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展望2026年,AI新材料、人形机器人、卫星互联网、军工新材料、核聚变、氢能、SAF等主题有望表现活跃,从时间维度该行梳理了新材料各板块中短期的催化因素及长期逻辑,看好政策、事件、业绩释放等催化带来的交易机会,把握具备高景气度的成长性行业以及优质赛道,建议积极布局相关产业链环节和材料端。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AI新材料:高增速高景气赛道,把握技术、客户、产品催化节点。
1)PCB(印刷电路板)上游材料方面,交易主线正沿“AI算力需求→高速PCB/CCL紧缺→高阶材料量价齐升→设备投资先行”的路径向上游传导,其中以高阶HVLP铜箔(3→4/5代)、Low‑Dk/Low‑CTE电子布、low a球硅/球铝的供需缺口最为确定;设备端(配套PCB功能性化学品)受扩产与技术迭代驱动的订单兑现将成为中期β。
2)先进封装材料方面,交易主线是“外资先进封装扩产兑现+国产HBM推进与本土产线导入”的双轮驱动,节奏上先看海外CoWoS/SoIC放量情况,随后关注国产HBM(高带宽内存)验证→导入→放量带来的本土材料替代窗口,进而在2026Q2,台系新厂竣工装机与国内先进节点产能释放时形成二次共振。
3)半导体材料方面,自主可控持续推进,国内存储厂商扩产叠加HBM3产品进展,有望进一步带动上游材料端前道晶圆制造材料、设备零部件、后道封装材料的需求持续增长。此外存储大厂的IPO有望带动产业链估值提升,全面利好产业链上下游,重点布局存储产业链国产半导体材料细分龙头。
人形机器人:2025Q4-2026H1是人形机器人材料“确认与上量”的关键窗口。
交易节奏先看“事件确定性”(特斯拉Gen3定型/量产指引、新Tier1落地),再看“成本拐点”(PEEK≤20万元/吨与稀土磁材组件化提价),三条主线依次:稀土磁材(无框力矩/空心杯电机用)→PEEK/CF-PEEK(以塑代钢)→UHMWPE/PPS/LCP(腱绳/连接器/精密元件)。建议“前置布局T链+跟随国产链”,优先配齐高确定性材料龙头与具备降本工艺/专利优势的公司。
卫星互联网:火箭发射能力制约行业发展,国内可回收火箭技术突破在即。
随着多款可回收火箭将在2025Q4迎来首飞,中国的可回收火箭技术突破在即,有望解决制约中国卫星发射数量的核心难题——火箭发射能力不足。资本市场对于商业航天的投资已经渡过早期的主题交易阶段,当前市场的核心关注点在于两大星座加速发射带来的产业链各环节放量和相关公司业绩兑现,该行看好可回收火箭的实验成功、火箭公司顺利IPO等实质性利好对板块的催化。
核聚变:招标放量在即,商业化进度有望超预期。
核聚变具有释放能量高、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誉为“人类终极能源”。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行业热度及融资规模不断提升。据该行测算,仅国内2025-30年间核聚变装置总投资或超3000亿元,其中磁约束路线装置有望通过“实验堆-工程示范堆-商业堆”三步走战略稳步发展,在2025-30年实现批量建设;场反位等多路线有望快速落地,贡献行业显著增量。
固态电池:政策+技术+产业共振,固态电池商业化节奏加速。
2025年固态电池行业迎来政策、技术、产业多维度共振,尽管固态电池尤其是全固态电池距离大规模商业化仍需要至少2-3年时间,但考虑到2026年作为新产品密集发布、新产线密集落地、验证和导入密集进行的重要阶段,该行看好2026年在相关消息催化下固态电池的主题交易机会。
风电:短期十四五收官业绩释放,中长期双海需求支撑有力。
展望“十五五”期间,随着新能源投资建设向风电倾斜,国内海风规划饱满,该行预计国内风电装机有望持续保持高景气;同时,海外风电建设节奏加速,预计2026年起有望迎来建设高峰,国内风电企业凭借产品优势和性价比有望迎接海外需求放量。该行建议把握受益于双海需求释放的相关部件及材料环节的投资方向:叶片模具、叶片环节、轮毂铸件、碳纤维。
氢能:国内外政策齐发力,应用场景加速拓展。
氢能行业的应用场景在近年来迎来加速开拓。海内外政策不断加码,国内方面提出了加强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支持绿色燃料项目投资、以及拓展绿色贸易等政策,国际上从海运业减碳着手,推动绿色燃料的使用。该行认为绿氢产能建设以及下游应用场景的拓展将会是“十五五”期间的行业发展主线,随着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不断提升,氢能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迎来加速扩张。
SAF:全球航空业降碳迫在眉睫,SAF迎来放量元年。
在多国政策的推动下,SAF(生物航煤)的应用有望迎来快速增长,该行预计2026年国内SAF强制添加政策或将出台,2030年全球SAF需求/市场规模将达1511万吨/2266亿元。技术与资质等限制下,预计2026年国内新增供给有限,盈利性有保障。
军工新材料:迎接“十五五”新周期,看好三大投资主线。
展望2026年,作为“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防建设与军工行业发展将进入新的战略周期,上游军工新材料环节有望持续受益。具体来看,投资逻辑可关注以下三大主线:
1)军贸增长:外需释放与装备体系输出;
2)“十五五”规划:以无人智能、水下作战、网电攻防、高超声速为首的新质作战力方向;
3)国产替代与供应链安全:关键材料与零部件的自主可控,军工战略资源的出口管控。从投资节奏上来看,关注明年两会期间即将公布的十五五军工规划草案,以及明年年底将会举办的中国航展。
风险提示:政策推出进度、实施效果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及市场推广不及预期;各行业竞争加剧;技术进步引起行业格局剧烈变化;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资本开支力度不及预期;海外对我国半导体等行业限制加码;技术突破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