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方正证券发布研报称,资本市场延续高景气,证券行业供给侧改革加速,当前券商基本面改善趋势与估值表现持续背离,重视进攻机会。市场高景气下看好券商板块2025全年利润维持同比高速增长,板块估值与业绩改善趋势不匹配、估值上修空间充足;PB估值看,板块25年动态PB为1.35倍、处于10年36%分位数、尚未到历史高位,该行认为本次券商合并案例有望加速行业供给侧改革、带动板块估值修复。预计券商板块25E净利润同比增51%,ROE回升至8.8%,个股方面建议重点关注做强做优头部券商。
事件:11月19日,中金公司、信达证券、东兴证券均公告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并自11月20日起停牌,中金公司筹划以吸收换股方式合并信达证券、东兴证券,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5个交易日。
方正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汇金系券商牌照整合启动,券业供给侧改革推进
根据公告,中金公司筹划通过分别向信达证券、东兴证券A股换股股东发行股票的方式完成换股吸收合并。中金公司、信达证券、东兴证券均为汇金系券商,中金公司第一大股东为中央汇金(持股40.1%),信达证券第一大股东中国信达(持股78.7%)、东兴证券第一大股东中国东方(持股45.0%)均由中央汇金控股,此外中央汇金还直接/间接持有中国银河、中信建投、光大证券、申万宏源、长城国瑞证券股权,合计8张券商牌照;本次合并有助于整合汇金旗下金融资源,打造世界一流投资银行。目前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相关材料尚需三方提交三方各自董事会、股东会审议,并经有权监管机构批准后方可正式实施。
中金公司综合实力位居行业前10位,本次吸收合并有助于中金公司资本实力跃升至行业第四,朝国际一流投行加速迈进
中金公司整体实力位于国内券商第一梯队,本次合并有助于中金公司资本实力提升,补强资管、经纪等业务竞争力,长期成长空间打开。具体来看:
1)在综合实力方面,吸收合并后中金公司净资产有望跃至行业第四。9M25末中金公司净资产为1155亿/位居行业第9,信达证券、东兴证券净资产分别为264亿、296亿,分部位居上市券商第27、25位,合并后中金公司净资产有望达到1715亿元/跃升行业第4。且当前中金公司部分风控指标均偏紧(9M25末中金公司资本杠杆率12.1%、净稳定资金率139.0%),本次吸收合并有助于中金公司补充营运资金、打开中金公司扩表空间,蓄势长期发展;9M25末中金公司经营杠杆为5.42x,信达证券、东兴证券经营杠杆分别为3.84x、3.20x,9M25中金公司、信达证券、东兴证券年化加权平均ROE分别为8.4%、8.6%、7.3%,后续吸收合并后中金公司短期ROE或有摊薄。
2)业务互补方面,中金公司经纪、资管业务实力有望补强,子公司牌照面临整合。9M25中金公司经纪、投行、资管、净利息、净投资收入占比分别为22%、14%、5%、-5%、55%;信达证券经纪、投行、资管、净利息、净投资收入占比分别26%、3%、4%、10%、46%,东兴证券经纪、投行、资管、净利息、净投资收入占比分别20%、10%、4%、15%、49%;信达证券、东兴证券经纪业务均具备一定区位优势(24年信达、东兴证券经纪佣金净收入市占率分别为0.59%、0.64%,中金为2.61%),且作为原AMC系券商,信达证券在资管业务方面具备特色,东兴证券固收自营业务表现稳健、近年投行业务发展较快,本次合并有望进一步集中各方能力资源结合、优势互补,提升中金公司各业务线实力和牌照价值。此外中金公司旗下控股中金基金(持股100%、9M25末非货AUM 854亿/位居行业53名),信达证券控股信达澳亚基金(持股54%、9M25末非货AUM 644亿/位居行业66名),东兴证券控股东兴基金(持股100%、9M25末非货AUM 217亿/位居行业102名);在行业“一参一控”监管要求下,相关牌照有望整合。
3)区域布局方面,中金公司在福建、辽宁等地域业务竞争力有望提升。2024年末中金公司共有216家证券营业部,其中广东省42家、江苏省27家、四川省20家、北京市15家;2024年末信达证券共有82家营业部、重点集中在辽宁省(33家),东兴证券共有77家营业部、重点集中在福建省(34家);合并后中金公司在福建、辽宁等地区市占率有望再上台阶。
一流投行建设格局逐步清晰,行业供给侧改革中其他头部券商进行战略性重组可行性、必要性提升
24/3/15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明确未来十年证券行业战略目标,即“形成2至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目前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已完成,该行认为中金公司有望成为2-3家国际一流投资银行有力竞争者;且近年来头部券商并购潮兴起、行业洗牌加快,在政策导向明确、维持行业地位诉求等因素催化下,中大型券商进行战略重组可行性、必要性提升。
风险提示:并购进展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居民资产配置迁移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