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品烷生物碱是一类具有悠久历史和重要药用价值的植物源天然产物。据科技日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团队近日在此类生物碱的生物合成及聚酮合酶进化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
托品烷生物碱在结构上含有由吡咯环和哌啶环骈合而成的托品烷基本骨架,代表性成员如莨菪碱、东莨菪碱、可卡因等都具有重要的药用活性。目前,莨菪碱和东莨菪碱在临床上广泛用于镇痛、麻醉、止痉挛、抗晕动、帕金森症治疗等,有很大市场需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认为,低碳生物合成是变革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需求,也是实现绿色工业制造、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合成生物概念标的:
梅花生物(600873.SH):具备从菌种设计-构建-发酵-分离提取的合成生物学全链条,上半年公司搭建了合成生物学菌种改造“途径工程-元件工程-工具开发”协调发展的强劲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
凯莱英(002821.SZ):自2021年创立合成生物技术研发中心以来,已拥有成熟的酶技术平台以及发酵生产平台,并不断探索合成生物技术领域大幅拓宽平台技术能力。
浙江震元(000705.SZ):高度重视产品研发创新,加大研发投入,与中科院系研究所及大学合作研发采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生产氨基酸、抗氧化剂、功能性脂肪酸、健康糖等四个领域大健康产品。
科伦药业(002422.SZ):控股子公司川宁生物已成立“上海研究院”,依托成熟的生物发酵技术和酶技术平台,以研发创新为着力点,以合成生物学和酶工程研究为基础,向保健品原料、生物农药、高附加值天然产物、高端化妆品原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等领域发展。
保龄宝(002286.SZ):一直利用合成生物学相关技术对赤藓糖醇及阿洛酮糖等新糖源产品相关菌种进行研究,以持续提高转化率为目标,保证公司成本领先优势。
普洛药业(000739.SZ):在生物发酵方面有十余年的研究和生产经验,目前拥有一支70人左右的研发团队,并已建立合成生物学及酶催化技术平台从事专业的合成生物学研究。
嘉必优(688089.SH):已完成合成生物学研究室的建设,搭建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平台,部分产品完成了中试研究,开始产业化推动。公司在研产品γ-PGA运用了合成生物学技术。除此之外,公司在化妆品领域储备了α-熊果苷、依克多因、麦角硫因等多个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