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维持钢铁行业“增持”评级。经历2025年行业转折之后,2026年应该是固本培元的一年,行业继续沿着需求企稳,供给减量的双重影响下维持较好的利润,同时龙头公司的稳健盈利与分红回购提升将有望打开估值空间。在环保加严、超低排放改造与碳中和背景下,龙头公司竞争优势与盈利能力将更加凸显。
国泰海通主要观点如下:
需求有望企稳回暖
自2021年以来,地产行业总体用钢量持续下降,占钢铁总需求的比例不断回落,而另一方面,随着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制造业用钢量稳步抬升,钢铁行业的需求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地产对钢铁行业的负向拖拽效应大幅减弱。展望2026年,伴随着宏观政策持续加力,地产行业的支持政策逐步传导,汽车家电造船能源等制造业需求平稳增长,看好钢铁行业总需求企稳回暖。
供给继续存在收缩预期
行业盈利从2021年开始下降,目前已持续亏损三年时间,尾部钢企已出现亏现金流情况,供给脆弱性凸显,政策也进一步强化反内卷预期,该行认为供给端存在进一步减产甚至停产的可能,2026年供给继续存在收缩预期。政策上看,超低排放改造与环保政策,包括长期的碳中和政策,都将重塑行业的竞争格局,该行看好环保与低碳优势的龙头公司。同时,随着行业加快并购重组,行业集中度提升将带来盈利的长期修复。
龙头崛起,成本改善
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汽车、家电、造船、海工、能源等高端板材需求旺盛,行业需求逐步稳定。龙头公司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厚积薄发、研发驱动、持续资本开支与设备投入带来的单吨产品附加值与盈利显著提升,逐步拉开与行业平均毛利差距。在行业面临大部分钢企边际亏损时,龙头公司依靠产品差异与管理带来的成本优势,依然维持较高的盈利水平,行业龙头崛起与分化正在出现,另外随着资本开支的大幅下降,龙头公司的盈利将逐步转化为以分红和回购为主的股东回报。成本端,随着供应端逐步放量与需求端难有较大提升,铁矿逐步进入宽松周期,钢铁成本掣肘因素逐步改善。
风险提示:供给端收缩不及预期,需求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