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7号文点评:鼓励不良释放,提升板块估值

74769 3月7日
share-image.png
中信建投证券 中信建投证券有关港股市场的最新文章和研究报告。

本文编选自微信公众号“eResearch杨荣团队”,作者为中信建投分析师杨荣。

近日,银监会发布《关于下调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由150%调整为120%~150%,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由2.5%调整为1.5%~2.5%。

出台背景

背景之一:不良处于改善周期,但拔备覆盖率处于高位。银行业不良率已经连续6个季度维持在1.74%,随着大中型企业盈利状况好转,行业不良处于改善周期中。但行业计提了较多的贷款损失准备,银监会2017年四季度数据显示,银行业平均拨备覆盖率达181.42%,拔贷比3.16%,逐季回升,且远超过国际水平。这意味着,每1元的不良贷款,银行都需提取1.8元的现金,其中也没有考虑不良贷款可能有的抵押物价值。1元的贷款对应3.16元的拔备,占用资源过多。

背景之二:盘活存量,加快不良资产暴露和处置,更好实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降低拨监管要求,也有助于商业银行加快处置当前的不良贷款,使银行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具体内容

调整内容包括,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由150%调整为120%~150%,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由2.5%调整为1.5%~2.5%。具体来看调整方式为,各级监管部门在上述调整区间范围内,按照同质同类、一行一策原则,明确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

从调整的参考因素来看,7号文提出了从贷款分类准确性、处置不良贷款主动性、资本充足性三个方面来确定单家银行具体监管指标。贷款分类准确性主要是参照9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贷款的比例;处置不良贷款主动性参照处置的不良贷款占新形成不良贷款的比例;资本充足性参照不同类别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情况。对于每一指标,7号文都专门给出了各档的最低拨备监管要求(依据文件要求,我们测算了各家银行可能适用的拨备要求,见附录)。

观点:加快不良释放,减少隐性风险,提升板块估值

我们认为7号的政策意图是加快银行隐性不良的释放,降低拨备计提压力,使银行有更多信贷资源投向实体经济。因为之前拔备覆盖率监管指标高,不良的拔备成本高,在不良确认和暴露上,银行相对谨慎,而今监管指标下调后,不良的拔备成本下降,银行有动力加快不良的释放。

举个例子:在拔备计提一定的情况下,银行可较多的确认不良。按150%计,如果有300亿拔备,以前对应不良贷款为200亿,而如今按120%,对应的不良为250亿。在维持信用成本不变情况下,银行可多释放50亿不良。

从公式上来看,“拨备覆盖率=拨备余额/不良贷款余额”,“当期拨备余额=期初拨备余额+本期新计提拨备-本期处置转出”。因此,在不良生成速度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拨备监管要求,其实就是降低“本期新计提拨备-本期处置转出”。从政策意图上,监管层更希望银行通过提高“本期处置转出”这一项来实现,尤其是对存在较多隐形或显性不良资产的银行来说。对于资产质量较好,隐形不良较少的银行来讲,需要处置的不良相对较少,这些银行完全可以降低“本期新计提拨备”项。

因此,我们认为7号文的发布进一步验证了行业资产质量改善的逻辑,同时对银行板块估值来讲也是一项重大利好。利好之处存在两点:一是降低市场对银行业隐形不良资产的担忧,二是降低拨备计提力度释放利润空间,提高行业成长性。无论是哪一项,我们认为对银行板块估值提升都会起到明显的作用。

拨备释放对业绩提升作用的定量测算

三个假设情景: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分别下降10、20、30个百分点,拨贷比下降0.4、0.7、1.0个百分点。

测算结果:以2017年三季度数据为基础,降低拨备计提要求,将释放行业1000亿到4000亿的拨备,增厚行业利润8%-24%。这些利润将在随后的几年逐步释放。

从各家银行来看,资产质量相对差的银行受益更大。大行中:农行和交行;股份行中:浦发、华夏、平安、中信;城商行中:江苏和杭州,增厚净利的幅度更显著。 

投资建议

约束银行股的估值,除了显性的不良之外,还有一种隐性的不良。现在加快对不良的释放,潜在不良也是越来越少,有助于银行股估值提升。

我们持续看好银行业1季度行情,认为其将确定性向上,核心逻辑是“三点支撑”。1季度,量价齐升将确保1季度银行业绩超预期,同时支撑银行股估值修复。目前银行板块已经基本上调整到位,下行空间有限,银行股估值有底。而且行业基本面向上,估值修复的逻辑没有变化。今天拔备率下调,在确保业绩稳定增长前提下,可持续提升板块估值。

我们认为:此正面因素将激励银行板块的估值回升到1倍以上,中长期讲银行板块估值将维持在1倍以上,目前老16家上市银行18年PB为0.9倍。

重点推荐:招商、宁波、南京、民生、光大,大行中重点推荐农行。银行次新股中重点推荐:上海银行。

(1)第一梯队:行业龙头

招行(18年13倍PE,42元目标价)宁波(18年2倍PB,26元目标价)

核心理由是:高成长,高ROE,低不良,零售端优势显著;

(2)第二梯队:基本面有拐点的银行

南京(18年1.4倍PB,12元目标价),光大(18年0.9倍PB,5.5目标价),民生(18年1.1倍PB,13元目标价)

南京银行:定增完成后业绩高增长。18年营收实现正增长,140亿定增在2季度完成概率高,460%的拨备覆盖率有助于业绩实现高增长;

光大银行:零售端优势增强;NIM企稳回升;投行咨询顾问费有望实现高增长;

民生银行:基本面有拐点(17年4季度重回小微信贷主战场),事件上有催化(保监会接管安邦保险,安邦持有民生的股份将安全落地)

(3)第三梯队:大行和次新股

农行(18年1倍PB,5元目标价);上海(18年1.1倍PB,20元目标价)

农业银行:ROE处于高位,不良率改善幅度最大,18年将低于行业不良率均值,估值修复空间大;

上海银行:低估值、资产质量相对较好、ROE回升带动估值修复。(编辑:艾宥辰)

附 录

相关阅读

野村:降汇控(00005)评级至“中性” 目标价下调至85元

2月20日 | 胡敏

大和:降北京汽车(01958)评级至“持有” 目标价下调至10.5元

2月20日 | 胡敏

普华永道:27家上市银行坏账余额激增16.8%,拨备覆盖受压

4月24日 | 郭佳琰

摩通:下调腾讯(00700)目标价至180港元 维持“增持”评级

5月26日 | 文文

俄罗斯下调2017年GDP预期至0.4%

5月11日 | 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