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时隔恒生科技指数推出近一年 7只恒生科技ETF产品进入发行期
林宥辰 05-12
阅读量

2020年7月27日,继恒生指数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之后,恒生指数公司推出其第3只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囊括最大的30只香港上市科技企业。该指数也因此而被称为“港版纳指”、“东方纳斯达克”。

2021年4月28日,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ETF(QDII)于2021年4月28日正式获批。此外,华夏、博时、大成、华安、嘉实和易方达共六家基金公司于2020年8-9月上报的恒生科技ETF产品也于2021年5月6日正式获批,均于近日陆续进入发行期。而作为指数基金,各家的恒生科技ETF有何不同?

7只恒生科技ETF有何差异?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在首轮获得批文的基金公司中,大成基金率先启动产品募集,预计产品认购天数为3天;而从认购截止日来看,华夏及易方达在几家基金公司中募集时间最短、认购截止最早。相比之下,嘉实基金的募集期最长,将持续至21日;博时、华泰柏瑞其次,认购截止日最晚至5月18日。

拟募集规模方面,易方达恒生科技ETF、华夏恒生科技ETF、大成恒生科技ETF设定了80亿元的募集上限;华安恒生科技ETF、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为20亿元;博时恒生科技ETF、嘉实恒生科技ETF则未设上限。

从产品来看,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ETF实质上是ETF联接基金,通过投资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ETF(于2020年8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实现对恒生科技指数的跟踪;除此之外,最新获批的6只ETF产品均直接复制恒生科技指数进行投资。

由于恒生科技ETF虽然公司在跟踪指数的过程中存在误差,技术层面也有一定差异,但本质上均还是跟踪恒生科技指数,产品有较严重同质性,持仓大同小异。相比之下,各家基金产品的差异则更多体现在费用上。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到,认购费率方面,除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ETF对认购份额进行了较多层级区分外,各家认购费率大同小异。相比之下,华安和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ETF认购费率最低。

而在管理费和托管费方面,易方达恒生科技ETF、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费率水平则最低。尽管指数基金的管理费和托管费普遍低于主动管理基金,但长期而言则将影响基金受益,由此在基金产品的选择上是较为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

如何看待指数后续走势?

自恒生科技ETF产品从去年上报起,便持续收到市场关注。当中,离不开恒生科技指数对于最大30家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的关注,包括阿里巴巴(09988)、腾讯控股(00700)、美团点评(03690)、小米集团(01810)等。

随着内地优质科技企业于近几年加快赴港上市节奏,港股市场现已成为国内新经济龙头企业的聚集地。通过聚焦网络、金融科技、云端、电子商贸及数码业务等领域,恒生科技指数成为行业特征鲜明、对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与产业升级方向具备较强代表性的指数之一。市场认为,恒生科技指数有效顺应了港股市场的结构变化和经济发展趋势。

有业内人士指出,不同于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ETF成分股须为港股通标的,恒生科技指数ETF产品机制最大的区别在于首批恒生科技指数ETF为QDII型ETF,机制上更为灵活,成分股包含一些非港股通科技股,可投资在港股二次上市但不在港股通的标的。

从指数成份来看,截至2021年5月6日,恒生科技指数中软件服务类成分股的数量占比最大,约为39%,资讯科技器材和半导体次之,成分股数量占比分别约16%、10%。从成份股的自由流通市值分布来看,软件服务行业占比最高,将近90%,第二名资讯科技器材行业仅约4%。

其中,成分股整体呈个股集中度高,高权重股市值较大特点。截至2021年5月6日,前十大成份股权重占比达到92.51%,权重最高的10只成份股平均自由流通市值约为9930亿港元,其中前两大重仓股阿里巴巴-SW(09988)和腾讯控股(00700)自由流通市值均超过35000亿港元,合计占比达66%。

与此同时,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间市值极差也较大。自由流通市值前两大成分股市值均超35000亿港元,自由流通市值最小的成分股市值则仅为27亿港元;自由流通市值为100-500亿港元和1000亿港元以上的成份股分别有12只、11只。从数量上来看,成份股主要集中在中市值和超大市值股票上。

基本面上,光大证券表示,恒生科技指数主要包括香港市场上市的高科技企业,故估值水平一般高于恒生指数等大盘宽基指数,但是与A股中同样兼具成长性和科技属性的科创50和创业板指数相比,恒生科技指数的PE水平相对较低,PB也略低。此外,经过2021年春节后市场的宽幅调整,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有所下滑。截至2021年5月6日,PE、PB分别为47.07X、5.87X。但从2017年初以来恒生科技指数的累计回报已赶超创业板指,尤其近一年以来,恒生科技指数的表现优于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

光大证券认为,年后市场宽幅调整,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有所下滑,目前指数估值水平已处在较合理的范围。该行看好未来港股科技板块走势,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中含有大量有代表性和稀缺性新经济龙头企业,作为配置恒生科技指数的良好工具。

该行表示,从港股科技行业表现来看,短期来讲,虽然近期有印度疫情反弹的问题,但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疫苗注射推进顺利,经济复苏是大概率事件。伴随着经济的复苏,流动性环境有边际收紧的压力,这对估值相对较高、且对流动性较为敏感的科技公司的估值带来压力。但长期而言,科技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核心源动力,也是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路径,科技领域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是非常确定的。在现有港股基金可投指数中,恒生科技指数无论从历年表现,还是从估值的历史分位看,都较为占优。

更多精彩港美股资讯
相关阅读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