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新政稳定电价预期 长期来看利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277 2月12日
share-image.png
刘家殷 智通财经信息编辑

智通财经APP获悉,海通证券发布研报称,两部门发文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市场化。本次新政通过差价合约稳定电价预期,长期来看利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从新能源运营商角度来看,差价合约机制是全面市场化交易与现存政策的有效过渡,通过这种“多退少补”的差价结算方式,为其提供相对基础且稳定的收益,让企业能够有合理稳定的预期。相当于为新能源参与市场在场外上了个“保险”,免除了新能源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后顾之忧。

海通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两部门发文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市场化。

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改革主要内容有三方面:一是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二是建立支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价格结算机制,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后,在结算环节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对纳入机制的电量,按机制电价结算;三是区分存量和增量项目分类施策,存量项目的机制电价与现行政策妥善衔接,增量项目的机制电价通过市场化竞价方式确定。

新老划断,实行差价结算机制。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答记者问,在实施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时,区分存量和增量,实行不同的政策。(1) 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的存量项目,通过开展差价结算,实现电价等与现行政策妥善衔接,不高于当地煤电基准价。(2) 2025年6月1日及以后投产的增量项目,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根据国家明确的各地新能源发展目标完成情况等动态调整,机制电价由各地通过市场化竞价方式确定。这种老项目老办法、新项目新办法的安排,能够在保持存量项目平稳运营的同时,通过市场化方式确定增量项目的机制电价,有利于更好发挥市场作用。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对新能源行业产生的影响广泛而深刻。

根据兰木达电力现货公众号,在收入层面,新能源电站收入构成巨变,由保障性收入为主转变为市场交易收入、价差补偿收入与辅助服务分摊费用的组合,市场交易与价差补偿收入受多种因素影响,且价差补偿无法消除个体电站交易收入差异,导致市场交易收入将有所波动。运营上,市场交易成为必备能力,需合理设计交易策略,生产运维也需结合市场价格提升,对功率和发电预测要求更高。投资方面,需依据市场化交易收入决策,不合理投资将受抑制,项目核准与并网要求降低。

本次新政通过差价合约稳定电价预期,长期来看利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该行认为,从新能源运营商角度来看,一方面,差价合约机制是全面市场化交易与现存政策的有效过渡,通过这种“多退少补”的差价结算方式,为其提供相对基础且稳定的收益,让企业能够有合理稳定的预期。相当于为新能源参与市场在场外上了个“保险”,免除了新能源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增量项目通过竞价机制确定,将确保一些技术先进、成本领先的新能源项目能够得到更好发展。从行业发展角度看,本政策有利于形成真实的市场价格,促进电力资源高效配置,更好引导新能源与调节电源、电网协调发展,能够极大促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风险提示:改革推进不及预期;政策落实不及预期;价格波动风险。

相关阅读

北极寒流席卷欧洲!天然气储备告急 能源危机再临?

2月11日 | 赵锦彬

国泰君安:光伏行业底部企稳板块机会显现 关注供需格局优化与新技术进展

2月11日 | 刘家殷

美国电力市场迎剧变?艾默生电气(EMR.US)最终报价265美元 欲吞下艾斯本科技(AZPN.US)

2月10日 | 卢梭

两部门: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2月9日 | 智通编选

中信证券:原油价格或迎来供需关系的拐点 化工板块整体投资安全边际较高

2月7日 | 蒋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