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国内需求加速+海外制裁收紧 持续推荐半导体设备行业

54 2月20日
share-image.png
陈筱亦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近期北京规划两条集成电路新产能,中信证券预计未来相关建设每年将对国内设备采购需求有约65亿元的拉动,利好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成长。此外,美国针对海外半导体设备公司开展对华销售调查,后续海外设备的采购难度持续加大,中信证券预计设备国产替代将持续加速。受益于国内存储及逻辑客户的持续扩产需求及设备国产替代趋势,当前位置中信证券坚定看好半导体设备板块。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北京规划集成电路新产能,未来相关建设有望利好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

根据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网站信息,北京亦庄新城YZ00-0606街区0001-2地块工业用地项目2月18日竞拍结果公布,竞得人为北京经开区下属的北京永闳毅科技有限公司。据上述项目挂牌文件显示,拟建项目总投资不低于500亿元,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400亿元,达产年产值不低于60亿元。

此外,自上交所官网获悉,2月17日,IDM半导体厂商燕东微向其实控人北京电控定向增发募资40.2亿元的计划,获交易所受理。据燕东微定增募集说明书,募集资金用于北电集成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投资,该项目总投资金额将高达330亿元,据项目建设计划显示,北电集成项目已于2024年底前开工建设,预计将在2025Q4设备搬入,2026年底实现量产,2030年满产,月产能达5万片。

根据Wind数据,主要的A股半导体设备上市公司的2024年合计收入预测为592亿元,这两个项目按照建设周期5年计算,每年带动约160亿元投资,按照40%国产化率预期,我们预计每年对国内设备采购需求将有约65亿元的拉动,持续利好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

美国针对海外半导体设备公司开展对华销售调查,我们预计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持续加速。

2025年2月10日,美国联邦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发布新闻稿指出,自2024年11月启动调查后,美国泛林集团(Lam Research)不配合,拒绝提供中国大陆客户信息。该特别委员会呼吁其配合调查以保护美国安全利益,要求泛林集团在2025年2月21日前提供显示上述所有信息的文件,若未完成,将酌情采取额外措施确保合规,可能包括强制程序。

我们认为,自2022年10月,美国持续收紧对中国半导体的限制,尤其限制先进制程相关的半导体设备和先进晶圆制造。目前看,多轮制裁之下,相关企业已有准备,已经提前进行了关键环节备货和去美供应链切换,我们认为短期实际影响有限,对企业业务连续性不构成显著影响;长期而言则需放弃幻想,自立自强,有望进一步加速半导体全产业链国产化进程,作为制裁核心方向及国内先进制程突破的重点环节,半导体设备板块有望深度受益。

我们预计2025年国内晶圆厂CAPEX有望保持稳健增长,叠加国产化率提升,2025年设备公司订单有望实现30%左右增长。

国内晶圆厂扩产方面,24年先进存储开启新扩产周期,2025年高端逻辑有望带来新增长动能。考虑国内企业普遍处于追赶投入期,TrendForce预计目前中国大陆晶圆厂占全球市场份额总计约9%,但据SIA数据,国内半导体需求占全球市场约30%,长期产能提升空间大。国产化空间来看,我们根据中国国际招标网数据测算2023年整体国产化率约23%;2024年受益于存储芯片高国产线扩产,我们预计国产化率提升至30%;2025年受益于逻辑产线的国产化率提升,整体国产化率有望提升至35%以上。受益于国内订单及国产化率快速提升,国产设备公司订单长期增长趋势明确,且未来先进客户扩产需求明确,我们预计2025年设备公司订单整体有望保持30%左右的稳健增长。

风险因素:

全球宏观经济低迷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国际产业环境变化和贸易摩擦加剧风险,国产化推进不及预期,汇率大幅波动,美国制裁加剧,日荷等美国盟友收紧半导体制裁等。

投资策略:

我们认为设备企业国产化趋势明确,当前最应关注具备先进替代、平台化、细分国产化率低的公司。

相关阅读

中信证券(06030)聘任于新利担任首席信息官

2月19日 | 吴经纬

硅业分会:本月多晶硅签单接近尾声 市场价格维持稳定

2月19日 | 刘家殷

港股收盘(02.19) | 恒指收跌0.14% 半导体、机器人概念爆发 华虹半导体(01347)大涨近23%

2月19日 | 王秋佳

A股收评 | 双创带头反攻!两大赛道暴涨

2月19日 | 智通转载

中信证券: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 对锂需求大幅增长

2月19日 | 陈筱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