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A股冲高回落,沪指盘中时隔十年再度站上4000点,为2015年8月19日以来新高,截至收盘,沪指跌0.22%,深成指跌0.44%,创业板指跌0.15%。
值得关注的是,沪指重回4000点大关,复盘上两次牛市数据发现,2007年的牛市中,沪指在2007年5月9日首次站上4000点后,5个月内最高涨到6124点,涨幅高达53%;2015年的牛市中,沪指在2015年4月8日站上4000点后,2个月内最高涨到5178点,涨幅近30%。
盘面上看,热点快速轮动,海峡两岸、福建板块延续强势,平潭发展8天6板,海峡创新等多股;军工板块集体爆发,江龙船艇、长城军工等多股封板;可控核聚变概念继续走强,安泰科技2连板;CPO等算力赛道回升,龙头中际旭创再创新高;量子科技概念上扬,电子城等涨停。此外,商业航天、机器人、小金属、军工、航运、固态电池等方向盘中有所表现。下跌方面,有色金属概念走弱,风电、证券、中药等板块跌幅居前。
上两次牛市沪指站上4000点,后续怎么走?
A股历史上,上证指数在一轮行情中首次向上突破4000点的情形只发生过两次:2007年5月和2015年4月。回顾这两次,沪指在4000点关口虽然出现短期抛压,但总体上看没有过多停留,均在不到半年时间持续上攻。
2007年的牛市中,沪指在2007年5月9日首次站上4000点后,5个多月一路上涨,在2007年10月16日最高涨到6124点,涨幅高达53%。
2015年的牛市中,沪指在2015年4月8日站上4000点后,2个多月一路上涨,在2015年6月12日最高涨到5178点,涨幅近30%。
回顾这两次,沪指在4000点关口虽然出现短期抛压,但总体上看没有过多停留,均在不到半年时间持续上攻,分别触及6124点和5178点大顶。
本轮行情有何不同?
回顾几次站上4000点的宏观、科技、产业背景均大有不同。
2007年市场受益于经济高速增长与流动性过剩,2015年行情由杠杆资金与供给侧改革双轮驱动。回到当下,全球货币宽松与国内“反内卷”虽对市场情绪形成提振,但更加不可忽视的是,积蓄许久的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活力开始迸发,多个行业在全球范围内话语权明显提升,这是本轮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的底层逻辑。
今年初,DeepSeek-R1横空出世,这款“中国创造”的AI大模型以颠覆性的性能、超低的训练成本震撼业界,打破海外巨头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自此之后,中国在创新药、人形机器人、影视文化乃至潮玩娱乐等领域均迎来“DeepSeek时刻”。
可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我国的科技创新与新消费企业是走在世界前列的,这是本轮行情相较以往的重要基本面变化。
热门板块
1、福建板块延续强势
福建板块延续强势,平潭发展8天6板,福建水泥2连板,厦门港务、厦门空港等多股涨停。
点评:消息面上,福建省首条第五航权客运航线开通,这标志着由柬埔寨国家航空执飞的“金边—福州—东京”客运航线正式投入运营,成为福建省首条第五航权客运航线,是衡量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和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志。巨丰投顾表示,福建本地股叠加地理优势,有望持续受益海峡两岸融合政策红利。
2、可控核聚变概念走强
可控核聚变概念股继续走强,安泰科技2连板,东方钽业4天3板,纽威股份、西部超导等跟涨。
点评:消息面上,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0月25日向世界分享中国“人造太阳”: 预计2027年竣工,有望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实现聚变发电的装置。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到2050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万亿美元。
后市如何走?哪些板块值得关注?
