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服公司低碳转型效果几何?

470 1月14日
share-image.png
智通转载

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已就碳减排达成共识,能源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速度不断加快。国际石油公司努力调整生产经营方式,减少碳排放,新能源业务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包括斯伦贝谢(SLB.US)、哈里伯顿(HAL.US)、贝克休斯等在内的国际油服公司也在积极适应政策变化和客户需求,调整发展目标和投资方向,主动开启低碳转型。这些公司一方面升级油气生产技术工艺,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布局氢能、地热、锂电池储能等新能源业务,在短短几年内取得显著成效。其战略转型经验值得我国油服企业认真研究和借鉴。

特点1:国际油服公司丰富战略投资矩阵

国际油服公司普遍认为,虽然从中长期来看,全球油气需求增速将持续放缓,但是全球对碳氢化合物,特别是天然气的依赖不会消失。因此,提高能源效率是降低碳排放的关键。当前,国际油服公司已根据石油公司等主要客户的需求作出改变,调整发展战略,提出转型目标。

斯伦贝谢将“更高的价值、更少的碳排放”作为努力方向提出公司的全新战略,将自己定位为“与客户合作共同获取能源”的技术公司,针对油气、数字化、新能源三大业务板块分别明确了发展目标。哈里伯顿仍然立足油气主业,通过创新、合作和提高执行水平来提高油气业务的生产经营效率,逐步涉足地热、水资源管理、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可再生、可持续能源业务。

在勘探开发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中,油气开采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量约占10%,主要来自为钻机和配套设施提供动力的燃料燃烧。鉴于此,国际油服公司纷纷开发特色技术,以满足石油公司降低勘探开发过程中的碳排放的需求。斯伦贝谢开发了“转型技术组合”,包括“易散性排放、天然气燃烧、电气化、建井排放以及现场开发”等5大领域超过100种减少对环境影响的技术解决方案。哈里伯顿的电网驱动压裂技术能够有效替代传统的燃油发动机。贝克休斯的“flare.IQ传感及控制”等特色技术可有效消除放喷排放、减少燃烧排放、监控甲烷易散性排放。

与此同时,国际油服公司立足自身技术优势,不断拓展CCUS业务。斯伦贝谢利用在地下岩层测绘、测量和建模方面的丰富经验,参与了全球多个电站、炼油厂、钢铁厂和其他大型排放源头的CCUS项目。哈里伯顿帮助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美国密西西比电力公司等客户实现碳捕集与封存目标。贝克休斯收购了专门从事碳捕集解决方案开发的公司Compact Carbon Capture(3C),完成了在CCUS价值链上的全面部署。

特点2:国际油服公司积极拓展新能源业务

国际油服公司积极围绕氢能、地热、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部署创新链,研发新技术、开拓新市场。

斯伦贝谢将新能源业务作为其长期发展的核心领域,以相关优势技术和较为雄厚的资本对储能、生物能、地热、地能、锂、氢等新能源业务进行风险投资。在地热领域,创立GeothermEx公司,提供包括勘探、建井、资源分析、金融、运营管理等在内的全产业链服务;在地能领域,创立Celsius Energy公司,提供建筑物的采暖和制冷解决方案;在氢能领域,与法国一流研究机构CEA合作,成立清洁氢能生产技术企业Genvia,加速实现高温可逆固态氧化物电解技术研发,努力实现工业化生产;在锂金属领域,成立锂金属提取企业NeoLith Energy,应用直接提取技术从卤水中生产高纯度、电池级别的锂金属,并将绝大多数卤水回注地下。

哈里伯顿于2020年成立新能源孵化机构Halliburton Labs,通过先进的实验设备、领先的专业技术以及庞大的商业网络助推有潜力的清洁能源初创公司发展,解决现存的实际问题,激发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活力。近期,防火及保温领域的纳米公司、锂电池生产回收领域的动量科技公司、富氢化学品生产商OCO化学公司以及生物能源公司Enexor相继加入哈里伯顿实验室,参与其“清洁技术加速器”(Clean Technology Accelerator)项目,共同推进新能源领域技术解决方案的研发。

启示:在能源转型中抢占发展先机

国际油服公司的战略转型经验可供我国油服企业借鉴。未来,我国油服企业应更加关注政策变化,贴近客户需求,加强技术投入,注重外部合作,努力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抢占发展先机。

首先,要积极关注政策变化。政策是能源转型的主要推动力。全球环保政策变化趋势和各国政府阶段性政策调整对油服公司的战略制定和生产经营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油服企业应该密切关注中国和市场所在国的政策变化情况,提前进行技术研发和市场布局,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和经济补贴,促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其次,要更加贴近客户需求。在主要国际石油公司和国家石油公司纷纷响应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减排要求,制定能源结构转型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时,我国油服企业必须匹配客户目标,制定自身的转型计划,从提高油气生产效率、发展CCUS技术以及服务新能源业务等方面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我国油服企业应重点解决CCUS技术的经济可行性问题,将相对成熟的CCUS技术向水泥、钢铁、化工等其他高排放工业领域推广,追随国际油服公司的脚步,在传统石油公司客户之外扩大服务范围。

第三,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投入。尽管全球油气需求增速正在逐步下降,但是在未来几十年中,石油天然气仍将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油气行业需要进一步升级技术工艺,在生产经营的各环节降低排放量。我国油服企业应坚持事业发展“科技先行、技术立企”大方向不动摇,在细分业务领域对标国际油服公司,详细了解其技术发展现状,加强研发投资和人才引进。同时,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有针对性地选择关键“赛道”加大基础性研究投入,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第四,要注重外部合作。在发展新能源业务时,一方面选取与自身优势领域相近的领域逐步切入,另一方面广泛与专业化新能源企业进行合作,借助其相对成熟的行业经验来孵化新企业。我国油服企业应该同时具备积极的态度和谨慎的行动,不要贸然进入跨度过大的新能源业务领域;同时,努力创新商业模式,广泛与数字化技术企业、地热开发企业、氢能生产企业合作,从研发阶段入手,力争全面掌握核心技术,依靠外部合作提前打造未来的新增长点。

本文来源“中国石油报”,作者曾涛,智通财经编辑:陈秋达。

相关阅读

2023年12月国内公共充电桩环比11月增加10.0万台 同比增长51.7%

1月11日 | 汪婕

国泰君安:我国碳市场顶层设计文件落地 推荐在线监测、垃圾焚烧等龙头

1月10日 | 张计伟

春兴精工(002547.SZ)聚焦新能源项目开发,厚积薄发深耕汽车零部件产业

1月4日 | 艾宥辰

新能源、海外销量创历史最佳!长城汽车(02333)2023年销售超123万辆 同比增长15.29%

1月4日 | 严文才

国泰君安:美国需求增速快、格局好 建议24年逆变器板块聚焦美国市场

1月2日 | 张计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