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看好港股高股息资产配置价值 优选确定性中的α

471 1月30日
share-image.png
陈筱亦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年初以来市场对高股息策略愈发关注,尤其在国企改革政策预期的背景下。复盘历史来看,港股高股息是较好的“震荡市策略”,且计算股息率贡献后,更是有效的“长效策略”。而这与其稳定的业绩回报及分红比例息息相关。通过多维度测算高股息策略的交易拥挤度,尽管2023年底以来该指标有所提升,但该行判断尚未造成过度拥挤。而对于投资者担忧的股价上涨带来的“高股息悖论”,核心是企业估值合理水平的探讨。

考虑到短期国内基本面复苏进程中投资者情绪或仍需渐进修复,叠加外部流动性风险仍存,该行仍旧看好港股高股息资产的配置价值。该行通过多种指标选出“高股息及业绩增长性”与“高股息及业绩稳定性”两个股票组合,以期为不同需求的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投资机会。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港股高股息策略是有效的“震荡市策略”。

年初以来在市场情绪偏弱的环境下高股息策略表现优异,尤其国企改革政策预期更加有利于高股息板块中央国企的表现。复盘历史,高股息价格指数往往能够在震荡市中取得超额收益;而全收益指数更是行之有效的“长效策略”。这与高股息策略稳定的业绩回报及分红比例息息相关。2013年以来,估值、盈利、股息率分别对恒生高股息全收益指数累计产生-51.2%/+50.9%/+73.6%的贡献。恒生高股息指数近十年来的股息率平均高出恒生综指近3个百分点;其2015年以来的平均ROE为10.4%,远高于恒生综指的5.1%。另外,我们也观察到,高股息指数的超额收益与我国制造业PMI显著负相关,而2018年以来则与长端美债利率走势显著正相关。这也表明其与国内经济基本面及外围流动性环境的变化存在较强相关性。

港股高股息交易拥挤度有所抬升,但尚未“过度拥挤”。

多维度衡量高股息策略的拥挤度。从相对估值水平看,当前恒生高股息指数相对恒生综指的PE处在32.7%的历史分位。从交易维度看,恒生高股息指数相对恒生综指的换手率比值从2023年7月以来持续回落,当前接近历史低位。尽管近期恒生高股息指数成交额占比有所回升,当前约14%,但仍低于2023年5月及9-10月间的水平。结合指数涨跌幅的波动率及峰度,尽管近期高股息拥挤度有所抬升,但仍处在历史较为安全的分位上,尚未造成“过度拥挤”。分行业来看,2023年12月起,主要高股息板块交易拥挤度均显著抬升,当前公用事业、工业、金融板块高股息成交占比相对偏高,处于2022年以来的85.7%/82.8%/82.6%历史分位,仍需跟踪观察可能出现的部分板块交易热度提升后的资金调仓变化。

估值体系的差异是AH股息率差值的本质。

股息率实质上是现金分红比例与PE倒数的乘积,而股价上涨带来的“股息率悖论”核心是企业估值合理水平的定价,这在AH两地上市企业中体现尤为明显。H股更高的股息率背后是为港股相对较弱的流动性环境、投资者结构的高度机构化、较高的外部风险暴露程度、以及更高的交易费用等因素“买单”。考虑到税制、A股港股流动性体系的差异等历史原因短时间内较难改变,但当前AH溢价已经处于历史高位的151,港股相对估值深度折价明显。我们也可以通过对比征税后的AH股息率差值、AH溢价历史分位选择具备更高相对配置价值的个股。综合来看,港股高股息策略仍具备较强的配置优势。

配置建议:优选确定性中的α。

展望未来,尽管近期超预期降准、地产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短期内有望带动市场情绪回暖,但结合当前较为低迷的市场情绪,后续市场的持续上涨仍有待政策及基本面数据的持续落地。叠加外围美联储货币宽松预期的再调整及美债利率超预期上涨的风险仍可能在上半年压制港股市场估值,我们仍旧看好“震荡市”港股高股息资产的配置价值。“高股息策略”代表企业兼具低估值和高分红意愿的特征,但这并不仅仅意味着业绩的高确定性,同样也包含大量具备业绩成长性的顺周期企业。我们结合市值、换手率、估值、现金分红水平、业绩增速及稳定性等多种指标,筛选出“高股息及业绩增长性”与“高股息及业绩稳定性”两个股票组合,以期为不同需求的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投资机会。

风险因素:

1)国内政策推出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2)海外央行超预期收紧货币;3)全球地缘冲突恶化;4)短期市场拥挤度过高带来的资金调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