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近期发出了两个重磅信号,预示着加密货币行业在美国的彻底主流化!
第一个信号是“技术放行”!
在美联储召开的这场不对公众开放的“历史性”Fintech会议中,美联储理事沃勒直言:“数字金融行业(DeFi,即去中心化金融)不再被怀疑,我们要拥抱颠覆,而不是回避它。”这解决了技术和金融体系对加密资产的接纳问题。
第二道信号是扫清政治障碍!
特朗普在10月23日签署特赦令,赦免了币安创始人赵长鹏。

美联储的“技术放行” + 白宫的“政治赦免”,这两大信号共同为加密货币的全面主流化打下了基础,移除了技术和政治层面的最后一块绊脚石。
今天我们将聚焦于你最关心的几个核心问题,为你揭开这两大事件背后的金钱、权力与未来财富的故事:
为什么特朗普偏偏在这个时候赦免赵长鹏?背后是否涉及到了他的家族利益和加密资金的更深层次的交易?
美联储的“精简主账户”如何一招废掉传统银行的垄断权,赋予稳定币公司超越中介的“特权”?
当监管和政治的障碍都被清除后,谁将是这场AI×金融大洗牌的最终受益者?
为什么特朗普要赦免赵长鹏?
今年10月23日,特朗普签署特赦令,赦免了币安创始人赵长鹏。赵长鹏在获知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发文,感谢总统,并宣称感谢美国对“公平与创新”的坚持。

现在我们来看特朗普是怎么解释为什么赦免赵长鹏的?
当记者直截了当地问特朗普:“您赦免赵长鹏,是否与他参与了您家族的加密货币业务有关?
然而特朗普回答是:“我不认识他,是很多人推介了他。”他还批评这记者对加密领域“一无所知”,说这个记者是“假记者”。
我们将这场对话中:“特朗普家族、币安赵长鹏、加密、拜登”这些关键词联系起来,就能看出这场赦免背后藏着深层次的政治博弈。这不仅是涉及个人利益的交易,更关乎美国未来金融格局的战略布局。
特朗普声称“不认识赵长鹏”,但数据却告诉我们他撒了谎。
公开资料显示,特朗普家族旗下的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I)公司于2025年3月推出了名为USD1的稳定币。这款稳定币在短短几个月内便暴增千倍,约90%的流通量都集中在币安的公链上。

赵长鹏作为这一项目的早期支持者,他动用了币安近3亿用户的庞大生态体系,为特朗普家族的稳定币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用户基础。
2025年5月,阿布扎比国有投资公司MGX以20亿美元购买USD1稳定币,使其迅速跻身全球前十大稳定币之一。据估算,特朗普家族通过这一交易赚取了超过5000万美元的收益。

这场合作不仅让赵长鹏用币安的用户基础为特朗普家族创造了财富通道,也让特朗普家族与币安建立了牢固的利益关系。 在这种背景下,赦免赵长鹏显然是对战略合伙人的利益兑现。
然而,单纯为了家族的5000万美元去推翻司法判决,这场交易的风险未免过高。美股投资网认为推动特赦的更深层动力,源于美国在全球加密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压力。
美国的加密货币监管长期处于混乱状态。SEC与CFTC两大监管机构在争抢管辖权的同时,使用过时的法律框架,根本无法有效应对这个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
数据显示超过40%的加密公司选择将业务迁出美国,许多企业纷纷前往新加坡、阿联酋等加密政策更友好的地区。

这意味着美国在加密市场上的竞争力正在急剧下降,特朗普显然意识到,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美国将彻底失去全球金融的未来主导权。
赵长鹏和币安,作为全球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加密平台,变成了美国必须争取的战略资源。凭借全球庞大的用户生态与高达百亿美元级的日交易量,币安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基础设施。赦免赵长鹏,不仅是特朗普为自己家族获取财富的手段,更是为美国争取加密金融市场话语权的关键步骤。

政治利益同样在这场赦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密行业已成为特朗普竞选2024年总统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据报道,加密行业为特朗普提供了超过2亿美元的助选资金。通过赦免赵长鹏,特朗普不仅能巩固他在加密圈的支持,还能巧妙地将这一事件包装成“创新英雄洗清冤屈”的故事,从而打击民主党“阻碍创新”的形象,进一步巩固自己在公众中的支持。

