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I+减重驶入“国家级”赛道!“健康中国・AI+体重管理先行”行业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首个国家级减重交流平台启动
陈筱亦 10:16
阅读量

智通财经APP获悉,10月22日,由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指导,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食安工委主办,方舟健客(06086)承办的“健康中国・AI + 体重管理先行” 行业协同创新研讨会(下称:研讨会)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顺利召开。

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会长毛振宾,代表指导单位及主办单位致辞,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润生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发政教授,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大健康产业联盟主席、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指导委员会主任于小冬教授,方舟健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方敏博士,信达生物制药集团综合管线首席研发官钱镭等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携手推动体重管理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探索AI技术在体重管理中的创新应用。

图说:“健康中国・AI+体重管理先行”行业协同创新研讨会在京召开。

研讨会上还宣布,“健康中国・AI+体重管理先行”全民促进行动正式启动,参会嘉宾们共同发出“科学减重”生态共建倡议,这一系列动作,不仅标志着首个国家级减重学术交流平台正式落地,更意味着体重管理领域将从“单点创新”迈向“生态升级”的发展新阶段。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携手共推体重管理规范化发展

当前,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规模持续扩大。《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2019年,我国11.98%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归因于高BMI(身体质量指数偏高,即肥胖)。与此同时,超重问题对个人生活质量造成挑战,肥胖相关诊疗费用也为国民经济带来沉重负担。有研究预测,到2030年,归因于超重肥胖的医疗费用将达4180亿元,约占我国医疗费用总额的21.5%。

“传统的体重管理方式存在诸多痛点,本次研讨会以‘健康中国·AI+体重管理先行’为主题,恰逢其时,意义深远。”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会长毛振宾认为,AI技术在体重管理领域广泛应用是必然趋势,但随之而来的数据安全、算法伦理、服务规范等一系列课题也应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图说: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会长毛振宾讲话发言。

毛振宾说:“聚焦体重管理领域规范化建设,科研、学术、产业各方与监管部门之间需要搭建国家级的交流平台,吸引更多像方舟健客这样有担当的行业代表加入,多方携手共同探索建立与AI赋能健康服务相适应的技术标准、评价体系和监管框架,引导行业有序、高质量发展,让技术创新成果真正惠及于民。”

推动“AI+体重管理”造福于民,不仅要从监管层面发力,改变民众不科学的减重观念,也是关键一环。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大健康产业联盟主席、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指导委员会主任于小冬教授以《大健康理念、文化与体重管理》为题展开分享。他提出,当前我国居民对体重管理的认知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节食轻运动”等误区,这与大健康文化倡导的科学减重观念存在差距。

图说: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大健康产业联盟主席、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指导委员会主任于小冬作主题分享。

“体重管理不是纯技术活,而是文化和技术相结合。”于小冬建议,一方面,体重管理要以更贴合群众的方式入手,如恢复广播体操、群众性运动会等,让“管住嘴、迈开腿”从口号转变为日常生活习惯;另一方面,要以大健康文化为引领,发挥文化的强大影响力,调动参与者的体重管理积极性。最后,体重管理领域还要建立涵盖行业标准、效果评估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让体重管理真正做到普适、科学。

“AI+减重”实践落地,企业探索体重管理新路径

“AI+体重管理”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需要划定规范化边界,另一方面,更需要企业在技术研发与大众需求之间发挥纽带作用,推动为民服务实实在在落地。

研讨会上,方舟健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方敏博士分享了公司在“AI+减重”领域的探索成果。他介绍说:“减重过程高度依赖持续、个性化的行为干预,而这恰恰是AI技术最能发挥价值的环节。比如AI能够深度学习,从而为用户生成个性化的减重建议;AI还可以突破人力和时间的限制,在用户需要时及时提供提醒和鼓励,实现‘越用越懂用户’的精准管理。”

图说:方舟健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方敏博士作主题分享。

依托多年累积的慢病管理资源与数据优势,方舟健客以自研杏石医疗大模型为底座,打造出业内首个“AI + 减重”数智化方案。该方案以 AI 医生助手、AI健康管家、AI用药助手链接医患两端,通过AI赋能减重服务全流程,不仅能为用户生成个性化减重建议,还能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在线咨询服务,让减重流程更安全、科学。

“放眼海外,还有针对减肥开发的应用平台Noom、Hims & Hers,他们也将AI技术用于体重管理,可见‘AI+减重’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被验证的、值得深耕的服务领域,也是我们未来发力的重点方向。”谢方敏博士道。

除了服务模式创新,减重创新药研发也是全民关注的重点领域。信达生物制药集团综合管线首席研发官钱镭作《中国创新药助力健康中国,赋能体重管理》主题分享。他表示,随着生物技术发展,减重创新药研发思路已从传统的食欲抑制类药物,向作用于代谢通路的新型药物转型,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提升。

“AI 技术在药物研发环节同样发挥重要作用,它能够加速药物分子筛选、临床试验设计等流程,进而缩短研发周期。” 钱镭表示,信达生物制药集团也正在探索AI技术与药物研发结合的创新路径,同时还加强与业内行业伙伴的合作,推动“创新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的“AI+减重”数智化方案落地,为不同体重基数、健康状况的用户提供更精准的治疗选择,在全球范围内惠及更多患者。

多方协同生态共建,“AI+体重管理”全民促进行动启新篇

研究机构预测,中国减肥药市场规模增长势头强劲,到2030年将超500亿元人民币。减重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如何发挥各方优势、推动行业协同创新?这是当前体重管理领域面临的核心问题。

本次研讨会明确提出,要以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牵头,推动监管机构、学术专家、企业三方协同,为“AI+体重管理”领域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搭建国家级交流平台、提供“AI+减重”服务落地路径。

基于此背景下,一众嘉宾宣布正式启动“健康中国・AI +体重管理先行”全民促进行动,并发布行动号召——呼吁更多科研机构、医疗机构、行业参与者,加入到“科学减重”生态共建中,以国家级减重学术交流平台为载体,促进行业资源共享、技术交流,让科学减重理念惠及更广泛人群。

图说:“健康中国・AI + 体重管理先行”全民促进行动启动仪式。

与会专家表示,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体重管理正式迈入协同创新、生态共建的新阶段。展望未来,随着“健康中国・AI + 体重管理先行”全民促进行动的推进,以及国家级减重交流平台的持续完善,将为实现“健康中国 2030” 目标注入强劲动力,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更多精彩港美股资讯
相关阅读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