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不断优化移动支付服务 确保老年群体能用、会用

334 3月1日
share-image.png
智通编选 挖掘最有价值的港股热点信息,捕捉最有魅力的资本市场动向。

智通财经APP获悉,3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在总结前期支付适老化工作的基础上,紧盯移动支付、银行卡受理、现金支付、银行网点服务等关键领域,会同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进一步提升支付适老化服务质效,着力构建广覆盖、多层次的适老化综合服务体系。一是提升支付服务的包容性。聚焦公共事业缴费、景区、商场、医疗等重点便民场景,保留现金、银行卡等传统支付方式。二是不断优化移动支付服务。确保老年群体能用、会用,不断弥合数字鸿沟。三是进一步推动银行网点适老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推广示范网点经验,不断提升支付服务温度,打造温馨支付环境。四是常态化开展支付适老化宣传。通过多渠道、触达式宣传,做好支付安全,也包括防范电信诈骗等方面的知识普及,守护好老年群体的“钱袋子”。

针对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不便问题,张青松提出三个举措。一是针对来华人员使用支付宝、微信绑定境外银行卡成功率低的问题,要求他们指导他们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办卡的效率。二是简化身份验证的安排,使外籍来华人员在绑卡等一系列的APP下载的过程中,更便捷的办理。三是指导支付宝、财付通等主要支付机构,将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年累计交易限额由1万美元提高到5万美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司司长陈洪宛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配合人民银行,坚持问题导向、实抓实干,深入推进拒收人民币现金专项整治工作,引导经营主体巩固“拒收人民币现金违法”的共识;持续对涉民生场景、涉外场景开展暗访抽查,核实拒收的线索,对公众关注度高、影响范围大的拒收人民币现金行为,持续实施处罚并公示,将处罚信息纳入相关主体的信用记录,充分发挥警示作用,把人民群众的现金支付诉求落到实处。

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介绍,截至目前全国纳入水利部统计范围的重点水毁修复项目共5542处,已经修复了4558处,总修复率达82.2%,预计6月底前可全部完成。

原文如下: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吹风会的还有: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司司长陈洪宛先生,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负责人高博先生,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负责人赵阳先生,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负责人石泽毅先生,国家外汇局经常项目管理司司长刘斌先生。

下面,我们首先请张青松先生作介绍。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张青松:

谢谢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人民银行工作和金融工作的大力支持。今天很高兴就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等有关问题和大家交流,并回答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下面,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些情况。

大家知道,支付服务是最基础的金融服务之一。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发展迅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金融普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银行卡、现金等传统支付方式占比下降,在一些消费场景和消费群体产生了新的问题和堵点。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造成“数字鸿沟”,老年人等群体依然偏好现金支付,感到不便,二是外籍来华人员对国内支付环境不习惯、不适应。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坚守支付为民的价值取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高度加以研究解决。人民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聚焦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获取支付服务上存在的短板弱项,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在此基础上起草形成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 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这个意见于2月23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在《意见》起草过程中,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聚焦银行卡受理、现金支付、移动支付、账户服务、宣传推广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实抓实干解难题;二是坚持统筹协调,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形成合力;三是坚持切实增强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各类支付方式兼容性、包容性,坚持支付服务的多样化;四是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平衡优化服务与防控风险,让用户更便利。

我简单介绍一下《意见》的六大举措:一是推动重点场所和重点商户受理境外银行卡,切实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二是坚持现金兜底的定位,持续改善现金使用环境,不断提升外币兑换和现金服务水平。三是充分考虑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的特殊需求,做好适老化、国际化等服务安排,进一步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四是更好保障消费者的支付选择权。规模以上的商圈、旅游景区、酒店住宿等重点场所必须支持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样化支付方式,规模以下的积极创造条件参照办理。五是银行、支付机构要进一步优化开户流程,合理实施账户分类分级管理,不断提升账户服务水平。六是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宣传活动,持续加强宣传推广等“软环境”建设。

各位媒体朋友,优化支付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多方面综合施策、共同发力。为确保相关政策落到实处,《意见》还专门明确了保障措施,强化政策支持。比如,除鼓励开展业务创新、鼓励地方政府予以激励支持外,还将优化支付服务纳入旅游休闲城市建设、文明城市建设、文化和旅游消费城市建设、地方社会综合治理、营商环境评价等考核评估范围。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加强与各方协同配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建立跟踪督办机制,聚焦重点城市、重点场所,激发商业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外币兑换机构等支付服务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紧盯银行卡受理、外币兑换、现金支付、移动支付和宣传推广等重点工作,实抓实干,力争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

