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要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它曾想成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

62180 4月14日
share-image.png
智通编选 挖掘最有价值的港股热点信息,捕捉最有魅力的资本市场动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好奇心日报”,作者为孙今泾。

30年前,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30年后,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4月13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央支持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中央政府在十九大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自由贸易港”后,海南是第一个自由贸易港政策开始落地的地区,比上海、天津、浙江、福建、广东都要早。

这一决定是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宣布的,有特殊意义。30年前,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和《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中央决定将海南建设成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最开放的省份”,国家在海南实行“更特殊、更开放、更优惠的政策”。

这一决定在30年前引发了长达几年的“海南热”,直到1995年前后海南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在那之后,海南更多以旅游业为人熟知。

建省之前,海南除了特殊的地理位置,并无优势,基础设施落后。1987 年夏天,中央指示要将海南建设成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很快,人们搭乘火车、转轮渡来到海南寻找机会。这年年底,海南省海口市的人才交流中心每天接收600多名求职者。同一时间,在中国的其他省市,尚未存在自由的就业市场。但在海南,人们戏称,在大街上随便拉个人,可能都是经理。

新成立的海南省提出了“小政府、大社会”的主张。 1988年4月26日,海南省委省政府正式挂牌。海南省直属党政机构比原行政区少二十五个,人员减少五百多,是当时全国最精简的省一级机构。

作为特区,海南在当时有诸多特殊,比方说,海南省政府曾经考虑颁发“海南经济特区通行证”,持证者方可从内地进入海南。同时,海南对外作为更开放的入境处:凡与我国有外交关系或官方贸易往来的国家(地区)的外国人,因故来不及办理来华签证,按规定可在海口、三亚两口岸办理入境签证。

海南当时希望以引进外资为主来建设特区,而非依赖中央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到1991年,海南就增加了188家外资企业。美国的A T&T 公司也进入海南岛,帮助建立这里的通讯基础设施。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洋浦经济开发区。

除此之外,和深圳开放早期不同,海南记录在案的外商重大投资并不多。台商和港商可能是海南当时重要的投资方,包括霍英东和李嘉诚都是最早被邀请前往海南视察的港商。

海南省琼海市的博鳌沙滩,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1991年,海南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革。大量资金从内地流入海南,购买原始股。海南港澳集团还在当时私自成立了第三家证券交易所,不过这个交易所只存在了15天。

真正在海南发展起来的是房地产业。万通集团的前身是海南农业高科技投资联合开发总公司,他们第一个重要的项目是海口的“九都别墅”项目。1993年,万通集团才在北京成立。还有一些地产商曾经在深圳的项目中收益颇丰,他们认为可以在海南复制深圳的成功。

在 1993 年实行宏观调控之前,海南的房价疯狂上涨。尽管在1991年出现了一次低潮,但在1993年的一个小型论坛上,一位华人规划师还是说:“海南是未来世界的中心。”不过,在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海南出现了大量的烂尾楼。

通常的看法认为,海南在30年前的那次改革尝试没有成功,特别是和深圳相比。

30 年后,中国政府看起来非常谨慎。在提到支持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时,连续使用了“逐步”“稳步”“分步骤”“分阶段”。

关于“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定义也尚不明确。通常认为,香港是自由贸易港的典型代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弥尔顿·弗里德曼将其称为“自由经济的最后堡垒”,他赞赏香港奉行简单及低税制、零关税、无外汇管制,实行积极的不干预政策。(编辑:胡敏)

相关阅读

海南再推政策刺激旅游,复星旅文(01992)三亚亚特兰蒂斯有望业绩翻番

5月22日 | 曹柳萍

新一轮合作开启!铁塔、电网强强联手,助力海南省自贸区自贸港建设

2月20日 | 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