与此同时,赵长鹏的复出,正是他精准把握政治和金融双重机会的结果。经过这次赦免,赵长鹏不仅从“旧金融体系的颠覆者”,一跃成为“新金融规则的共同制定者”。他提出的“帮助美国成为加密货币之都”的口号,实际上是将币安的全球影响力作为筹码,为自己和美国共同赢得了在全球数字金融领域的“话语权”。
总结一下,特朗普赦免赵长鹏,其实是通过与币安合作,特朗普不仅为自己家族赚了大钱,还借此稳住了加密圈的支持,为美国在全球金融大战中赢得先机。
精简主账户:美联储打开的“主入口”
然而,扫清政治障碍只是第一步,要让加密资产真正融入美国经济的主流,还需要金融系统的“中枢神经”——美联储——敞开大门。
在美联储这次闭门会议上,最有实质意义的信号来自美联储理事沃勒,他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精简版主账户”。
要理解这一点的威力,我们先得搞清楚,过去稳定币公司和金融科技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以USDC的发行方Circle为例。尽管它是美国监管最合规的稳定币公司,但在美元体系中,它却一直面临一些限制。每次想完成一笔结算、托管美元准备金,都需要依赖传统银行作为中介。这种依赖传统银行的结算模式存在多个问题:
成本高:每一笔交易都要经过银行的清算,支付高额的中介费用,导致创新公司难以赚钱。
效率低:加密市场是24小时不打烊的,而银行只在工作日开门。当Circle想在周末或深夜完成交易时,它只能等到银行开门,导致本可以瞬间完成的交易变成了几天后才能完成。
风险集中:稳定币的准备金必须存在合作银行账户里。一旦银行出现问题(比如此前几家地区性银行暴雷),这些准备金就会受到影响。银行的风险直接变成了整个稳定币系统的风险。
而沃勒提出的“精简版主账户”就是要打破这种依赖结构。核心的想法是:让符合规定的非银行支付公司,也能直接接入美联储的支付系统Fedwire。
这对美国金融系统来说,是一项革命性的变化。过去,只有商业银行能与美联储直接结算,但现在,美联储要为创新公司提供一个简化的“快速通道”。
当然,这个账户并不是完全自由使用的。沃勒明确表示,这个账户有严格的限制:不能提供贷款、不能享受贴现窗口、不能透支,也不计息,主要用于支付清算,而不是扩张信贷。
但是正是因为这些限制,它的审批速度更快、门槛更低,就像美联储为创新公司打开了一个“快车道”。这看似是个技术调整,实际上是美国金融体系的一次重大制度变革。
AI如何正式进入金融执行层
如果说美联储提出的“精简主账户”解决了现在企业资金流转更快、更安全的问题,那么第二个信号关注的则是未来——如何让资金实现“自动驾驶”。
这就是ARK Invest的“木头姐”在会议上提到的“Agent商业”概念。简单来说,Agent商业意味着金融执行的转变:过去是人操作系统,现在是系统根据规则自动执行任务。
以前我们所说的“智能”只是提醒你“该付款了”;未来,系统将能够自动完成付款、调仓,并生成所有相关记录。比如家庭账单自动续费、公司之间的账单自动对账,所有操作将由预设规则和系统自动执行。就像一辆自动驾驶汽车,设置好目的地,它会按照设定的路径安全到达。
要实现这种全天候、毫秒级的“机器对机器”交易,光有聪明的“大脑”(智能系统)还不够,还需要与之匹配的“血管与神经”——那就是可编程稳定币和链上结算系统。
具体来说,把商业规则写入智能合约、把权限设定在数字钱包中,让转账和记账同时进行,保证合规和风控的每一步都能被追踪和记录。
只有当支付工具具备7x24小时可用、合规且可编程的特性时,Agent商业的“自动驾驶”系统才能真正启动。
这种变化带来的经济影响非常大。当每一笔支付、每一笔结算都能自动完成,中间的人工操作、繁琐的对账和跨机构的摩擦将消失,整个经济的资金流转速度将大幅提升。

木头姐预测,在未来五年,在“自动执行+可编程结算”的推动下,美国实际GDP增速可能回到7%的高水平。这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对经济增长天花板的重新定义。

