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美国垃圾债创下半年来最惨烈跌幅 敏感的投资者们开始联想到2007年
卢梭 20:50
阅读量

智通财经APP获悉,今年以来的美国垃圾债券强劲上涨行情于上周五戛然而止,并且在上周五单日录得六个月来最大单日价格跌幅,主要因特朗普计划将中国关税额外加征100%重创全球金融市场风险偏好,债券市场风险溢价指标飙升至接近四个月高位的304个基点。美国垃圾债市场的整体收益率升至6.99%,为两个月多来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美国垃圾债券整体价格创六个月来最大跌幅,美国信贷市场还在经历一系列令人不安的债券闪崩事件。一些谨慎的投资者们甚至开始祈祷:这些不是“新一轮次贷危机的前奏”。

在中国宣布对稀土及其他关键矿物出口载体与相关技术实施更加广泛新限制,以及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威胁对自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巨额关税之后,垃圾债跌势加速,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投资者们对于这两个全球最大规模经济体之间政治与贸易关系的担忧情绪。

垃圾债价格走势方面,上周的整体价格跌幅达0.73%,同样为自四月以来最大。随着关于中美之间贸易与关税的担忧彻底重燃,债券市场的跌势蔓延至各债券评级层级。垃圾债收益率周五单日上升15个基点、全周上升31个基点,为六个月来最大规模的单日与单周升幅。

“CCC级别”的垃圾债券收益率升破10%,至五周以来的最高位10.14%,利差衡量指标则扩大至六周以来最高位的632个基点。在上周五利差大幅攀升32个基点,同样创下自四月以来单日最大。CCC级垃圾债券整体价格在上周五下跌0.6%,为六个月来最差单日表现。CCC级垃圾债券价格的整体周度价格则收跌1.05%,同样创下六个月以来最大规模的周度价格跌幅。

通常来说,垃圾级别评级的债券(即Junk Bonds),也称为高收益率债券,是指那些信用评级远远低于“投资级别”的高收益率债券。

根据标普和惠誉的评级体系,信用评级低于 BBB- 的债券被视为垃圾级别评级债券;根据穆迪的评级体系,低于 Baa3 的债券则被视为垃圾债券。这些高收益率债券通常由财务状况较差的公司或新兴类型的尚未盈利企业发行,违约风险较高,因此需要提供更高的债券收益率以吸引投资者,补偿投资者们所承担的额外的较高风险。

众多负面信号接连闪烁,市场祈祷:千万不要是“2007年式次贷危机”卷土重来的气息

除了美国垃圾债券整体价格创六个月来最大跌幅,且利差扩大,美国信贷市场还在经历一系列令人不安的债券闪崩事件。从奢侈品零售商Saks到天然气公司New Fortress Energy,再到次贷汽车放贷机构Tricolor Holdings和汽车配件供应商First Brands Group,这些债券在数天或数周内从面值跌至几美分,跌幅甚至超过80%。

垃圾债不等同于当年的次级贷款,但是两者均存在较高违约风险。经营不良债务对冲基金Mudrick Capital Management的资深交易员Jason Mudrick表示:“最近的这些债券市场崩盘事件可能是煤矿里的金丝雀。”

Jason Mudrick认为,“市场多年来积累的过度行为源于接近零的基准利率和稳定增长,这刺激了过大规模的企业借贷并鼓励放贷方激进冒险,我们现在开始看到这在极端情况下的彻底倾覆”。

Satori Insights创始人兼全球市场策略师Matt King表示:“我们可以这样说,有很多信贷本来应该破产,但由于条款放松和充足的持续流动性相结合而得以维持艰难经营。问题只是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被市场发现。”

还有一些资深市场分析师表示,市场层面仍属“再定价”,非全面失序——即眼下的美国垃圾债市场暴跌更像是“尾部风险在信用最脆弱处被逐一点名”,而非“系统性次贷危机重演的前夜”。

也就是说,在这些资深分析师们看来,高收益债风险溢价近期显著走阔、收益率上行(如OAS/收益率上冲、CCC再度>10%),但与危机期历史峰值仍不可同日而语;这更像是“风险偏好急刹车”的一段,而非信用市场的系统性崩塌。

然而,如果关税升级拖累美国经济增长、再融资窗口收紧、同时非银金融出现“赎回—去杠杆”全面负反馈,就可能从“分散爆雷”向“更广泛信用风暴”演进,需以数据跟踪为准持续校准。比如,需要重点关注高收益OAS是否持续突破500–600bp、CCC困境比率、一级市场发行/再融资成功率、HY/贷款违约率轨迹、私募信用基金赎回与“闸门”、银行对私募信用的授信与回补以及CRE拖欠率。这些指标若齐头并进恶化,系统性金融风险评估才需要升级。

更多精彩港美股资讯
相关阅读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