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瑞浦兰钧(00666):在周期底部寻找盈利新拐点
艾宥辰 15:53
阅读量

过去一年,全球锂电池行业无疑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上游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与下游空前激烈的价格战,共同挤压了全行业的盈利空间,产业洗牌悄然加速。

然而,在这片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红海中,以瑞浦兰钧(00666)为代表的少数头部企业却逆势而上,其股价自年内低点一度上涨近60%,引发市场关注。

究竟是何因素驱动了市场对瑞浦兰钧的价值重估?一场在香港举行的投资者推介会,揭示了其股价强势背后的深层逻辑。

逆势增长:“双轮驱动”与成本管控铸就业绩拐点

对于一家成长型制造企业而言,最坚实的上涨逻辑莫过于经营基本面的显著改善。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人民币94.9亿元,同比增长24.9%。更具指标意义的是盈利能力的修复:毛利同比飙升177.8%至8.29亿元,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3.9%跃升至8.7%。

得益于卓越的成本管控和规模效应,公司净亏损由去年同期的6.58亿元大幅收窄90.5%,至0.63亿元,距离盈亏平衡的拐点仅一步之遥。

盈利改善的背后,是出货量的爆发式增长。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报告期内,瑞浦兰钧共销售32.4GWh锂电池产品,同比大增100.2%。

其中,储能电池与动力电池业务“双轮驱动”,前者出货18.87GWh(同比增长119.3%),后者出货13.53GWh(同比增长78.5%),增速均超行业平均水平,显示出公司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和客户认可度。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位列前五,其中户用储能电芯出货量更是高居全球第一;在国内市场,新能源重卡及换电重卡电池装机量稳居全国第二。这些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不仅带来了规模效应,也为公司构建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在近日举办的投资者会上,公司管理层详细解读了业务进展。动力电池方面,公司与多家国内外头部车企稳定合作,在插电混动(PHEV)和增程(EREV)市场获得十余款主流车型定点,下半年预计将有4款月销过万的合作车型上市,增长势头明确。

储能业务方面,公司则与头部集成商深化合作,成功融入国际主流供应链,并已签订超20GWh的采购协议,市场竞争力得到广泛认可,成为公司业绩持续向好的有力保障。

穿越周期的核心壁垒:产业链协同与技术创新

如果说短期业绩修复是股价上涨的催化剂,那么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前瞻的技术布局,则是支撑瑞浦兰钧长期价值的核心。

其中,瑞浦兰钧一大与众不同的标签,便是其背靠全球不锈钢和镍金属巨头青山实业的深厚产业背景。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到,目前,青山实业不仅在传统业务领域全球领先,更已将产业链延伸至新能源上游的锂、钴等核心资源。这一股东结构为瑞浦兰钧构建了一道难以复制的产业链协同“护城河”,使其在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的周期中,得以获得长期、稳定且具成本优势的供应保障,从而在同业竞争中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和风险对冲能力

在技术创新层面,瑞浦兰钧也并未止步于成本优势,而是坚持以技术驱动产品迭代。其核心的“问顶技术”,通过结构创新大幅提升了电芯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使产品在储能市场,尤其是在对安全要求极高的户用储能领域,获得了极强的竞争力,成为公司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利器。截至目前,“问顶”系列产品总出货量已超20GWh,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

在半固态电池这一技术储备深厚的领域,相关成果已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最早第一代产品已交付欧洲某国际车企。同时第二代产品不仅完成制作,还已同步向海内外多家主流车企送样,当前已推进至测试环节。

同时,公司紧抓“低空经济”热点,已开发出能量密度超过310Wh/kg的专用电芯,并与行业新锐企业御风未来达成战略合作。在循环经济领域,公司也已获得梯次利用资质,并与格林美、华友循环等行业龙头签署战略合作,抢先布局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

小结

瑞浦兰钧近期的强劲表现,是其基本面改善、独特产业链优势以及行业景气度回暖等多重利好共振的结果。

上半年接近盈亏平衡的业绩,标志着公司战略初见成效,盈利拐点或已临近。其背靠青山实业的成本护城河,以及在“问顶技术”、半固态电池和新兴应用上的持续创新,共同构成了其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

展望未来,随着储能市场逐步走出价格战,以及全球化布局的加速,瑞浦兰钧的增长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尽管行业竞争依然激烈,但公司已用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向市场证明了其在新能源浪潮中的成长潜力和长期价值。

香港交易所资讯服务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该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属公司均竭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证其绝对准确和可靠,且亦不会承担因任何不准确或遗漏而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的责任(不管是否侵权法下的责任或合约责任又或其它责任)
更多精彩港美股资讯
相关阅读
点击下载