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中期销售额突破1000亿大关之后,龙湖地产(00960)以全年1560.8亿的销售额收官。2018年公司销售额又能冲上什么规模?
龙湖地产管理层在3月23日的业绩会上表示,2018年公司的销售目标为2000亿,可售货值为3000亿。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如果龙湖地产2018年顺利实现2000亿的销售目标,那么同比增长28%,相较于同业,这个增长算是十分保守的了。
不过,从龙湖地产发布的2017年业绩来看,还是有一些亮点可以关注。
盈利能力增强
公告数据显示,2017年龙湖地产的营业额为720.8亿,同比增加31.5%;归属于股东的溢利为126.0亿元,同比增长37.6%;减除少数股东权益、评估增值等影响后之核心溢利同比增长25.9%至97.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龙湖的盈利能力有了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该公司的毛利率为33.9%,核心税后利润率为18.3%,核心权益后利润率为13.6%。另外,龙湖的物业发展业务结算毛利率为32.8%,同比上升5.2%。
具体来看,2017年,龙湖地产的销售额1560.8亿,同比增加77.1%;销售总建筑面积101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8.9%;销售单价 15352元╱平方米,同比增长4.9%。
在合同销售的区域分布方面,在该公司环渤海、长三角、西部、华南及华中片区的合同销售额占比分别为32.2%、31.8%、23.5%、 10.7%及1.8%。
另外,2017年,龙湖地产的已售未结转货值为1342亿,面积为852 万平方米,已提前锁定公司的部分利润。
在营收方面,占大头的仍然是物业发展的贡献。2017年,龙湖的物业发展业务营收为674.6亿,同比增长31.1%,占总收入的94%;交付物业总建筑面积为550.2万平方米。
在物业投资板块,2017年,龙湖地产物业投资业务不含税租金收入为25.9亿元,同比增长35.6%。商场、冠寓、其他租金收入的占比分别为97.7%、1.5%和0.8%。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截至2017年底,龙湖地产已开业商场的建筑面积为258万平方米(含车位总建筑面积为337万平方米),整体出租率为95.3%;已开业冠寓的建筑面积为58万平方米,整体出租率为46.0%,其中,开业超过三个月的项目平均出租率为67.1%,开业超过六个月的项目平均出租率为91.7%。
新增土地成本较高
根据公告显示,2017年龙湖地产新增收购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为2023万平方米,权益面积为 1149万平方米,平均权益收购成本为每平方米6445元。按地区分析,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西部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及香港地区的面积分别占新增收购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的30.0%、28.8%、22.6%、10.9%、7.4%及0.3%。
2017年龙湖的销售面积为1016.7万平方米,相比于新增面积,可以看出,龙湖还是在积极补充土储的。
不过,应该注意的是,龙湖2017年新增土储均价6445元/平米占销售均价 15352元╱平米的42%,高于行业约30%的平均水平,压缩了毛利率的空间。
截至2017年底,龙湖地产的土地储备总计5458万平方米,权益面积为390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的平均成本为每平方米5032元,为当期签约单价的32.8%。按地区分析,环渤海地区、西部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及香港地区的土地储备分别占土地储备总面积的38.4%、27.8%、19.8%、 7.4%、6.5%及0.1%。
另外,自2018年至今,龙湖新增收购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为492万平方米,权益面积为433万平方米。按地区分析,环渤海地区、西部地区、长三角地区、华南地区及华中地区的面积分别占比34.4%、26.6%、26.1%、 7.7%及5.2%。
融资成本再下降
因楼市调控趋严,金融收紧,2017年房企的融资成本普遍大幅攀升。不过从龙湖地产公布的数据来看,其融资成本较低,在融资方面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数据显示,2017年,龙湖地产的净负债率(负债净额除以权益总额)为47.7%,在手现金为267.6亿元, 综合借贷总额为774.0亿元, 平均借贷成本由年利率4.92%降至4.5%;平均贷款年限5.92年。
从龙湖地产的净负债率和持有的现金来看,公司的财务还是比较稳健的。
另外,智通财经APP注意到,2018年1月,龙湖地产在境外发行8亿美元优先票据,票息在3.9%至4.5%之间,期限在五点二五年至十年;2018年3月在境内发行30亿元住房租赁专项公司债券,票面利率为5.6%,期限为五年。
综上所述,从龙湖地产上述关键指标来看,其2017年业绩符合业界预期。以龙湖地产3月23日的市值来看,公司2017年的PE逾11倍。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龙湖高管的离职潮引人关注,有分析指,这些人事变动与龙湖提出2020年目标销售3000亿后变得激进、对区域公司负责人的要求有关。如今龙湖定下2018年销售目标2000亿,那么在高压之下,完成3000亿销售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