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遇瓶颈盈利老大难 中国有赞(08083)离翻身还有多远?

426 11月11日
share-image.png
郑允

在连续两个季度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之后,中国有赞(08083)终于还是未能延续盈利的升势。

11月9日晚间,有赞披露第三季度业绩公告。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有赞合共实现收入10.82亿元,同比减少了1.49%;归母净利润1616.2万元,同比扭亏为盈。然而,就单季度而言,Q3期间公司实现收入3.58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下降了3.1%;归母净利润为-195.2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进一步加深。

利润重新滑落至盈亏平衡线以下,这也再次触动了市场敏感的神经。11月10日,有赞股价低开低走,盘中一度跌超8%。截至当天收盘,该股报收0.121港元,年内累计跌幅达到38.27%。

收入遇瓶颈盈利老大难

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但有腾讯撑腰的中国有赞却在这些年的发展路途上迷失了方向。

回溯往绩,2018-2022年间有赞的收入分别为5.86亿元、11.69亿元、18.21亿元、15.7亿元、14.97亿元,归母净利润-4.31亿元、-5.92亿元、-2.95亿元、-25.09亿元、-3.03亿元。最近五个财政年度里,有赞不仅于后半段收入撞上了瓶颈,利润更是惨不忍睹,五年归母净利润合共亏损超过41亿元。

有赞作为行业里领先的SaaS提供商,突出的市场地位却始终未能转化为盈利能力,智通财经APP认为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或许正在于过去十多年里整个行业痴迷于高投入、扩规模的烧钱增长,一味追求客户数量而牺牲了利润。

在有赞原先的设想里,大概是想先占领市场然后再以规模制胜进而在未来合适时机实现利润回补。然而天不遂人愿,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上游客户预算普遍收紧,与之而来的类似有赞这样的企业服务公司也不得已提前转向追求利润的增长以确保自身能够穿越周期。

反映到业绩层面,便是今年来有赞正竭尽全力去到盈亏平衡线之上。今年第一、第二季度,有赞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1.9万元、1159.5万元,而上年同期分别为-1.83亿元、-8160万元,连续两个季度扭亏为盈。

在同期收入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有赞的盈利大幅优化,这要归功于公司严控成本。上半年,有赞的销售开支、行政开支和其他经营开支分别为3.31亿元、6986.9万元、1.06亿元,同比口径下分别减少了30.2%、64.2%、50.3%。根据财报,上半年有赞的销售人数、行政管理人数以及研发人员成本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虽然用主动“瘦身”换得了一时归母净利润的回正,但遗憾的是进入三季度后,有赞重新跌落至盈亏平衡线以下。Q3期间,有赞的订阅解决方案业务和商家解决方案业务分别实现收入2.1亿元、1.48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提升了-5.5%、0.8%,收入增长乏力。而盈利作为“老大难”问题未能进一步改善,单季归母净利润仅为-195.2万元。

主动瘦身+另谋出路=翻身?

面对基本面的增长困境,有赞也并非没有做出改变的想法。

时间向前拨到2021年,当年5月有赞新零售成为独立业务品牌,整合有赞零售、有赞连锁、有赞企微助手等产品和解决方案,并发布了“ONE战略”,选择与零售数字头部服务商上海伯俊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根据公开资料,伯俊深耕线下ERP、OMS和POS三大产品;有赞则负责布局线上,以商城、SCRM、企微和导购为主,形成融合舱。而ONE战略旨在助力有赞实现全域营销、私域运营、商场运营和门店经营的系统组合方案。

然而时过境迁,现在回过头来看有赞新零售业务显然并未给公司的基本盘带来可观的新增量。

另一方面,有赞也尝试了通过视频号来培育新的业务增长极。据了解,早在2020年微信视频号就接入有赞旗下“有赞客”CPS系统。在有赞方面看来,微信视频号打通有赞后,商家可以通过两种场景实现带货:一是在视频号主页绑定的店铺中直接上架“有赞客”CPS商品;二是在视频号直播间购物车上架“有赞客”CPS商品。但从有赞的财报反馈来看,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再之后,有赞还曾宣布全面打通小红书,同样依旧没有激起多大的水花。上述种种或许正如产业观察人士所言,现阶段有赞既找不到做大业务的空间,也缺乏深挖产业链潜力的能力。

没有“新意”的有赞,也在渐渐被客户们“抛弃”:截至今年9月30日,有赞的存量付费商家数量为66628家,而在2022年底和2021年底时这一数字分别为83439家、88395家,呈现出加速减量的趋势。

既然业务创新效果乏善可陈,穷则思变的有赞则尝试了最为直接的改善利润的手段——主动“瘦身”。根据公司历年财报,2021年底时有赞的人数为4494人,而仅仅一年之后这一人数仅剩下了1952人,降幅超过五成。而到了今年9月底,有赞员工人数进一步减少至1879人。

结合前文所述,“瘦身”后的有赞确实即刻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公司的亏损持续收窄。不过遗憾的是,轻装上阵的有赞也并没有因此跑得更快,增长瓶颈依然显而易见。

时间倏忽而逝,转眼2023年也即将翻篇。作为曾经光芒四射的中国SaaS行业里的一颗新星,如今的有赞似乎更像是一闪而过的“流星”而非“恒星”。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多少年后,不知道是否还会有人记起,有赞“掌门人”也曾豪情万丈地宣称:“有赞要深度对标目前全球最大的交易SaaS类产品Shopify,将在产品技术、GMV、收入全面超过Shopify。”

相关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