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泰证券:医疗器械板块已进入拐点区间 看好创新+出海带来的成长性
蒋远华 07:33
阅读量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泰证券发布研报称,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持续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短期医保控费和国际形式在医疗器械领域可能带来负面扰动,但依然看好创新驱动下的进口替代以及全球化发展,当前时间点预计多重负面影响正在充分释放,器械板块已进入拐点区间,不同细分拐点节奏或有差异,建议持续重点关注。投资思路上,持续看好(1)国产企业在政策扶持以及创新驱动下,竞争力不断提升,加速进口替代;(2)看好全球化布局完善,海外市场持续突破的标的;(3)重视AI医疗、脑机接口等主题投资机会。

中泰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集采逐步出清+设备招投标回暖,高耗、设备率先迎来拐点。2025前三季度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收入1833.45亿元,同比下降3.90%,扣非净利润227.04亿元,同比下降17.70%,不同子板块分化明显:2025前三季度收入增速从高到低排序为高值耗材(+5.12%)、低值耗材(-0.75%)、医疗设备(-1.02%)、体外诊断(-13.94%),扣非利润增速从高到低排序为高值耗材(+1.18%)、医疗设备(-17.98%)、低值耗材(-21.68%)、体外诊断(-32.20%)。

其中高值耗材板块进入后集采阶段,负面逐步出清下通过创新或出海逐步回归增长态势,如骨科、电生理等均有不错增长表现;医疗设备大部分公司在招投标回暖叠加低基数下,三季度迎来拐点,整体经营稳中向好;低值耗材受国际形势变化影响,Q2、Q3短期发货、利润率均有波动;体外诊断在DRGs、集采、检验互认等政策密集执行下,短期业绩继续承压。

25Q3医疗设备板块表现相对亮眼,环比改善明显。2025Q3医疗器械板块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19%,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93%,如期进入拐点阶段,压力主要来自体外诊断和低值耗材板块,其中25Q3体外诊断板块继续延续上半年的控费承压状态,低值耗材则受国内外形势影响,订单节奏短期波动较大;利润波动较收入更大,主要原因包括价格内卷、汇兑变动和规模效应下降影响。

子板块来看,收入同比增速从高到低排序为医疗设备(+9.99%)、高值耗材(+7.46%)、低值耗材(-2.74%)、体外诊断(-10.28%),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从高到低排序为医疗设备(+4.87%)、高值耗材(-0.76%)、体外诊断(-6.70%)、低值耗材(-21.98%)。

考虑到不同板块基本面影响因素差异较大,进入拐点时间节点亦有差异,高值耗材板块在集采陆续出清下率先企稳,医疗设备在招投标恢复和低基数下于25Q3进入拐点,该行预计伴随国内形势趋向稳定、国内诊断医保政策逐步出清后,低耗、诊断有望在2026年陆续迎来拐点。

高值耗材:多细分进入后集采阶段,创新+出海仍是核心竞争力。2025前三季度子板块收入增长5.12%(+1.31pp),扣非利润同比提升1.18%(-3.63pp),2025Q3高值耗材板块收入增长7.46%(+5.11pp),扣非净利润下滑0.76%(-3.38pp),在器械板块下表现相对更稳健,是整体板块下率先走出政策负面影响的子板块,Q3利润端的波动主要受出海汇率波动影响。

考虑到国内“应采尽采”趋势下,目前常用高值耗材大多已陆续纳入国家或地方集采范围,降价压力持续释放,相关品种国产中标份额提升显著,多细分陆续进入后集采阶段,通过持续创新+出海等方式实现中长期持续增长。

医疗设备:设备更新加速落地,中期板块院内需求可能呈现结构性分化。2025前三季度子板块收入下降1.02%(+1.13pp),扣非利润同比下降17.98%(-4.55pp),2025Q3设备板块收入提升9.99%(+14.31pp),扣非净利润增长4.87%(+34.37pp),2024年医疗设备板块受反腐、设备更新落地节奏等政策影响,终端招投标有所滞后,对企业收入利润均有负面影响;根据众成医械数据库,该行选择与上市公司关联度较高的几个细分板块看招投标情况,包括超声、消化内镜、磁共振、PET,自2024年6月开始,部分品类已经表现出明显环比向上的趋势,伴随招投标持续恢复,叠加低基数效应,2025Q3迎来板块业绩拐点。中期来看,考虑疫情以来终端需求释放的节奏差异,该行预计板块未来不同细分领域景气度会出现分化。

低值耗材:看好出海打开增长空间,重点评估地缘风险。2025前三季度低值耗材子板块收入下降0.75%(-13.78pp),扣非净利润下降21.68% (-55.69pp);25Q3板块收入下降2.74%(-22.41pp),扣非净利润下降21.98%(-85.22pp),短期业绩有所波动,主要是受Q2以来国际形势持续变化影响订单和盈利能力,而低耗板块企业出海较多,发货、订单节奏均有所受影响,25Q3部分企业影响已有所缓和,该行预计2025Q4有望进一步缓和恢复,中长期来说,海外依然是低耗企业增长的主要动力,该行建议短期重点评估地缘风险。

体外诊断: DRGs 、集采、检验互认等政策带来量价齐跌,长期看好创新+出海带来的成长性。2025前三季度子板块收入下降13.94%(-8.90pp),扣非利润同比下降32.20%(-19.93pp),收入下降主要是DRGs、反腐、检验结果互认、拆套餐、集采等负面政策密集执行带来的量价齐跌,利润端降幅高于收入主要系规模效应下降,同时集采、增值税率对价格亦有冲击。

考虑DRGs和检验互认的执行节奏,该行预计检验量的负面影响有望于2025年底见底出清,价格层面,考虑集采节奏和终端收费调整进度,短期价格可能持续承压,有望于2026年上半年企稳。中长期来看,该行依然看好IVD行业在持续创新和出海层面的成长性

风险提示:产品市场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数据进行了一定的筛选和划分,存在与行业实际情况偏差风险;研报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更多精彩港美股资讯
相关阅读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