我就先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寿小丽:

谢谢张青松副行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总台央视记者:

刚才张行长介绍了,近年来咱们国家移动支付发展非常迅速,但同时也有部分外籍来华人员感觉支付习惯和消费方式不太适应。我想问一下人民银行在这些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目前外籍来华人员在中国支付有哪些比较好的方式?谢谢。

张青松:

谢谢记者的提问。刚刚你谈到外国朋友来华进行旅游、拜访、商务等活动,遇到移动支付困难的问题,我们已经注意到这方面的反映。经过认真调查分析,我们可以把问题做这样的归纳:“不能用”,有的外国朋友绑不了境外的银行卡。“不好用”,有的外国朋友消费金额超出一定金额,付不成账,觉得不好用。遇到问题多了,支付不便利了,自然就“不想用”了,所以是“不能用”“不好用”和“不想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指导支付机构推出一系列便利措施,让移动支付产品这个中国老百姓最接受的支付方式好用、能用,让外国朋友满意、乐意使用。一是针对来华人员使用支付宝、微信绑定境外银行卡成功率低的问题,要求、指导支付宝、财付通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绑卡效率。二是简化身份验证安排,使外籍来华人员在绑卡等一系列过程中更便捷办理。我们也非常关注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我们会严格要求相关机构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规规定,切实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三是指导支付宝、财富通等主要支付机构将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年累计交易限额由1万美元提高到5万美元,我相信通过这三方面非常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境外来华人员在绑卡、“外包内用”等方面都会不断提升服务满意度和获得感。

当然,我们始终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在推动支付服务提升、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注重风险防控,实现两者的动态平衡。一方面,支持支付机构尤其是头部支付机构根据自身的业务实际,针对不同交易,实行差异化的风险防控策略;另一方面,督促支付机构加强交易监测和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采取风控措施。谢谢。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近期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增加,但有境外游客反映,来华旅游存在支付不便问题,特别是在景区购票入园时有不便。请问,文化和旅游部是否有相应的举措来解决这个问题?谢谢。

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负责人 石泽毅: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入境旅游是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对促进和带动中国旅游业整体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对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地区人民的友好交往、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促进对外开放,具有积极作用。发展入境旅游,也是疫情后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采取的拉动消费、恢复经济的重要手段。

当前,中国入境游有序恢复,2024年春节期间,入出境旅游约683万人次,其中出境游约360万人次,入境游约323万人次。在优化入境旅游支付服务方面,我们采取了相应举措,比如北京市,推动全市重点商圈、景点、公园、酒店等重要场景的外卡受理能力升级改造,建立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境外来宾支付服务示范区。上海市,部署推动三星级及以上酒店、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等场所开通外卡POS机,优化境外游客支付服务。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在中国人民银行支持下,积极推动优化入境支付环境工作。推动国家4A级以上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等建立受理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对旅游景区、度假区、文博场馆、文娱场所、星级酒店、文商旅综合体等重点文化和旅游场景进行支付便利化升级。指导支持与“食、住、行、游、购、娱”密切关联的互联网平台企业,优化入境人员线上线下购买文化和旅游产品与服务的支付体验。在景区购票入园便利化方面,我们将推动旅游景区保留人工窗口,为老年人和入境游客在内的广大游客提供线下购票等服务,最大限度满足游客参观游览需求。同时,我们还将简化线上购票预约程序,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多便利。我们将在旅游宣传推广中依托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旅游办事处,持续宣传“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同时,重点宣介解决入境支付问题的政策举措和操作实务;依托重大国际旅游展会、驻外机构平台,协同相关单位和入境游企业等机构,宣介中国入境旅游便利化最新政策。近期,文化和旅游部还建立了优化入境旅游支付的相关工作机制,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共同为入境游客创造更多便利,提供更好体验。

谢谢。

中新社记者:

我们看到,当前很多商家对使用现金并不积极,一些地方拒收人民币现金的违法行为也时有发生。请问对于改善现钞使用环境,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等方面的工作将采取哪些措施?谢谢。

张青松:

谢谢您的提问。人民银行是货币发行银行,所以我们有很多的职责和工作。但是现金的便利化使用,尤其是整治拒收现金违法行为,是一个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所以这个问题请发改委的陈洪宛司长回答。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司司长 陈洪宛:

谢谢中新社记者的提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保障社会公众使用人民币现金的支付权益。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推动解决拒收人民币现金问题,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工作。

针对外籍来华人员反映较多的文旅领域使用人民币现金支付困难问题,2018年,我委与文化和旅游部、人民银行联合印发通知,明确要求严厉查处拒收人民币现金行为,保障重点城市、景区现金总量满足、结构合理,满足外币现金兑换服务要求。

在解决老年人日常消费面临的手机支付“数字鸿沟”等问题中,加大对拒收现金、拒绝银行卡支付等歧视行为的整改整治力度。2020年,我委牵头起草并报请国务院印发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各种方式拒收现金,并强化支付市场监管。

为促进这些政策落地见效,改善现钞使用环境,我们依托人民银行、我委等12个部委联合建立的拒收现金会商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依法惩处拒收现金行为,会同人民银行在两部门的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和“信用中国”网站等平台,按季度依法依规联合公示相关行政处罚信息。截止到2023年末,已累计公示曝光111个法人主体的行政处罚信息,处罚并公示的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推动更好形成“拒收人民币现金是违法行为”的共识和氛围。

为加大工作力度,2023年10月以来,人民银行会同我委等部门,开展了拒收现金专项整治工作,引导经营主体保持现金支付服务的渠道通畅,重点关注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需求。专项整治期间,有关部门对经营主体现金收付条件、收取现金意愿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摸排,引导经营主体签订“不拒收现金承诺书”,张贴支持现金支付的标识。指导金融机构向经营主体发放“零钱包”,对零钱备付不足的经营主体进行风险提示。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配合人民银行,坚持问题导向、实抓实干,深入推进拒收人民币现金专项整治工作,引导经营主体巩固“拒收人民币现金违法”的共识;持续对涉民生场景、涉外场景开展暗访抽查,核实拒收的线索,对公众关注度高、影响范围大的拒收人民币现金行为,持续实施处罚并公示,将处罚信息纳入相关主体的信用记录,充分发挥警示作用,把人民群众的现金支付诉求落到实处。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

我国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老年人带来了一些数字鸿沟。人民银行有何具体的计划或正在实施的措施来破除“支付壁垒”?将构建怎样的支付体系?谢谢。

张青松:

谢谢您的提问。人民银行高度重视支付服务适老化工作。2020年,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提升老年人支付服务便利化程度的意见》,聚焦老年群体支付服务的堵点、难点,围绕支付产品适老化升级、银行网点服务优化、支付知识普及等方面作出工作部署,以提升老年群体的支付服务水平。

目前,主要移动支付APP均已进行了适老化升级,通过简化流程、添加温馨提示、增加语言播报、放大字体图像、专线人工客服等多种方式,提升老年群体移动支付服务体验,全国超过96%的银行网点已推进适老化改造,通过升级自助设备、设立老年客户“绿色通道”“服务专区”等措施,便利老年群体办理支付结算业务,打造温馨网点。

除此之外,现金也是老年群体偏爱的一种支付方式,陈洪宛司长刚才作了一些介绍,我们要确保人民币现金法定货币地位,依法坚决查处、整治个别商户拒收现金行为。人民银行还会增加小面额货币供应,要求各商业银行提供“零钱包”等服务,综合施策,优化现金作为一种支付手段的环境,惠及包括老年群体在内的所有消费者。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在总结前期支付适老化工作的基础上,紧盯移动支付、银行卡受理、现金支付、银行网点服务等关键领域,会同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进一步提升支付适老化服务质效,着力构建广覆盖、多层次的适老化综合服务体系。一是提升支付服务的包容性。聚焦公共事业缴费、景区、商场、医疗等重点便民场景,保留现金、银行卡等传统支付方式。二是不断优化移动支付服务。确保老年群体能用、会用,不断弥合数字鸿沟。三是进一步推动银行网点适老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推广示范网点经验,不断提升支付服务温度,打造温馨支付环境。四是常态化开展支付适老化宣传。通过多渠道、触达式宣传,做好支付安全,也包括防范电信诈骗等方面的知识普及,守护好老年群体的“钱袋子”。