1、国泰海通:中国股市转型牛迈向新高
国泰海通认为,新一轮金融政策和资本市场改革部署在即,有望进一步推动经济转型、无风险收益下沉与提振社会各界对待中国资产的价值观念。中国股市“转型牛”还有新高。中国“转型牛”:迈向新高度。新兴科技是本轮行情的中军主线;未来中国市场的行情也会更多元和扩散,更多板块将迎来重估。经济转型加快/无风险收益下沉/资本市场改革,中国股市“转型牛”的动力是健康的,是可持续的。看好:1)科技成长:港股互联网/TMT/新能源/创新药/国防军工等;2)新材料与格局改善的周期品:化工/有色/钢铁等;3)金融稳定:券商/银行/保险。年底布局消费品。
2、光大证券:多重利好叠加,市场或持续强势表现
光大证券认为,短期内,市场有望维持强势表现。一方面,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新一轮政策部署有望提振市场信心。另一方面,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叠加美联储10月有望继续降息,市场风险偏好或将抬升。整体来看,多重利好因素有望支持市场短期内维持强势表现。中期来看,上市公司盈利有望改善,为市场增添新动力。行业配置方面,中期关注TMT和先进制造板块,如果市场出现震荡则关注滞涨方向,如高股息及消费板块。
3、中信证券:市场趋于平静 布局新的线索
三个特征显示风格切换实际上已经基本结束,而不是开始,市场重新回到业绩驱动的结构市:1)在过去两周,活跃资金基本已经迅速完成持仓调整;2)市场对贸易争端的理解也迅速从TACO交易经验的复制转向认真对待;3)低波红利相关行业在不到三周的时间内修复了过去3个月的负超额。下周中美谈判有个阶段性的结果,三季报也披露结束,往后看还是积极寻找明年可能有持续利润高增的方向。
两条新的线索正在显现,一是产业链安全,全球越来越多非商业手段干扰下,中国份额优势明显且海外竞争性产能重置成本较高的制造业企业可能明显受益,将份额优势转化成定价权,推动利润率持续回升;二是AI从云侧向端侧扩散,端侧AI作为更广泛数据入口和个性化AI载体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只不过行情的启动还需要更多产品实例催化。
4、中信建投:调整接近尾声 上行趋势继续
10月以来市场情绪确实有所降温,增量资金流入节奏也有一定程度放缓,但整体而言尚未失速,近两日市场情绪已经企稳。量价维度来看,考虑到成长板块超10%的跌幅和全市场接近一半的缩量,短期市场更加稳固,后续调整空间或许有限。近期中美关系释放一系列缓和信号,特朗普多次表态传达沟通意愿,新一轮经贸磋商正在进行,海外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修复。“十五五”规划《建议》出炉,短期来看,政策明确性有望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中长期而言,“十五五”规划勾勒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蓝图为A股提供了清晰的增长路径,有望通过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夯实牛市基础。
行业重点关注:AI、芯片、机器人、电池、创新药、有色、机械、军工、社会服务、大金融等。
5、华西证券:重回“慢牛”趋势 全球科技AI行情共震
近期中美经贸磋商进展、俄乌停火、二十届四中全会等多重利好因素下,全球资金风险偏好回暖,中国股市领涨。上证指数本周五突破3950点,创下本轮牛市以来新高,A、H科技成长风格显著走强。港股恒生科技指数周涨5.2%,A股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本周分别大涨8.0%、7.3%。资金面,A股日成交额连续缩量后,于周五再度放量至2万亿元附近,显示四中全会的政策信号对市场情绪有明显提振。大宗商品方面,贵金属价格高位显著回落,受美欧对俄制裁影响,国际油价反弹。
四中全会夯实了投资者中长期政策预期,叠加APEC峰会中美互动预期和美联储降息等,短期风险偏好有望得到提振,A股“慢牛”行情仍将延续。结构上,“大科技”仍是中长期主线。下周A股上市公司和美股科技巨头财报将密集落地,在全球AI军备竞赛加速的背景下,科技巨头AI资本开支指引将成为焦点,全球科技AI行情迎来共震窗口期。
6、华金证券:继续逢低配置科技成长和部分周期、核心资产等行业
华金证券表示,导致A股近期出现调整的一些因素可能逐步消减。市场指标角度,情绪指标未调整充分,但行业轮动基本完成。基本面角度,风险偏好可能上升,流动性维持宽松,短期调整可能结束,继续慢牛走势。行业配置:短期继续逢低配置科技成长和部分周期、核心资产等行业。
该机构称,短期建议逢低配置:一是政策和产业趋势向上的通信(算力)、电子(半导体、消费电子)、传媒(游戏、AI应用)、机械设备(机器人)、计算机(AI应用、自动驾驶)、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二是受益于“十五五”规划和三季报业绩改善的电新、医药、消费(食品、商贸零售等)、军工(商业航天)等行业。
本文转载自“腾讯自选股”,智通财经编辑:李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