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证券:供需正在趋于平衡 原奶价格有望企稳

49 3月4日
share-image.png
严文才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原证券发布研报称,根据农业部的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奶牛存栏量同比减少4.5%,原奶产量同比下降2.8%。根据2023年的情况推算,2024年的奶牛存栏量为630万头,原奶产量为4161.13万吨。2024年,奶牛存栏和原奶产量双双减少,为原奶价格企稳创造了条件。2024年以来,原奶市场的供需格局得以改善,预计原奶价格年内有望企稳。原奶上游供需平衡有利于行业整体的发展,乳制品行业在二级市场的估值也有望修复。推荐关注乳制品行业,尤其是上游的原奶供应企业。

中原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2018年以来,国内奶牛存栏量大幅攀升

根据中国奶业年鉴的数据,截至2022年国内的奶牛存栏数量达到1160.8万头,较2018年增长123.1万头,也创下了2008年之后的最高点。奶牛存栏量大幅增加有这么几个原因:养殖的规模化水平提升;养殖场的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养殖技术提升,引领奶牛单产量增加。总之,养殖技术的提升是奶牛存栏增加的很重要因素。

由于奶牛存栏量攀升,导致国内原奶产量增长较快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国内原奶产量从2013年的3118.91万吨增至2023年的4281.32万吨,十年间增长37.27%。但是,2022年之后国内的牛奶消费却比较疲弱,下游消费增长没有跟上游原料的增长,导致上游过剩的问题更为严重。根据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的披露:“2022年,国内液态奶消费出现八年来的首降。液态奶消费减少后,原奶供给过剩达到340万吨。”

从伊利股份(600887.SH)披露的销量数据来看:2022年公司销售液态奶949.49万吨,相比2021年下降1.23%;2023年较2021年仅微增0.85%,销量增长仍疲弱。根据中国奶业年鉴,2022年中国进口液态奶数量同比减少24.6%至97.72万吨,从另外一个口径也反映了发生在2022年的牛奶消费端的变化。

由于供给相对过剩,国内原奶价格连续下跌,导致上游畜牧业盈利下滑甚至亏损

截至2025年2月21日,国内主产区原奶均价降至3.1元/公斤,较2021年8月的高点下跌了29.22%,下跌历时超过三年。由于原奶价格长期下跌,居于产业链上游的畜牧养殖企业业绩下滑甚至亏损。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庄园牧场(002910.SZ)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33.68%和581.62%,西部牧业(300106.SZ)的净利润下降171.58%和2029.64%。

乳企与畜牧上游的利益息息相关,原奶价格上行将会惠及全产业链。在原奶过剩阶段,中游的乳制品加工企业往往通过喷粉的形式储存原奶。根据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披露:2023年,乳企的库存喷粉量达到23至30万吨。原奶价格持续下跌会导致乳企库存不断减值。此外,如果乳企对上游有参股的话,乳企的投资收益也会相应减少。因而,上游供需达到平衡以及原奶价格回升将会惠及全产业链,有助于上下游企业健康发展、达成共赢。

风险提示

下游乳制品需求增长疲弱;动物疾病风险。

相关阅读

中原证券:机器人概念快速升温与电网建设稳健发力双轮驱动电气设备行业

2月28日 | 陈宇锋

中原证券:BC电池平台型技术优势明显 关注龙头商业化进程

2月20日 | 严文才

中原证券:三大运营商全面接入DeepSeek 数据要素产业化进程加速

2月18日 | 严文才

中原证券:DeepSeek-R1带来AI技术突破 持续关注GPT-5的推出进程

2月14日 | 严文才

中原证券(601375.SH):安钢集团累计减持公司1%股份

1月27日 | 皮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