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东方汇理资产管理发布2026年全球投资展望指,2026年将是一个经济转型之年。全球经济正逐步适应一个“变中有序”的新常态。科技革命正在重塑一个多极化的世界,但同时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及财政忧虑的持续交织。地缘政治、政策组合及高通胀已由短期扰动转为结构性因素,这些长期变化并行发展,将深刻影响2026年经济与金融周期的演进。东方汇理资产管理集团首席投资总监Vincent Mortier表示,在股市高度集中、估值偏高的环境下,分散投资仍是最有效的防守策略。投资者需在风格、行业、企业规模及地区之间重新平衡投资组合,以分散风险并捕捉潜在回报,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及欧洲资产方面。
东方汇理资产管理投资研究院主管Monica Defend表示,全球经济正逐步适应当前“变中有序”的新格局。科技主导的转型、财政刺激及产业政策为经济活动注入持续动力,造就了一批“新赢家”。与此同时,通胀已成为结构性课题,投资者在资产配置时必须纳入考虑。
步入2026年,各主要央行预料维持偏鸽取态,加上全球在科技、国防及基建领域的投资持续增强,将为原本可能放缓的经济周期注入动力。全球经济增长虽逐步放缓,整体表现仍具韧性,主要受惠于资本开支带动的创新动力,以及以提升战略自主为目标的政策支持。但供应链重整、能源转型以及顺周期政策带来的挑战,让通胀风险持续存在。在此之外,财政主导逻辑之下,货币政策适切有效性承压。预测全球GDP增长将于2026年达3.0%,2027年为3.1%,低于2025年的3.3%。其中,发达市场平均增长约1.4%及1.6%,新兴市场约4.0%及4.1%。
美国经济在未来数季料稍作放缓,2026年将回升至1.9%,2027年达2.0%,但仍低于潜在增长水平。人工智能及科技相关投资的步伐难以长期维持高增速,料将于生产力提升前趋于放缓。消费仍是经济主要动力,但受高通胀、收入增长疲弱及劳动市场放缓影响,增速或受压。数据显示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负担正愈来愈沉重。预期联储局将于2026年上半年减息两次至3.25%,同时美元将走弱,但过程或呈波动而非线性发展趋势。
欧洲方面,预期欧元区及英国表现相若,2026年增长将维持低于潜在水平,约0.9%,并于2027年回升至1.3%。欧洲的复苏进程取决于内需、货币政策及改革落实成效。这些改革的目标是重塑宏观金融体系,并在中期内引导私人投资朝向提升战略自主的方向发展。德国的财政计划或带来突破性转变,但由于欧洲多国债务水平高企,加上财政规则所限,欧洲整体财政立场预料仍将维持中性,并趋向进一步收紧。而增加国防开支亦有助支撑经济复苏。预计欧洲央行将于2026降息至1.5%,超越市场预期,而英国央行则可能降至3.25%。
新兴市场资产仍具广泛投资潜力。2025年,新兴市场受惠于全球金融环境转趋宽松、内部政策保持稳健,以及提前释放的出口需求。虽然增长将逐步稳定,但表现仍有望跑赢发达经济体。各地央行预期将维持审慎的货币宽松步伐,目前亦未出现财政主导的迹象。亚洲仍是全球主要增长引擎,尽管中国内地增长预期放缓至4.4%及4.2%,而印度则维持在6.3%及6.5%。至于拉丁美洲,多场选举或将促成更亲商的政府上台。多项结构性力量正逐步发酵,包括地缘政治重新洗牌、供应链重组,以及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而亚洲在这些趋势中表现尤为突出。
东方汇理资管表示,“核心情境”面临多方面考验,虽然下行风险相对显著,但亦存在一定的上行空间。若出现不利的地缘政治或金融冲击,例如财政主导或金融压制,可能会引发市场下跌,导致通胀或利率稳定水平的预期出现偏离、企业业绩或投资表现不如预期,或市场流动性收紧。相反,若地缘政治或关税紧张局势缓和、因财政刺激或放宽监管而带动投资增长,或人工智能相关的生产力提升更趋明显,则有望改善前景。
假设2026年不会出现经济衰退,整体投资取向将维持适度偏好风险。资产配置策略着重把握全球科技带动的复苏机遇,同时分散投资于低相关性主题,并纳入多元化的策略性避险工具。在固定收益方面,预期分散化趋势将持续,同时留意美国市场失衡可能带来的风险。当前环境要求投资者在久期上采取更具策略性的操作,对主权债维持中性至略短的持仓。优质信用债将成为固定收益投资者分散美国国债风险的核心配置,持续超配。对美国高收益债券及日本国债则保持审慎态度。看好欧洲债券仍是2026年的主要投资策略之一,重点关注外围国家债券、短期债券,英国国债及投资级信贷,尤其是金融板块。同时,持续的通胀压力促使寻找抗通胀的投资机会。
2026年股市表现将主要取决于板块分布与风格配置。东方汇理资管主张扩阔投资视野,不局限于单一的人工智能题材,而应延伸至更广泛的科技领域,包括能源供应、运算能力,以及突破物理限制所需的关键材料,同时平衡防御型与周期性板块。整体而言,对美股持中性立场,尽管美联储政策偏向顺周期,但在市场集中度高企及估值偏高的情况下,倾向采取等权重配置策略。至于欧洲市场,受惠于美元结构性走弱,包括国防开支、电气化发展以及资产回流美国在内的多项中长期投资主题,以及德国改革顺利推进带来的欧元区复苏预期,工业及基建板块有望在2026年下半年迎来新的进场机会。看好欧洲金融、工业、国防及绿色转型相关板块,以及中小型企业。欧洲亦可透过工业与资本设备行业参与全球科技周期。同时,关注亚洲科技生态系统持续扩展带来的投资机遇,而日本有望受惠于企业改革进展及日元偏弱所带来的利好环境。
东方汇理资管整体看好新兴市场资产。新兴市场债券因高收益及分散效益而表现突出,而新兴市场股票则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资机会。硬货币债券的回报具吸引力。至于本地货币债券方面,重点关注中东欧、部分拉美市场(如哥伦比亚及巴西),以及亚洲(包括印度、菲律宾、南韩)及其收益率与估值优势。看好新兴市场股票,拉美及东欧市场的价值型与动能型策略具备潜力,而亚洲则可聚焦于与数码资产发展相关的投资主题。就中国股市而言,预期将由中性转为选择性配置,重点投资于科技板块及具明显优势的行业,例如电动车供应链及可再生能源。此外,亦看好印度的中期前景,“印度制造”计划有望推动制造业、内需消费、基建建设、全球供应链重组及金融科技普惠等多个领域的长期增长。但同时,美元走强及美债收益率攀升将成为新兴市场主要面对的风险点。
为提升实质回报的稳健性,东方汇理资管建议加大对另类收益资产及具通胀对冲功能的实体资产配置。私人信贷与基建投资有望受惠于多项结构性趋势,包括电气化、产业回流、人工智能发展及对私人资本持续强劲的需求,尤其是在欧洲市场。在结构性分散方面,投资组合亦应纳入更广泛的商品配置,特别是黄金,以及部分可能受惠于美元走弱的货币,如日元、欧元及部分新兴市场货币。此外,倾向配置高收益货币,如巴西雷亚尔、南非兰特,以及部分亚洲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