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公司IPO再迎热潮?港交所成为首选

39289 3月10日
share-image.png
艾宥辰

互联网理财平台自2007年诞生以来,互联网金融一走过了第一个十年。十年间,整个湖景行业经历了静默、爆发、乱象、监管等阶段,一步一步向成熟过渡。

互金公司IPO上市再迎热潮?

2017年9月,自趣店向SEC递交IPO招股书以来,和信贷、融360等纷纷扣门美国资本市场,掀起互金行业一波赴美上市的高潮。3月5日,维信金科更是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同日积木集团也发布了赴港上市的消息。此外,早在2014年4月,陆金所就传出拟上市的消息,当时其公司高管回应仅是传言,4年间,有关其上市的消息不断。据媒体消息,蚂蚁金服可能寻求两地上市,境外上市地可能在纽约或香港。银联商务于去年7月正式更名为“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此举被外界认为其可能在为上市做准备。此外,51信用卡、借贷宝也表示计划2018或2019年登陆港交所。由此,“互金上市潮下半年有望再现”的话题又重回舞台。

然而,在互金公司上市潮当中,也有质疑声不断。有媒体指出,当初赴美上市的一批上市公司中,部分公司还存在在国内备案资质不符合,甚至没有金融经营拍照的情况。曾有在互金大小公司工作经历的一位工作人员指出:“用野蛮生长来形容互金行业一点也不假,人员变动得太快,公司组织架构更是三天一小变,五天一大变”,“一年多时间总监换了三个、组长换了三个,代码经手人应该都上千人了”。

此次两家拟赴港上市的公司,据招股书草案显示,维信金科自2015至2017已连续三年分别亏损3亿、5.7亿和10亿元人民币。据智通财经APP整理,积木盒子自2013年以来发展迅猛,但也仍处在亏损阶段。截至2016年末,积木盒子累计亏损4192.22万元,永骏国际2017年上半年净亏损为606.2万港元。

行业监管+同业竞争=野蛮前行

这些上市的公司中,自身仍存在问题,但为何仍要争先抢上市?

原因无外乎两点。原因之一是国内的金融监管力度加强。2017年证、银、保三会对其监管的行业均开展了严厉整顿,自此该年也被称为了整个金融行业的整顿年。有互金企业曾表示,其赴美上市的意义不是为股价和融资,而是为其在备受争议的互金行业当中背书以增信,以便获得更大可能性的监管认可,也借此机会增加自己的合规运营实力。

此次的赴港上市潮,亦面临了同样窘境。今年6月底将迎来互金公司的整改验收期,未通过整改验收的公司将不予以备案并“关停并转”。而此次互金公司积极投靠资本,亦可能与此原因有关。一家拟赴港上市的互金公司董事长坦称:上市和没上市的区别在于,从监管角度来讲,一旦上市之后,即使验收整改没通过,也肯定会放宽验收期限,上市本身也是在给平台背书。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杨东也曾对证券时报表示,大家可能都想着赶在整改验收前能够顺利上市,此时对他们来讲,只要上市,公司顺利备案的筹码就大大增加,因为牵涉的面太广。

原因之二则是同业之间的追赶,有企业曾表示,“已经被赶超了,我们要加快速度”。民投金服CEO陈明分析称,P2P行业目前已经进入合规深水区, 行业集中度提高,互金行业正在迎来其加速淘汰的时期。此外,二八分化效应也将更加明显。于是有计划上市的企业正在加快进程,没有计划的企业也已经开始将计划上市提上日程。前有监管政策向上拔,后有同业竞争者向前逼,互金公司便因此纷纷走向了上市之路。

上市是否为最佳良药?

正如互金公司所说,上市不一定是为了股价和融资额。然而,纽约和香港均是金融发达城市,当地已有的金融机构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境外上市期间,机构投资者看中的更多的是其技术驱动的业务规模化发展,是否通过设立风险备付金承担信贷坏账风险等内容。因此,上市后的互金公司必须拿出完整财务数据、业务操作架构流程,甚至对每笔资金流向与信贷合同都做好材料储备,随时随地等待核查。同时,还要小心沽空机构的“威胁”。


相关阅读

业绩会实录|百富环球(00327):有信心在国内市场触底反弹

3月9日 | 田宇轩

耀才陈伟聪﹕港汇偏弱,港股成交或持续低迷

3月9日 | 耀才证券

郭思治:港股大市初呈回稳之势,但动力却见退缩

3月9日 | 民众证券

耀才植耀辉:非农数据成焦点 港股成交缩减宜继续观望

3月9日 | 耀才证券

全球资金流向监测:美股美债净流出、港股放缓、日本加速;北向净流出

3月9日 | Kevin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