AI医疗再爆发 DeepSeek应用影响深远

3月5日 | 严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