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材料特性优异,新能源汽车、光伏驱动行业成长。当前全球SiC衬底总年产能约在40~60万片等效6英寸,无法满足下游旺盛需求。此前,半导体晶圆大厂环球晶董事长徐秀兰表示,碳化硅(SiC)产能满载、供不应求,仍在持续扩产,预计今年四季度、明年一季度将贡献显著营收。
当前SiC功率器件价格较高,是硅基IGBT的3-5倍左右,但凭借优异的系统节能特性,SiC器件开始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领域替代硅基器件。机构指出,目前海外厂商在碳化硅领域占据先发优势,国内企业仍在起步阶段,技术不断追赶同时产能尚在爬坡,随着国内企业产品得到验证进程加速,下游厂商认可程度不断提升,海外企业与国内企业差距相对缩小,本土化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
东莞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碳化硅电气特性优越,有望成为最具前景的半导体材料之一。下游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驱动行业成长。目前海外龙头企业具备先发优势,国产厂商正加速验证,政策支持+成本下降背景下,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建议关注国内碳化硅产业链各环节布局领先的企业,如晶盛机电(300316.SZ)、天岳先进(688234.SH)、三安光电(600703.SH)、时代电气(688187.SH)、斯达半导(603290.SH)等。
晶盛机电(300316.SZ):已成功生长出行业领先的8英寸碳化硅晶体,并建设了6英寸碳化硅晶体生长、切片、抛光环节的研发实验线,实验线产品已通过下游部分客户验证。
时代电气(688187.SH):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公司建有6英寸双极器件、 8英寸IGBT和6英寸碳化硅的产业化基地,拥有芯片、模块、组件及应用的全套自主技术。
民德电子(300656.SZ):公司参股的硅片原材料企业晶睿电子,目前4-8英寸硅外延片月产销量达到15万片,并且在不断增长中,二期项目——智能感知系统应用特种硅片项目已开启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完工。
三安光电(600703.SH):目前公司衬底已向On供货,并与T家接洽。工业级MOS产品已送样客户验证,车规级MOS预计下半年给X车企供应,与L家紧密研发中。公司二极管新开拓客户518家,出货客户超180家,并有60种以上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产能方面,目前公司碳化硅产能6万片,后续伴随长沙超级工厂产能投放,明年底规划产能达20万片,两期共40万片。
天岳先进(688234.SH):导电片进展迅速,当前济南厂产能2-3万片/年,今年以来导电片营收占比已达20%,并与大客户签订23-25年14亿供货协议。上海工厂预计年底量产,总年产能将超过规划的30万片,明年营收有望快速增长。
东尼电子(603595.SH):目前长晶炉30台,月产能1200片,另有40台长晶炉在安装。小批量供应国内某龙头外延厂,终端客户H、B等。明年规划产能达12万片。
露笑科技(002617.SZ):碳化硅龙头,掌握制造碳化硅长晶炉的核心技术。碳化硅衬底片已在小批量供货,预计到今年年底可实现5000片/月的供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