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表示,由中国人工智能(AI)热潮引领的股市上涨远非泡沫,因为中国科技公司仍有空间通过专注于AI应用来提升估值和盈利。
刘劲津在一次访谈中表示,与美国聚焦算力的策略不同,中国将更多资本投入AI应用领域,这让投资者“有理由相信,至少在短期内,中国AI的商业化变现能力可能更强”。他强调:“关键问题在于企业如何将AI相关产品的需求转化为实际收益。相较于美国,专注于应用领域的中国企业估值仍处于更合理区间。”
此番言论发布之际,市场对全球AI泡沫的担忧日益加剧——股价飙升与巨额投资似乎已脱离基本面支撑。而自初创企业DeepSeek推出高效低成本模型,以及科技巨头相继发布新一代AI工具以来,市场对中国跻身AI强国的乐观情绪持续升温。
“从估值角度来看,中国AI股的上涨远未形成泡沫,”刘劲津指出,中国前十大科技企业总市值为2.5万亿美元,而美国同类企业达25万亿美元,存在十倍差距。此外,美国科技巨头占标普500指数总市值的比例约为40%,而中国科技巨头在主要指数中的市值占比仅为15%左右。
“AI叙事将在中国演绎,”他指出,“中国AI投资周期较美国晚18个月左右,有进一步增长空间,并有望转化为盈利和收入增长。”
高盛研究显示,AI领域也是中国最新五年规划的重点方向——这一国家主要经济社会发展路线图,在过往五个规划期间实现了90%的发展目标。
刘劲津预测:“中国股票的牛市行情将延续,但上涨节奏可能会放缓,因为明年的驱动因素将从估值扩张转向盈利复苏。”这家美国投行预计,中国企业明年盈利增速将达12%-13%,较今年预期的2%-3%显著加速。
高盛还表示,在MSCI中国指数自2022年末低点实现48%的市盈率提升后,未来估值重估幅度或放缓至5%至10%左右。该行同时预测,到2027年中国股票有望进一步上涨30%。
刘劲津认为,盈利增长将受益于AI投资、中国整体GDP增速、反内卷政策及中企全球扩张。“中国企业正积极拓展全球业务,目前海外收入占比约15%,而美国企业达30%,这意味着未来仍有可观的市场份额提升空间。”
他补充道,境内外投资者的持续资金流入也将支撑牛市延续。南下资金净流入在创下今年1300亿美元历史新高后,明年有望再创新高。散户资金将继续从房地产市场向多元化资产配置转移,而机构资金也在响应增加境内股权配置的要求。
“对政治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敏感度较低的全球投资者,正日益愿意发掘中国市场的投资机会,他们认识到中国市场尤其是科技和AI领域具备强劲的增长潜力,”刘劲津表示。尽管政治叙事抑制了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兴趣,但高盛来自墨西哥、智利和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客户正积极布局中国资产,将中国科技行业视为长期增长与多元化配置的关键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