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因精准做空美国次贷危机而名声大噪、电影《大空头》的原型人物迈克尔·伯里(Michael
Burry),在关闭其对冲基金数日后,于当地时间11月24日准时“回归”。这位始终对当前人工智能(AI)热潮持怀疑态度的投资者正式推出其聚焦金融市场的付费Substack资讯服务,同时再次将矛头对准了此轮热潮的中心——英伟达(NVDA.US)。
告别资管业务,投身付费资讯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此前披露的文件,伯里创办的Scion Asset Management已于11月10日正式终止注册。此前,一封据称由伯里签署的投资者信在社交媒体流传,信中宣布将在年底前清算基金并向投资者返还本金,理由是“当前市场对证券价值的评估与我的判断存在分歧,而且这种情况已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这一决定被市场普遍解读为伯里对当前高估值市场的“理性退出”。然而,伯里本人随后回应并未退休,其在低调操作一个亲友基金,还称其新推出的Substack专栏《被解开枷锁的卡珊德拉》(Cassandra Unchained)将是他“全身心投入”的项目。该专栏月费39美元,目前已吸引超过2.1万名订阅者。
历史韵律重现:AI泡沫堪比互联网狂热
在题为《根基:我的1999年(及2000年片段)》(Foundations: My 1999 (and part of 2000))的首发文章中,伯里回顾了自己早期的投资兴趣及交易生涯起点。而在另一篇《泡沫的核心信号:供给端的饕餮盛宴》(The Cardinal Sign of a Bubble: Supply-Side Gluttony)中,他将当前AI热潮与1990年代互联网泡沫相提并论,并表示将在后续文章中持续分享研究心得。
“2000年2月:《旧金山纪事报》报道我做空亚马逊(AMZN.US)。2005年格林斯潘称‘房价泡沫……似乎不太可能出现’。2025年鲍威尔表示‘AI企业实际……已实现盈利……情况有所不同”。我曾犹豫是否该重返公众视野,但现在我回来了。欢迎加入我,”伯里于上周日晚间在X平台发文称。
他特别强调,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2005年坚称美国房价无泡沫迹象,但仅仅两年后,次贷危机的爆发便印证了伯里那场著名的“大空头”交易。如今他认为,历史正以相似的韵律重演。
“当今AI热潮的五大上市巨头——微软(MSFT.US)、谷歌(GOOGL.US)、Meta(META.US)、亚马逊和甲骨文(ORCL.US)——连同若干新兴初创企业,共同承诺未来三年在AI基础设施领域投入近3万亿美元。投资者对此趋之若鹜,”他写道,“如今这场热潮的中心再次出现了类似当年思科(CSCO.US)的角色:手握全行业所需的‘镐和铲子’,怀揣宏大发展愿景。它的名字叫英伟达。”
伯里指出,与互联网泡沫时期一样,当前投资者正过度推演指数级增长前景,忽视盈利能力担忧,并基于“技术将重塑经济”的假设,持续投入巨额资本开支。
伯里特别提到,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已出面淡化对AI泡沫的担忧,称AI公司“实际具备盈利能力”,与以往的繁荣周期“存在本质区别”。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这些高估值企业确实拥有盈利等实质支撑,情况有所不同,”鲍威尔在10月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但在伯里听来,这番言论与格林斯潘二十年前的保证形成了令人不安的呼应。
做空英伟达,质疑会计操作
交易记录显示,伯里的Scion Asset Management此前曾建立了对英伟达和Palantir(PLTR.US)的空头仓位。尽管他澄清Palantir的空头规模仅为约920万美元,远非市场误传的9.12亿美元,但其看空立场十分明确。
伯里还加大了对科技巨头会计操作的批评力度,指责主要云服务供应商通过延长资产使用寿命来粉饰盈利数据。他估算,2026年至2028年间,此类操作可能导致整个行业的折旧费用少计约1760亿美元,进而虚增报告利润。
虽然上周英伟达仍然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业绩,并且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也发声驳斥“AI泡沫论”,但伯里并没有停止对英伟达和AI泡沫的抨击。
伯里在社交平台上以其标志性的直率表达了对英伟达第三季度业绩的质疑,并指出,英伟达最狂热的支持者完全忽视了那些迟早会暴露的会计与经济现实。他继续反驳英伟达关于GPU使用寿命延长证明更长折旧期合理的说法,指出将利用率与价值创造混为一谈最终会虚增盈利。他写道:“仅仅因为某样东西被使用了,并不意味着它是有利可图的。”他举了一个例子,航空公司保留旧飞机,以提高假日季节的运力,但它们“利润微薄”,“根本不值钱”。
商界领袖观点分歧:泡沫论战持续升温
伯里的警告并非孤例。关于AI是否存在泡沫的讨论,已在全球顶级商界领袖中形成鲜明对立。
包括OpenAI CEO奥特曼、微软联合创始人盖茨和摩根大通副董事长平托在内的预警派普遍认为,当前市场存在明显的非理性繁荣,其景象与历史上的科技泡沫有相似之处。
但像来自硬件供应和核心开发领域的商界领袖,如黄仁勋、AMD(AMD.US)CEO苏姿丰和谷歌前CEO施密特等乐观派则坚信当前的投资热潮是基于技术革命带来的真实需求。
而Meta CEO扎克伯格、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等人则保持审慎中立态度,承认市场存在过热迹象,但认为只要技术持续进步,长期价值终将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