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苹果(AAPL.US)将于美东时间10月30日公布截至9月的2025财年第四季度财报。市场目前普遍预期,苹果Q4营收为1017亿美元,每股收益为1.76美元。该公司Q3营收为940亿美元,每股收益为1.57美元。若届时公布的Q4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将反映出该公司较上一季度的稳健增长。
iPhone 17需求强劲推动乐观预期
尽管贸易不确定性持续、在中国市场面临竞争压力,但分析师对其表现日益乐观,投资者信心随之回升。市场乐观情绪推动苹果股价在上周升至历史新高。这波涨势让这家iPhone制造商更接近成为全球第三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公司,背后支撑因素包括新推出的iPhone 17的强劲需求迹象。
研究机构Counterpoint的报告显示,iPhone 17在中国与美国上市前10天的销量较前一年的iPhone 16系列高出14%。分析师指出,这一势头反映了高端机型的强劲需求,即便整体智能手机市场疲软,苹果仍能维持盈利能力。
Evercore ISI表示,相信苹果“有望在9月季度业绩上超出当前市场一致预期,并可能在12月季度给予乐观指引”。该机构表示,其“积极观点源自多项iPhone相关数据,显示这可能不只是一次普通的iPhone换代周期”,并指出“基础款iPhone 17的交货等待时间已超过去年10月同期水平。”
Evercore预计,苹果Q4营收将环比增长8.1%。不过,该机构认为存在超预期空间,理由包括App Store营收强劲增长——预估环比增长约12%——以及此前影响苹果服务业务的法律与监管障碍已获解决。
服务业务持续扩张
苹果不断扩张的服务业务仍是市场乐观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包括iCloud、Apple Music和App Store等在内的服务业务目前已占公司总营收的约三分之一,且毛利率约为75%,帮助抵消了硬件利润率的下滑。
服务业务的稳步增长已成为苹果应对硬件市场阻力的战略缓冲。Evercore ISI分析师表示,苹果可能会“指出服务业务的两位数增长趋势仍将延续,尤其是在我们看到本季度多项影响该部门的不利因素(如美国司法部诉谷歌案件、苹果与Epic Games之间的诉讼等)已获得解决的情况下。”
Melius Research分析师Ben Reitzes则表示,苹果目前拥有“多年来最佳的长期产品路线图。”他提到即将推出的“Siri 2.0”和下一代家居设备——包括人工智能中枢与家庭机器人——有望成为新的营收来源。
分析师对短期前景看法存分歧
尽管整体基调乐观,但分析师观点并不完全一致。杰富瑞维持谨慎态度,预计苹果Q4营收和营业利润将较华尔街一致预期低约4%。该行指出,除iPhone外的产品销售持平、以及新的关税担忧是主要风险。该行将苹果目标价从205.16美元下调至203.07美元,警告称公司对中国组装环节的高度依赖可能使其面临关税带来的明显的利润率压力。
即便如此,其他机构仍保持信心。Evercore ISI重申其对苹果的“跑赢大盘”评级,目标价为290美元。Loop Capital则将其对苹果的评级从“持有”上调至“买入”,理由是iPhone需求强于预期。此外,Evercore ISI表示,苹果可能会给出高于市场预期的业绩指引。
Ben Reitzes预计,AI家居中枢、家庭机器人等产品,加上持续的iPhone升级,将使苹果的每股收益潜力“比预期更快”达到10美元。
扎实基本面掩盖短期忧虑
尽管关税不确定性与在中国市场面临的竞争仍给苹果前景蒙上阴影,但分析师普遍认为,该公司高利润率的服务业务与高端硬件的组合,为其提供了独特的抗波动缓冲。
稳健的现金流、严格的成本管理,以及不断壮大的循环营收生态系统,被视为苹果在全球市场不平衡环境下的关键优势。随着早期数据表明iPhone新一轮销售周期再度成功、且新产品即将登场,苹果似乎有望在科技行业继续保持领先——前提是贸易紧张与生产成本仍处于可控范围内。
随着苹果准备于10月30日公布财报,华尔街的焦点将集中在该公司能否在2026财年第一季度延续增长势头,以及最新业绩是否将证明,这家全球最具价值的科技公司之一仍在不确定中持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