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据媒体报道,中国科技巨头联想集团(00992)于周四宣布,已与关键零部件供应商签署长期供货合同,旨在应对因人工智能(AI)需求飙升而导致的存储芯片价格持续上涨问题。
“我们已与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签订了最优合约,确保明年有足够的供应保障。”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CEO杨元庆在发布公司第二季度财报后向媒体透露。
近期,全球存储芯片价格正因数据中心运营商对构建人工智能服务器的需求激增而不断攀升。三星电子(005930.KS)等芯片制造商已将产能转向高带宽存储(HBM),该技术广泛应用于AI芯片中,导致智能手机、电脑和游戏设备所使用的传统存储芯片供应趋紧。
在此背景下,联想提前锁定供应链资源的做法,反映出其在AI转型过程中对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高度重视。通过长期合同锁定关键部件供应,不仅有助于控制成本波动,也为公司在激烈竞争中争取了战略主动权。
值得注意的是,联想近年来正加速布局AI基础设施领域,试图从传统的个人电脑制造商向“智能算力服务商”转型。此次签约不仅是应对短期挑战的举措,更可能是其长期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AI普惠进程加快,未来将有更多企业加入这场“算力竞赛”,而供应链安全将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联想集团作为Gartner全球供应链排名前8及全球PC市占率第一的头部企业,其强大的供应链韧性及出货能力让其对供应链具有足够的话语权,得以更为有效的应对市场波动。
杨元庆强调,作为核心零部件的大买家,联想能够在供应链谈判中占据更主动的位置,这本身就是应对市场波动的重要优势。比如在PC领域,庞大的采购量不仅能获得更优的价格成本,还能与供应商建立更深的战略绑定,这是中小玩家难以比拟的“规模护城河”。
根据刚刚发布的2025/26财年第二季度业绩:联想IDG智能设备业务集团表现尤为亮眼,在全球PC市场加速复苏的大背景下实现营收10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其中,AI终端设备营收在IDG整体营收中的占比大幅提升至36%,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已成为最具结构性意义的增长引擎之一。
此前,针对近期AI泡沫的相关论调,杨元庆强调,“总体来看,我们并不认为市场会出现泡沫,下一阶段将是AI的普及化。这预示着AI技术将从高端应用走向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