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出席2025粤港澳大湾区高峰论坛致辞时表示,将继续与大湾区各城市同心协力,开拓处处商机,共建更具竞争力、更宜居宜业的世界级的湾区城市。香港特区政府全力发挥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国家机遇和国际机遇的双重叠加优势,驱动大湾区发展。他在创新科技、金融贸易、基建联通三方面介绍香港如何拥抱变革,贡献构建一流湾区。
第一,汇流创新要素,科技发展突破界限。上个月公布的《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百强创新集群中,“深圳-香港-广州”集群首次排名全球第一,显示大湾区在全球创科领域的领先地位。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位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下大湾区内重大合作平台之一,发展潜能跨越地域界限。河套香港园区第一期首三座大楼已落成,租户正陆续进驻,今年年底前园区将正式进入营运阶段。
香港政府已成立河套香港园区跨部门审批专班,加速园区建设,并已推出园区第一期余下用地的选定地块,征求私人发展计划,将考虑因应市场需求,以“边建设、边进驻”模式,灵活为企业提供工作空间。香港会争取园区在今年内完成第二期发展规模、产业分布等规划,并完成园区总体布局。
第二,深化金融联通,团结出海抓紧机遇。在上月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香港继续位列全球第三,与位列第一的纽约和第二的伦敦的分数差距,分别收窄至2分和1分。去年底,香港的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总值突破35万亿港元,同比大增百分之13,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1倍。很多国际意见都认为,未来几年香港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香港会配合优化机制,为内地私募市场引进更多境外资金,以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优势,服务大湾区的资金融通。
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提供多元化的人民币产品与服务。深圳市人民政府自2021年起,每年都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累计发行总额至今达260亿元人民币。广东省人民政府也于去年首次在香港发债,省政府很快就会再在香港发行新一批债券。
除了通过金融服务吸纳国际资金外,香港亦会善用香港内联外通的优势,服务更多有意开拓海外市场的内地企业,包括来自大湾区城市的企业一同“走出去”。香港政府已在本月正式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整合投资推广署、香港贸易发展局和香港驻内地的办事处,与不同公营机构、专业团体、商会、商业机构合作服务内地企业出海。
第三,交织基建网络,打通资金物流价值链。对于很多喜欢北上的市民来说,最近大受欢迎的联通措施,相信是今年六月推出的“跨境支付通”。“跨境支付通”为两地居民及机构提供安全、高效和便捷的即时小额跨境支付服务,便利经贸活动和人员往来。在粤港两地全力推动下,“港车北上”已实行超过两年,广受市民欢迎,人流、车流持续上升,至今已有超过10万辆香港私家车曾参与计划。
至于南下,香港政府刚刚公布,“粤车南下”最快将在下个月就会实施,入境市区部分将以小规模的每日100个名额开始,每辆粤车留港最多三天。相信新计划将有序促进粤港之间的人员往来,进一步实现双向奔赴。
香港畅通易达的运输优势,亦体现在航运和航空。香港全力与大湾区各个城市和内地省市建立不同的多式联运模式,包括打造“铁海陆江”,即铁路、海路、陆路、江河的立体联运体系,便利内陆地区与海外的货物经港中转,发挥香港和内地港口航线互补共赢的优势,让内地货物走得更远。
香港是大湾区内拥有发展最成熟国际机场的航空枢纽。为强化香港国际机场与大湾区其他机场的协同效应,香港机管局去年签署入股珠海机场的合作协议,加强与珠海机场“经珠港飞”直通客运服务,优化陆路连接,并将服务推广至更多内地城市。
另外,香港与东莞共同推动“海空货物联运”,实现内地货物就地安检、经水路直送香港上机,显著降低时间与成本。香港国际机场东莞空港中心第一期永久设施今年底起分阶段完成,第二期的前期研究今年展开,为这项创新模式创造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