这意味着,我们的投资视角需要转变:
过去我们关注企业的“信息处理能力”(比如是否能写报告、生成内容),
现在我们更应该关注它们的“现金流处理能力”(即能否快速、安全、低成本地转移资金)。
这种转变将直接重塑企业的盈利模型和成本结构。而这也意味着,投资赛道的重心将发生转移:
一方面是支持“自动驾驶大脑”的算力和AI基础设施;
另一方面是作为“自动驾驶手脚”的支付和清算平台,尤其是稳定币生态和合规钱包。
总结来说,美联储的“精简主账户”为“路”修通,而木头姐的“Agent商业”让“车”实现了自动驾驶。路通了,车能自己跑;车能自己跑,资金就能更快流转;流转更快,利润和估值自然会跟着提升。未来的资本市场,最终会为这条“更快、更稳、更省”的资金 流动通道买单。
数据验证:AI×金融带来的利润重塑
但宏大的叙事和美好的愿景,最终都要落实到企业的利润表和现金流上,用实实在在的数字来证明其价值。
那么,这场 AI 与数字资产的融合,到底带来了多少实际的效率提升?
这次美联储会议上,来自 Coinbase 和 Google Cloud 的发言,给出了最扎实、最具冲击力的答案。他们用具体的运营数据证明:这场效率革命,带来的不是理论上的改变,而是能够被量化、可衡量的降本增效。
我们先来看 Google Cloud 的洞察。他们的Web3策略主管指出,在未来的机器对机器(M2M)结算场景下,一个 AI Agent 无法进行复杂的传统银行 KYC 认证。
这证明了只有稳定币的可编程性和加密钱包的无权限特性,才能完美地契合 AI 驱动的自动化微交易需求。AI Agent 拥有了“自动执行”的脑子,而加密钱包提供了它“付钱”的双手,解决了 Agent 商业的支付闭环难题。
但更具震撼性的数据,来自Coinbase。Coinbase 的首席财务官 Alesia Haas 在会议中分享的金融对账经验对比是核心:当 Coinbase 处理等量的传统法币交易时,它需要 15 个人花费三天时间才能完成复杂的财务对账和清算工作。然而,当公司处理等量的加密交易时,这个流程仅需 1 个人用半天时间即可完成!
这种效率的差距是惊人的,它是几何级的、指数级的提升。它意味着加密技术和自动化流程能够将企业的财务效率提升数十倍。这证明了技术创新不仅能开拓新收入,更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利润率提升、运营成本的节约,以及更快的资本周转速度。
AI 与数字资产融合的商业落地
我们已经从川普、美联储、木头姐等最高层的信号中,层层分析了这场变革。金融的未来并非新旧对抗,而是传统金融(TradFi)与数字资产(DeFi)的优势互补,共同构建下一代基础设施。这为美股投资者指明了一条清晰的“双线布局”策略。
第一条线:激进成长线
这类公司是效率提升的直接载体,同时直接受益于政策松绑和核心政治事件(如特赦)带来的不确定性消除,具备最高的增长潜力。
核心平台方:以 Coinbase ( COIN ) 和 RobinHood(HOOD)为代表,其自身业务模式(如交易、托管)经数据验证,具备 15:1 的惊人效率优势,享有边际成本递减的巨大潜力。
基础设施与算力商:为 AI Agent 提供“大脑”的云计算与算力巨头,如谷歌、微软、亚马逊;以及提供“支付手脚”的稳定币发行方 Circle( CRCL ),和关键的中间件协议 Chainlink (LINK)。
第二条线:稳健巨头线
这类公司用自身的信誉和体量,为万亿传统资金进入新世界搭建了稳健通道,是传统资本的优先选择。
资管巨头:以 贝莱德 (BLK) 和 富兰克林邓普顿(BEN) 为首,它们通过发行代币化基金(如BUIDL)和提供加密服务,正在将万亿级别的传统资产引入链上(RWA)。
银行巨头:如 摩根大通 (JPM) 的Onyx网络和 纽约梅隆银行 (BNY) 的数字化托管方案,它们正在将百年银行的信任和合规性赋能给新的金融网络,并直接受益于“精简主账户”带来的系统性改变。
支付与技术巨头:PayPal (PYPL) 和 Block (XYZ) 正积极将加密支付和结算整合进主流消费场景。同时,Visa (V) 和 Mastercard (MA) 也在积极开发结算通道,保障支付系统的互操作性。
本文转载自“美股投资网”微信公众号,智通财经编辑:宋芝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