谢谢。

科技日报记者:

交通出行便利化是老年人、外籍人员比较关心的问题,目前我们普遍通过手机订票购票出行,老年人、外籍人员时常在操作中遇到困难。请问在便利老年人、外籍人员购票出行等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谢谢。

张青松:

你提的这个问题很重要,交通出行的确是支付便利化非常重要的领域。这个问题请交通部高博同志回答。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负责人 高博: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交通出行便利化水平稳步提升,公众出行服务体验感越来越好。正如您所说的,老年人、外国朋友等群体出行,大家比较关心、关注。交通运输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持续改进提升交通出行服务水平。

一是丰富购票渠道。加快普及网络售票,推广应用电子客票,方便国内外人员持身份证、护照、外国人永居证等多种证件线上购票。同时,针对不同群体的支付习惯,继续保留人工售票窗口、人工检票方式,便利老年人、外国朋友线下购票出行。

二是完善支付方式。积极推动国内主要网约车平台企业拓展支付渠道,一些企业为外国朋友提供了“境外手机号注册+国际信用卡支付”的服务。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支持外国朋友通过支付宝、云闪付绑定境外银行卡,使用二维码扫码乘坐城市公交和轨道交通。

三是优化出行环境。推进交通运输适老化改造,开行低地板、低入口城市公交,配备地铁上下车无障碍渡板,完善交通枢纽多语种标识,在具备条件的客运航线、轨道交通站点进行双语播报和服务引导,为老年人、外国朋友出行提供便利。在春运等重点时段,一些交通枢纽配备了专门的服务人员和志愿者,为老年人、外国朋友的出行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

四是改善服务体验。持续推广出租汽车95128电话约车服务、网约车“一键叫车”服务,优化外籍人员租车流程。积极开展国内水路客运精品航线试点,提升国际邮轮的服务水平。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提升交通出行支付便利性与包容性,为保障民生、促进高水平开放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交通运输服务。谢谢。

第一财经记者:

目前,境外来华人员在支付宝等支付工具使用的时候存在身份验证和支付限额等难题。请问,接下来将有哪些改进措施?另外在提供便利的同时,我们如何防控风险?谢谢。

张青松:

我来回答您这个问题。您这个问题和我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刚才已经回答的就不过多重复了,我作一些补充或者是进一步的介绍。

自去年7月份成都大运会以来,我们就开始聚焦外籍来华人员在境内支付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通过专项工作方式,先后保障了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上海进博会等重大国际活动外籍来华人员的支付服务需求。我们当时提出的工作方案可概括为“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这三句话就是基于外籍来华人员在境内生活、旅游期间的支付需求等提出的工作思路。这个思路也契合我们下一步深化工作的整体要求。

我们在国内都习惯了移动支付。但是在不少的国家,“卡”依然是支付的主体,现金使用广泛。首先,我们希望和外国朋友分享中国老百姓特别喜欢的支付方式,外国朋友可以拿境外银行卡绑到我们的支付宝或者微信APP,然后利用我国广泛的受理环境去完成支付,“外卡内绑”就是这个意思。其次,是“外包内用”,在不少东南亚国家,电子钱包广泛应用。我们希望无论是马来西亚还是其他地区使用的钱包,到中国后也能够使用,这就是“外包内用”。现在,支付宝和财付通等已经引进了13个境外钱包,通过这种方式来满足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据统计,2023年将近400万入境人士使用了移动支付,实际交易笔数超7000万笔,金额100余亿元。就是说,我们把中国老百姓特别喜欢、特别接受的移动支付,通过连接的方式打通境内外。

第二方面,我们也非常尊重外籍来华人员大额支付刷卡的习惯,所以我们在大型商圈、机场、火车站等场所,指导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加快推动商户开通境外银行卡的受理,境外银行卡能在这些重点商户使用。给大家作一个分享,上海、浙江重点商户外卡受理覆盖率已超过90%。

第三方面,发挥现金兜底作用。我们作了一个分析,如果从交易笔数来算,刚才讲的移动支付是占比最高的一种方式,但是金额小。从交易金额来讲,大头是刷卡,其次是现金。根据上海地区的数据,外籍来华人员在上海地区消费的时候,用现金支付的金额占近30%。我们在外币兑换、ATM取现等方面都做了综合提升。同时,刚才提到了现金支付的难点是找零,零钞不够,我们一方面要求商业银行提供“零钱包”服务,比如300块钱一个钱包,里面全是零钞,无论是出租车司机还是餐馆老板都可以去兑换,以方便找零。

