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证券: 稀土总量调控政策出台 价格中枢有望上移

126 2月27日
share-image.png
陈宇锋 智通财经编辑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新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此次政策通过全链条监管(从开采到流通)和集团化整合,凸显稀土作为战略资源的地位。以“全口径供给管控+全流程追溯”为核心,标志着中国稀土行业进入精细化治理阶段。在供给刚性收缩与新兴需求共振下,稀土资源战略价值将持续凸显。短期内,需观察指标分配细则和进口矿管控落地情况,长期看,政策与新兴需求(如机器人、低空经济)共振,有望推动稀土产业链向高附加值升级。头部企业凭借资源整合能力和合规优势,或主导行业格局重构。

2025年2月1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及《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这是继2024年10月《稀土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后的重要配套细则。

国新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供给端:刚性约束强化,行业格局加速优化

1、供给收缩预期明确。1)进口矿占比: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4年报告,中国进口稀土矿占全球稀土供给的22%,其中缅甸矿占全球镨钕供给的9%。2)缅甸矿进口量: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自缅甸进口的稀土矿同比下降18%。3)非法产能占比:工信部2023年《稀土行业规范条件》解读文件显示,非法稀土产量约占市场总供给的10%。

2、头部企业主导整合。中国稀土集团(中重稀土)和北方稀土(轻稀土)为国内仅有的两大稀土开采集团,合计控制全国约90%的稀土配额(数据来源:自然资源部《2024年全国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

价格端:供需紧平衡支撑价格中枢上移

1、短期价格波动。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政策发布后稀土现货价格指数由176.7点升至181点(截至2025年2月20日)。

2、中长期价格机制。根据2024《稀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工信部提出“动态调整指标分配”,将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和资源储量。

需求端:新兴领域催化长期成长逻辑,也倒逼高附加值转型

1、人形机器人需求。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测,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或达500万台,单台钕铁硼用量约3.5kg

2、新能源与低空经济。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5%,驱动钕铁硼磁材需求增长约20%(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4年统计报告)

战略意义:强化资源安全与国际话语权

1、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37%,产量占比超60%(数据来源:USGS《2024年矿产资源综述》)。

2、政策通过全流程管控,减少低价出口竞争。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中国稀土出口均价同比上涨8%。

相关阅读

俄罗斯对美打出“稀土牌“喊话合作,关税困局下200万吨铝换破冰?

2月25日 | 李均柃

稀土板块:22个交易日累涨超80%,政策利好+需求爆发下涨势不停?

2月25日 | 胡湘圆

国泰君安:供给管理细化下稀土战略定位凸显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2月24日 | 陈宇锋

国泰君安:“两新”政策加码强化终端景气周期 板块业绩有望随稀土价格稳步回暖

2月24日 | 刘璇

中国银河证券:政策层面加强管控力度 供需格局改善稀土迎来底部回升

2月21日 | 陈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