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联想集团2025/26财年第二财季业绩发布会上,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就市场关注的AI泡沫论、存储芯片成本上涨及Windows 10更新影响等热点问题作出回应,并重申了对AI技术驱动下PC市场增长的乐观预期。
AI泡沫论争议:不存在 需求将会增长
在谈及AI产业前景时,杨元庆明确表示:“我们不认为存在AI泡沫。AI不仅是大语言模型,更涉及计算机视觉、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等多个领域,其普惠化和深入应用才刚刚开始。”这一观点与当前市场关于AI泡沫的争论形成鲜明对照。
近期,部分市场观察者指出,AI行业当前面临估值与实际收益严重脱节的问题。
杨元庆的观点与多位行业领袖及经济学家的判断一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认为,当前AI投资属于“理性泡沫”,因投资不足的代价远高于投资过度。此外,黄仁勋(NVIDIA CEO)强调,AI产业正处于“构建数万亿美元智能经济”的初期,几乎所有可用GPU均在满负荷运行,与互联网泡沫时期“暗光纤”闲置形成鲜明对比。
杨元庆强调,AI不仅仅是大语言模型,还有更多其他方面。“我们相信AI进入到了一个普惠的且更深入的阶段。通常都是这样,大规模基础设施的投资,下一步会催生更多终端设备的发展和应用的发展。如果你看互联网初期,互联网基础设施高速增长之后,催生了更多智能电脑的诞生,以及基于电脑和手机的更多互联网应用,所以我们认为AI需求将会增长,而且这个增长将持续。”
应对存储芯片涨价:供应链韧性与长期合作保障竞争力
针对近期存储芯片市场供需失衡导致的成本压力,杨元庆表示,AI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推动全球对内存、闪存及固态硬盘等关键零部件的需求激增,短期内价格波动难以避免。“这一轮短缺和价格上涨可能将持续至明年,但联想已具备成熟的应对机制。”他强调。
杨元庆指出,联想凭借行业领先的供应链管理能力(Gartner全球排名第8、亚洲第一)和全球最大规模的零部件采购体量,与核心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提前锁定产能、签署长期协议,联想确保未来1-2个季度乃至更长时间内的关键零部件供应安全,并有效控制成本波动对利润的影响。“我们有信心维持毛利率和净利率的双位数增长,同时通过灵活的价格调整机制保持市场竞争力。”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联想在存储芯片涨价周期中展现出的抗风险能力,源于其高比例的企业客户(PC业务中企业及政府客户占比超65%)和长期采购模式。相较于消费端价格敏感性,企业客户更关注总拥有成本,这为联想提供了稳定的议价空间。而AIPC的快速渗透则为联想打开了差异化竞争窗口,其端侧AI技术的落地能力或成为行业标杆。
当前,全球PC市场正站在AI普及的临界点,联想通过技术储备与供应链护城河的双重布局,或将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占据先机。
Windows 10更新延续+AI赋能,PC市场增长可期
关于Windows 10系统更新逐步停止对PC市场的影响,杨元庆透露,基于Windows 10的PC升级周期尚未结束,其推动作用至少还将持续数个季度。但更关键的增长动力来自人工智能个人电脑(AI PC)的普及。“AI PC通过本地化AI功能提升了用户体验,成为市场需求的核心驱动力。”他补充道。
杨元庆预测,受益于Windows 10更新尾声及AIPC的双重推动,2026年全球PC市场有望实现5%-10%的增长。作为全球PC市场份额第一的厂商,联想凭借产品创新、运营效率和供应链优势,对全年保持“双位数增长”充满信心。
此外,联想已推出200余项AI技术及混合式AI产品组合,自主研发的X-Engine端侧推理引擎显著优化了AI生文、生图速度及能耗表现,进一步巩固其在AIPC领域的领先地位。
战略前瞻:AI基础设施重构企业服务新格局
杨元庆还透露,联想正加速布局企业级AI基础设施。随着AI计算重心从公有云训练转向本地数据中心和边缘侧推理,联想将通过混合式AI解决方案、垂直行业定制化服务及AI模型工厂等创新,推动企业客户实现智能化转型。他强调,这一趋势将为联想打开新的市场空间,并助力企业基础设施业务重回盈利性增长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