第四个支付方式,就是账户服务。我们不断引导银行持续优化银行账户服务,合理实施账户分类分级管理,提升账户服务水平。截至2023年末,国内金融机构累计为外籍来华人员开立银行账户约2200万户,较2022年末增加了314万户。

通过这四个方面的综合施策,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我向大家分享的主要是聚焦短板弱项,聚焦堵点难点。外籍来华人员在国内支付不便的第一个难点是境外银行卡刷卡费率远高于国内支付费率;第二个难点就是现在受理境外银行卡的商户数量较少;第三个难点就是商户有时候没有零钱去找零。这就是我们发现的堵点、难点、卡点问题。

基于此,我们坚持问题导向,与各方通力协作,加大工作力度,聚焦重点城市、重点机构、重点场所、重点商户,持续提升银行卡、现金、账户、移动支付等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外籍来华人员、老年人等群体的支付服务需求。我相信,通过综合施策,能在较短时间内较好地解决这种问题,明显提升服务质效。

谢谢。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考虑到移动支付的普及和外币兑换服务的需求,请问我们将如何优化外币兑换服务,提升外籍来华人员的支付便利性呢?谢谢。

国家外汇局经常项目管理司司长 刘斌:

谢谢您的提问。近期,国家外汇管理局多措并举、统筹施策,加大了外币现钞兑换服务力度,优化移动支付的使用体验,完善相关用汇服务保障,进一步便利外籍人员短期来华旅游消费和长期在华工作生活。一方面,优化外币兑换服务,除银行网点和ATM机以外,增加了专营外币兑换机构及设施119个,存量已经达到2295个;扩大可兑换币种至40余种,丰富外币兑换的现钞及零钞供应。另一方面,加强外币兑换服务宣传培训,配合机场等场所设立外币兑换服务咨询点。会同商务、文旅等部门,便利外籍人员入境以后第一时间、第一地点获得外币兑换渠道的可靠信息。此外,支持外籍来华人员使用境外银行卡绑定支付宝、微信等,在境内吃住行游购娱等商户可以扫码支付,刚才张行长已经介绍了,我就不展开了。外籍来华人员也可以在已开通境外卡网上支付功能的中国境内电商平台,录入境外银行卡号等简单信息后,直接在境内网上消费。

下一步,国家外汇管理局将继续推动更多外币兑换机构为外籍来华人员提供更加优质的兑换服务;做好机场外币兑换服务保障,引导在机场到达口优先布设外币兑换机构和设施;确保口岸、涉外酒店等重要场景具备5类外币兑换渠道中的至少一种,这5种兑换渠道主要是有兑换标识的银行网点、支持使用境外银行卡提现的ATM机、银行授权的外币代兑机构、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还布置了一些自助兑换机,可以自助兑换外币;在机场、口岸、涉外酒店等场所推广个人本外币兑换的标识,就是这个标识,这两种都是(图),一个有文字,一个没文字,只要有这个标识都是可以本外币兑换的;鼓励有条件的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和银行网点扩大外币兑换的币种供应,更好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来华人员兑换需要;进一步满足外籍来华人员移动支付和线上消费需求,持续完善现有的业务流程,大力支持各类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务产品创新。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记者:

我们都知道,提升支付便利性是促消费的重要保障,请问商务部在对老年人和外籍人员优化支付服务、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方面将开展哪些工作?谢谢。

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负责人 赵阳: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刚才张行长在介绍情况的时候已经多次讲到,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对于改善老年人、外籍人员等消费群体日常生活中的支付体验非常重要。为了便利老年人、外籍人员日常生活消费支付,商务部将配合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重点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动餐饮等行业改善支付受理环境。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指导地方督促相关餐饮经营主体保留人工服务和传统支付方式,不得拒收人民币现金。发挥餐饮、住宿等行业协会作用,指导这些行业协会通过发布倡议、发布最佳实践案例等方式,引导相关经营主体不断提升老年人和外籍人员等群体的支付便利性。

