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高盛称,中国股市将进入更为持久的上涨阶段,预计关键指数到2027年底将有约30%的上涨空间,主要由12%的盈利趋势增长和5%-10%的进一步重估潜力推动。随着牛市的展开,宏观风险仍可能引发阶段性回调,但主导心态应从“逢高减仓”转向“逢低买入”。重点关注“中国卓越十强”(Chinese Prominent 10)、人工智能、走向全球的领导者、反内卷受益者等投资主题。
分析师Kinger Lau等在报告中指出,持久牛市的理由包括需求端刺激与新的五年规划相结合,有助于增长再平衡和缓解内部风险;人工智能正重塑盈利格局,AI资本支出对利润的提振正在兑现;中国股票相对全球股市仍存在深度折价,潜在的中国资产再配置资金规模可达数万亿美元。
近期,高盛已发布多份报告看好中国市场。9月18日,高盛发布研报称,维持对A股和H股的超配评级,建议逢低吸纳,并看好民企龙头、人工智能、反内卷,以及股东回报等投资主题。分析师Kinger Lau等在报告中指出,盈利对于股市行情的持续是必要的,但流动性也是必要条件,目前A股的“慢牛”格局似乎比以往更为稳固。
10月19日,高盛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付思和刘劲津为首的分析师团队发布了一篇名为《中国战略:走向世界》的报告。
高盛分析师们在报告中表示,投资者应关注那些寻求增加海外收入的中国上市公司,因为人民币汇率仍然具备竞争力,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都具备成本和质量竞争力,这些因素都将支持这些中国领军公司的全球扩张。
高盛研究部股票策略分析团队最新发布的研报称,中国出口已实现了进阶演化,“有关中国出口企业只是为发达市场消费者提供低成本、低附加值工业制品的看法已然过时。中国正更多地以新兴市场作为最终出口目的地,在全球高端制造业领域赢取更大份额,并且向世界出口服务、知识产权和文化。”
该团队提到,中国上市企业的海外收入占比已从2018年的14%提高到目前的16%(相比之下,发达市场、新兴市场企业的占比均值分别为53%、48%)。这主要由汽车、零售和资本品行业带动,其全球收入份额也在以每年0.4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
高盛估计,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公司中,目前约15%的销售额来自海外,这一比例已经高于2018年的11%,其中汽车、零售和资本货物业务的增长尤为突出。而到2028年,这一比例可能升至19%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