二、完善零售业的行业标准,提供多样化支付服务。引导零售业等各类消费场所提供现金、银行卡、移动支付等多样化的支付方式,满足各类消费群体的支付需求。指导零售企业结合老年人、外籍人员的支付习惯,保留现金、银行卡等传统支付方式,不得拒收人民币现金。此外,还将鼓励电商平台企业聚焦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的堵点、难点,优化支付体验。

三、发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示范带头作用。我们将指导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城市在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过程中,积极推进提升支付便利性工作,督促相关消费场所提供现金、银行卡、移动支付等多样化的支付方式,推动重点商圈商户开通外卡受理功能,在重点区域增设外币兑换服务点,推动更多银行ATM机提供外卡取现服务,打造多方式可选择、多场所可应用、多币种可兑换的良好支付环境。

回答完毕,谢谢。

寿小丽:

最后一位记者提问。

经济日报记者:

支付服务涉及各行各业。请问,在金融供给端、需求端,各政府部门如何谋划协调统筹推动?接下来会有哪些具体的安排呢?谢谢。

张青松:

谢谢您的提问。诚如您指出的,优化支付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支付服务主体、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等多方形成合力,综合施策,力争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几位同事各代表一个部委,就是整体合力向大家的具体展示。回到这个问题上,我们首先会压实支付服务主体的责任,人民银行已要求国有大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主要城市商业银行、中国银联以及支付宝、财富通等机构,制定细化工作方案,提出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表,加大资源投入,加快推进各项工作。作为金融管理部门,昨天人民银行把我刚才点到的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召集开了一个推进会,有的记者可能已经参加。

在部门协作方面,人民银行将会同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文旅部等部委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形成“1+N”政策保障体系。其中,“1”就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意见》,这个《意见》很快就会公开发布。“N”就是各部门、各条线下发的配套政策文件。给您举个例子,我的同事做了实地调研,在北京打出租车不收现金、找零遇到卡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民银行会保障现金尤其是20块以下的零钞供应,商业银行要备足零钞,提供“零钱包”服务。同时,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会要求出租车运营机构、出租车司机备足零钞,提供找零服务。我给您讲这个例子,就是我们综合施策解决卡点堵点问题的例证。

除此之外,我们还充分发挥各地政府作用,人民银行已对各分行进行了工作部署,要求作为牵头单位推动所在地地方政府对本地的支付便利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协同当地的商务、文旅、交通等部门,全面梳理本地区的重点机构、重点场景、重点商圈存在的问题、解决的路径和目标实现的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人民银行作为现金的供给方,各条线部委和各地政府作为协作方,落实各类主体责任,既有银行、支付机构的责任,也有商户、商圈、酒店的责任,齐抓共管,形成立体化工作格局。

在整体工作布局外,我们认为,要把工作落到实处还要讲究工作方式、方法。我们将建立跟踪督办机制,聚焦重点地区、重点机构、重点场所、重点商户,我多次强调“重点”,因为外籍来华人员去的地方相对集中,所以我们聚焦重点,紧盯银行卡受理、外币兑换、现金支付、移动支付和宣传推广等重点任务,做好满意度调查,实抓实干。同时,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强化激励机制,将优化支付服务纳入旅游休闲城市建设、营商环境评价等考核评估范围,切实推动各方、各主体落实自己的责任。

当然,在推动支付便利化过程中,媒体会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我们也恳请各位记者朋友多关注移动支付提供的便利性和普惠性,大家多宣传,让全世界的人民都了解,让更多的外国朋友体验。我们也恳请各位对我们支付方式包容性发展的定位予以理解和介绍,也就是说现在的支付方式、将来的支付方式、传统的支付方式我们都鼓励,要并行发展、相互补充,通过方方面面努力,我们能够把支付服务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让痛点、堵点问题在短期内得到较好解决,让各群体支付体验能明显提升。

谢谢。

寿小丽:

谢谢张青松副行长,谢谢各位发布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们,今天的吹风会就到这里。

本文编选自“中国网”,智通财经编辑:汪婕。

相关阅读

国务院国资委:要牢牢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大任务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

2月7日 | 智通编选

智通港股早知道 | 国务院国资委发文优化央企资产评估管理 房地产迎多方利好

1月31日 | 智通财经

国务院国资委:将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

1月24日 | 智通编选

国家统计局:2023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11.4%

1月17日 | 智通编选

国办: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银发经济产业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

1月15日 | 智通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